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行腹部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57例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抽样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吸引,并用1%聚维酮碘和高渗盐水纱块换药,待切口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后行二期缝合;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1%聚维酮碘和高渗盐水纱块换药,待切口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后行二期缝合。统计两组患者二期切口愈合时间和二期切口愈合所需的住院费用,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结果〓试验组在切口二期愈合时间、二期切口愈合所需的住院费用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在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方面,能有效缩短切口二期愈合的时间和住院费用,且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云龙  王新华 《腹部外科》1998,11(3):115-116
探讨阑尾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1975-199年手术治疗阑尾炎1300例,分为3组:1975-1983年511例为第1组;1984-1993年的789例随机选550例第2组;余一的为第3组。第1组切口一期缝合,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7-9天;第2组切口一期缝合,术前,术中,术后大量抗生素静滴4-7天;第3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腹膜切口中心缝合1针;或腹膜二期缝合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阑尾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1975~1994年手术治疗阑尾炎1300例,分为3组:1975~1983年511例为第1组;1984~1993年的789例随机选550例为第2组;余下的为第3组。第1组切口一期缝合,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7~9天;第2组切口一期缝合,术前、术中、术后大量抗生素静滴4~7天;第3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腹膜切口中心缝合1针,或腹膜二期缝合等方法。第2、3组采用腹膜外翻法,并反复冲洗。结果:第1组感染率21.23%,第2组8.72%,第3组1.67%。提出过分强调传统的一期闭合切口的原则应予修正,部分缝合切口腹膜的方法,同样能达到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6例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张缝合技术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质量的影响,为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发表的有关减张缝合技术在腹部手术切口中应用的一次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了8篇文献,共2 001例患者,其中减张缝合组1 044例,常规缝合组95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减张缝合组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OR=0.40,95%CI:0.28~0.57,P0.05)、切口区皮下脂肪液化(OR=0.51,95%CI:0.37~0.69,P0.05)、切口疝(OR=0.11,95%CI:0.04~0.34,P0.05)、切口裂开(OR=0.13,95%CI:0.07~0.25,P0.05)及二期手术缝合(OR=0.16,95%CI:0.09~0.30,P0.05)的发生率,增加切口区皮肤局部坏死的发生率(OR=15.14,95%CI:2.79~82.08,P0.05),而对切口区皮下积血(OR=0.58,95%CI:0.30~1.13,P0.05)的发生没有影响。结论与常规缝合相比,减张缝合技术能降低切口感染、切口区皮下脂肪液化、切口疝、切口裂开和二期手术缝合的风险,增加切口区皮肤局部坏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6个月~5岁儿童腹股沟斜疝200例,分别采用两种切口,总结其治疗效果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作标准斜疝切口(对照组),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00例作小横切口(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分组例数性别男女平均年龄(岁)位置左右观察组100 94 6 3.5 12 88对照组100 92 8 3.2 10 90注:组间比较P>0.051.2手术方法均采用基础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取术侧内环口处皮纹横切口,长约1.5 cm。对照组取术侧标准斜疝切[修回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抗菌薇乔缝线在预防胃肠急诊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地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期间共实施的412例胃肠急诊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198例患者在关腹时采用抗菌薇乔缝线(抗菌薇乔缝线组),其余214例患者采用传统丝线缝合(传统丝线组)。分析2组患者可能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及比较2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HIV感染、近期内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类固醇、手术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切口感染率在抗菌薇乔缝线组〔3.0%(6/198)〕明显低于传统丝线组〔11.7%(25/214)〕,P<0.001。2组患者按手术切口分组:Ⅲ类切口感染率在抗菌薇乔缝线组〔3.5%(5/141)〕明显低于传统丝线组〔14.3%(22/154)〕,P<0.001。2组患者按手术时间分组:手术时间≥120 min时的切口感染率在抗菌薇乔缝线组〔3.3%(2/60)〕明显低于传统丝线组〔21.2%(11/52)〕,P=0.008。结论抗菌薇乔缝线较普通丝线缝线有助于降低Ⅲ类切口及手术时间≥120 min的胃肠急诊手术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5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操作,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应用抗生素、腹膜外引流等方法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84%和16%。两组感染率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中采用局部应用抗生素、腹膜保护切口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8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手术情况,根据患者要求分组,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4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例切口感染;开腹组1例术后因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于术后6 d死亡,5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例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在治疗脾破裂方面,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充分体现了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原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肥胖者腹部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防治切口脂肪液化、裂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内置负压吸引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无因脂肪液化而导致手术切口裂开的发生。结论切口内置负压引流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裂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1994年10月至1995年12月间急诊腹部污染性手术140例病人切口应用不同方法处理,观察愈合情况。随机分组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和3%过氧化氢加头孢哌酮钠三种方法处理切口,结果;切口甲级愈合率分别为49%、77%和97%;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3%、6%和0。显示最后一种方法为最有效预防污染性切口感染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壁切口疝临床分析(附1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翔  程爱群  钱敏  唐健雄 《腹部外科》2003,16(5):285-287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30例腹壁切口疝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年龄 6 2 .8岁 ,女性占 5 8.5 %。