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良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改进套管吻合技术,建立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1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供者(68只)、受者(68只),采用改良的套管吻合技术完成左肺原位移植。结果供肺由灌注到摘取时间为13±2min,供肺完成体外套管所需时间为9±1min,供受者完成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吻合所需时间为10±1min,手术时间60±3min。肺移植手术成功60只(88%),手术失败8只,其中吻合口漏血1只,肺淤血3只,肺复张不佳4只。术后存活时间最短为1d,存活12d53只。手术成功的大鼠术后10d行胸部CT扫描提示左肺复张良好,血气分析显示肺功能正常。结论改良的三袖套管吻合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实用的吻合方法,可以成功、有效地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2.
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通过改进的三袖套管吻合技术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将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 ,采用三袖套管技术完成肺动静脉和支气管的吻合。结果 在 2 0例手术中 ,供肺灌注到摘取需时 (8± 1)min ,供肺完成套管需时 (6± 2 )min ,供受体动静脉和支气管吻合需时 (11± 2 )min ,移植物总缺血时间 (3 6± 7)min ,手术平均时间 (5 9± 4)min ,手术成功率90 % (18/ 2 0 ) ,术后生存率 10 0 %。结论 采用改进的三袖套管吻合技术成功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 ,为开展大鼠肺移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同系大鼠原位肺移植模型,评价Cuff 套管技术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两名手术者同时、分别行供受体手术的方法,行左侧同系原位大鼠肺移植22例,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吻合均采用非缝合的Cuff套管技术,评价其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 移植手术成功率90.9%(20/22),移植物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和总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2.5±2.3)min,(17.1±3.6)min和(68.7±5.1)min.同系大鼠移植术后3周以内(12/22)通气和血流灌注良好,手术后6个月(3/22)、9个月(3/22)、12个月后(2/22)移植肺显示通气不良但吻合口开放.结论 大鼠原位肺移植模型采用非缝合的Cuff套管技术行支气管和血管吻合简便、快速和可靠,支气管吻合后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管腔开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采用套管的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技术进行改进,以建立稳定实用的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方法 取大小匹配的Lewis大鼠,分2组行左肺移植,50只采用传统套管技术进行动、静脉以及支气管的吻合,完成左肺移植;48只采用改进的套管技术进行吻合,主要不同点在于按传统套管法安置好套管后,先行剪掉套管尾部,然后再进行吻合.所有操作均由一人完成.对比两种方法的供肺热缺血时间以及吻合口扭曲发生率,术后30 d行X线检查,并对移植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传统套管技术的手术成功率为98%(49/50),简化套管技术为100%(48/48);供肺热缺血时间,传统套管技术组为(15.1±2.4)min,简化套管技术组为(11.2±2.1)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套管移植者肺动脉、肺静脉或支气管吻合口扭曲发生率为32.0%(16/50),简化套管移植者为2.1%(1/4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 d,X线检查显示简化套管移植者的移植肺基本正常,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简化的套管法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技术可靠,克服了传统套管技术的弊端,能明显缩短供肺的热缺血时间,降低套管吻合口扭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稳定的小鼠左肺移植模型.方法 取近交系雄性Balb/c小鼠40只作为肺移植的供、受者,每对供、受者间大小和体重基本匹配,采用三套管法进行原位左肺移植.术后1个月,取受鼠进行胸部CT检查,取阻断右肺门前、后的移植左肺静脉血进行血液气体分析,取移植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共行肺移植20例,除1例因肺静脉撕裂导致手术失败外,其余19例均成功进行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5%(19/20).成功模型的套管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1例受鼠因发生感染而死亡,死亡率为5.2%(1/19).套管准备时间为(2.0±0.5)min,供肺切取时间为(5.0±1.3) min,供肺冷缺血时间为(35.6±5.9)min,热缺血时间为(25.3±7.2)min,供、受者血管套管耗时(21.0±5.6)min,受者手术耗时(30.0±4.2)min,建立模型总耗时(85±15) min.