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双重介入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双重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经肝动脉分支和支气管动脉进行化疗栓塞术。结果原发性肝癌有效率为45%(18/40),肺转移灶有效率为40%(16/40)。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有效率为37.5%(15/40),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37.5%。结论临床经肝动脉分支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44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由于其起病隐匿,就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手术切除仅占20%左右,自然病程约3月。介入治疗以其良好的疗效和微创等特点,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我院采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4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具有高度适形性,通过近距离照射肿瘤杀伤癌细胞,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本文对~(125)I粒子植入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131I标记物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131I标记物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作综述性报道。结果 ^131I碘化油(^131I-LPD)及^131I免疫生物制剂均能较好地聚集于肝癌组织,适应证较广,严重的不良反应少见,近期疗效肯定,部分临床试验证实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有提高。结论 运用^131I标记物介入治疗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内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附36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介入性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内动-静脉瘘36例经验。提出了如何根据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确定介入治疗方式,强调栓塞治疗中不同栓塞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认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内动-静脉瘘进行介入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是排名第四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排名第二的肿瘤致死原因。我国60%以上的肝癌病人在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的肝癌病人,血管介入治疗贯穿其治疗始终。近年来,血管介入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将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从血管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联合其他治疗和发展方向等层面系统性地阐述血管介入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ԭ���Ըΰ����ž������ƽ�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肝癌)治疗的主要策略。其中肝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的肝血管介入治疗是肿瘤非手术疗法以及术后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2]。有文献称其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3]。1 门静脉化疗(PVC)的必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大多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和全身转移.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和肝移植也是治疗终末期肝癌的手段.然而,肝部分切除和介入治疗往往制约于肝功能的失代偿.肝移植由于缺乏供体和价格昂贵临床亦难以广泛开展.近十多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研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形成因子(VEGF和bFGF)水平变化,了解介入治疗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VEGF、bFGF含量,比较TACE治疗前后的水平。30例肝癌患者血清VEGF及bFGF水平介入治疗后均较介入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TACE介入治疗使VEGF和bFGF增高表达,促进了残余肝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是肝癌TACE治疗远期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33例,健康体检者4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体检者及介入治疗前后的肝癌患者血清IGF-Ⅱ水平.结果:介入治疗前、后血清IGF-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治疗有效组20例,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GF-Ⅱ水平的比较,显示第2次TACE治疗以后血清IGF-Ⅱ水平逐渐降低,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或P<0.001).无效组13例,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IGF-Ⅱ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TACE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IGF-Ⅱ的水平,检测血清IGF-Ⅱ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价TACE疗效、复发、转移及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