术后一年内发病占 5 6 .2 % ,五年后发病占 2 6 .9%。纵型切口占 85 .4 % ,下腹部切口占 6 6 .9%。切口二期愈合者为 4 4 .6 %。 5 6例合成材料修补手术复发率为 7.1 %。结论 伤口二期愈合、腹内压升高、肥胖和糖尿病、老年人、女性、纵型切口、下腹部切口等是腹壁切口疝的致病因素 ;避免伤口感染 ,防治腹内压升高 ,促进伤口愈合 ,保证缝合质量是预防切口疝关键 ;大切口疝需使用合成材料修补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赵丰 《中国科学美容》2014,(17):155-156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实施要点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急性、良性胆囊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于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 n=50)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手术切口选取长度、平均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平均围术期出血量、肛门在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在选择的急性胆囊炎病例展开治疗,创伤程度较低、术后机体可尽快恢复、有较高安全性,与最小创伤手术原则符合,且费用低,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对20例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患者根据其经济状况进行分组,11例采用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为小切13组;9例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为关节镜组.回顾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Rowe肩关节功能修正评分;观察两组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小切口组平均为45 min,关节镜组平均为51min.术后Rowe肩关节修正评分:小切口组为80~95分,关节镜组为75~94分.小切口组11例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关节镜组9例患者术后获18~3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两组结果全为优,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牛.结论 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与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手术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均较满意,且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前者手术易于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引流与切口引流对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80例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均采用耳后乳突区置入50 ml扩张器。手术切口均为耳后发际中段内1 cm,置入平面为筋膜下,注射壶外置。经手术切口引流组(A组),手术切口处放置引流,使引流管与扩张器导管一并从切口处引出,切口分层缝合。低位引流组(B组),在剥离腔隙最低位下1 cm做一小切口,经该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扩张器注射壶经切口引出。结果A组中3例发生血肿,3例感染,2例切口裂开,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7 d。B组中无一例发生血肿、切口裂开,2例发生感染,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4 d。瘢痕面积B组小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引流可缩短引流时间,明显降低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行腹部污染手术 196例 ,随机分组。手术开始至术后 2h内观察组 (98例 )用防漏面罩供氧 (FiO26 0 % ) ,对照组 (98例 )用鼻导管供氧 (FiO2 2 8% )。除阑尾手术外术后 2h抽股动脉血测定血气分析 ,均测定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 ,记录有无氧中毒表现。观察切口至术后 15d ,切口丙级愈合为切口感染。结果 两组无氧中毒表现。术后 2h动脉血气分析 ,观察组PaO2 为 (16 5 3± 38 6 )mmHg ,对照组为 (118 1± 2 9 4 )mmHg ,两组比较 P<0 0 0 1。术后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正常。观察组切口感染 5例 (5 1% ) ,对照组 14例 (14 3% ) ,两组比较P <0 0 5。结论 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结直肠癌手术发生脂肪液化23例,分析脂肪液化的原因,根据渗出情况确定治疗方法。结果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肥胖、高频电刀使用方法及电压大小、缝合技巧、手术时间、患者体质、化疗药物外渗、手术污染有关。经过及时处理所有患者均得到控制,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针对诱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早诊断,及时对症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放式手术治疗切口疝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大庆油田总医院31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15例,开放组16例。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尿潴留、肠道损伤、切口感染、复发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等方面腹腔镜切口疝手术组优于开放式切口疝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治疗费用方面,腹腔镜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开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与开放式切口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同样安全有效,但腹腔镜手术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疼痛方面的优势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及腋前皱襞切口治疗乳房肿瘤效果,探讨美乳切口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房肿瘤患者80例,采取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美乳切口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实施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腋前皱襞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瘢痕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4±11.3)min vs(36.9±12.1)min,(25.6±12.5)ml vs(27.8±14.5)ml,均P>0.05]。观察组瘢痕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98,P=0.09)。观察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8,P=0.01)。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 结论美乳切口治疗乳房肿瘤效果较佳,瘢痕程度较轻,且患者满意程度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联合皮下负压引流在预防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300例治疗胆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保护套组75例、负压组75例、对照组75例及联合组(切口保护套联合皮下负压引流)75例。对照组按传统切口缝合方法,治疗组在腹直肌前鞘与皮下脂肪间置引流管1根,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切口保护套组在进腹后置入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关腹前取出。比较4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保护套组及负压组切口感染率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联合组与保护套组及负压组在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两两对比,联合组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最低(P0.05),保护套组与负压组相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切口保护套联合皮下置管负压引流技术均对胆道术后切口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保护套联合皮下置管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更确切,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