术后1个月,显微CT检查结果显示,受鼠移植肺野清晰,支气管套管通畅;血液气体分析结果显示,阻断前、后的氧气分压分别为(106.9±5.8) mm Hg(1mm Hg=0.133 kPa)和(105.0±8.7) mm Hg,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肺结构正常,肺间隔正常,肺泡通气良好.结论 采用三套管法建立的小鼠肺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支气管吻合口径更大,手术成功率高,以及模型稳定等特点,这对于推动肺移植的基础实验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的手术技术,以及该模型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纯种雄性SD大鼠(体重250~270 g)作为肺移植模型的供、受者.供、受者的手术均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由同一操作者连续完成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12例.供者全身麻醉后行机械通气,正中切开胸腹暴露心脏和双肺,下腔静脉注射肝素,切开右室流出道和左心耳放血后将灌注管插入肺动脉内行肺灌注,灌注完成后切取并保存供肺.右肺移植时,受者全身麻醉和辅助呼气方法同供者.右后外侧第4肋间切口入胸,游离并从远端切断肺血管和支气管,将供肺植入受者胸腔后,分别吻合支气管及肺动、静脉.观察受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供肺平均冷缺血时间为(131.25±20.24)min;平均移植时间为(91.25±15.97)min.开放循环后24 h,共有8只受者存活,手术成功率为66.7%.有6只受者存活时间超过4周.结论 大鼠右肺原位移植模型难度较大,但它是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中采用一种新的缝合方法。方法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供、受者均为SD大鼠。为了使肺静脉张开便于吻合,左肺移植期间持续进行供肺肺动脉低压灌注4℃的低钾右旋糖苷(LPD)液;采用连续外翻褥式缝合法吻合支气管膜部、肺静脉、肺动脉,快速进行左肺原位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A 霉酚酸酯 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4周,开胸阻断11例存活大鼠的右侧肺门,检测阻断前及阻断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55例SD大鼠左肺移植成功,平均吻合时间为(36.2±9.6)min,手术成功率为91.7%。1周存活率为70.9%;2周存活率为50.9%;4周存活率为21.8%。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1例,于术后第3 d死亡,其余受者均未发现吻合口狭窄及栓塞。阻断右侧肺门前与阻断后15 min动脉血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中采用新的缝合方法,具有简单有效、实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大鼠原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供、受体均为雄性SD大鼠,各40只,采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漏斗状袖片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Cuff套管袖套吻合.切除受体大部分小肠,供体小肠近、远端分别与受体残留小肠近、远端行端端吻合.结果 供体手术时间(40 ±5)min,受体手术时间(50 ±8) min.热缺血时间(5±2)min,冷缺血时间(15±5) min.动脉吻合时间(5±2)min,静脉吻合时间(4 ±2)min.90.0% (36/40)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10d.结论 该模型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模型成活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并改进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00只Wistar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麻醉方法、供心灌注切取、受体血管准备、吻合方法等进行了改良,术后统计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结果供体准备、供心摘取时间共(13±3)min,受体血管准备时间(8±2)min,受体腹主动脉吻合时间(10±2)min,受体下腔静脉吻合时间(7±3)min,供心冷缺血时间(30±6)min。手术成功大鼠恢复血供到开始心室纤颤时间(5±2)s,心室纤颤期为(10±3)s。100只中,成功94只,成功率为94%,死亡6只,包括术中麻醉意外死亡3只,术中误伤心耳出血死亡2只,肺血管结扎处出血死亡1只。结论大鼠腹腔同种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操作方法经过改进后,降低了手术难度,手术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袖套法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袖套技术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的方法改进。方法用改进的袖套技术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结果30例大鼠肺移植,手术成功率90%(27/30),术后生存率100%,供肺摘取需时(1.0±0.5)min,供肺完成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时间分别为(1.0±0.5)、(2.0±1.0)和(2.0±0.5)min,供受体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吻合时间分别为(3.0±2.0)、(7.0±2.0)和(1.5±0.5)min。结论改进的袖套技术具有供肺获取、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和吻合更快速、简化、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