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992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将复杂性肛瘘定义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口、瘘管、外口的肛瘘。2011年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更新的《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指出,关于复杂性肛瘘的分类,从保护肛门功能的角度出发,将手术后容易导致肛门失禁的肛瘘均纳入复杂性肛瘘的范畴,包括瘘管穿越肛门外括约肌的30.0%~50.0%(高位括约肌间、括约肌上方和外方),女性前侧瘘管,复发性瘘管,伴有肛门  相似文献   

2.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瘘管走行距离较长,并多弯曲,可伴发多个支管,是肛肠外科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04年至今采用主瘘管切开挂线、支瘘管旷置引流术治疗本病32例,全部治愈.术后3个月~ 4年随诊无复发,肛门功能无影响.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程短,痛苦小,治愈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肛瘘是外科中的难治性疾病,治疗肛瘘的原则是既要治愈瘘管,又要能保护肛门功能。传统治疗方法如肛瘘切开和切割挂线等,会导致肛门失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7年,Rojanasakul等介绍了一种新的保留括约肌手术来治疗经括约肌肛瘘,即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hp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具有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优点。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江苏省中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33例行LIFT治疗的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LIFT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肛瘘手术方式。方法:经肛门括约肌一次切开高位肛瘘瘘管之内盖,直视下完整切除瘘管、内口及其周围坏死组织。括约肌断端旷置,缝线标记或缝挂在切口上。术后近期观察括约肌回缩、肛门失禁情况、长期观察肛瘘复发情况。结果:全组无大便失禁,无肛瘘复发。结论:经肛门括约肌高位肛瘘切除术具有手术野显露好,切除彻底,复发率低和不影响肛门排便自控功能的特点。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改良开放术治疗高位肛瘘:附3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38例高位肛瘘采用瘘管切除,保留括约肌,内口黏膜下移,创面开放引流进行治疗;结果示38例全部临床治愈,无肛门变形、失禁等并发症,随访0.5~1年无复发;提示用改良开放术治疗高位肛瘘是安全可行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6.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高位肛瘘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17例高位肛瘘患者分别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切除组,62例)和肛门外瘘管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旷置组,55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复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切除组高位单纯肛瘘37例,高位复杂肛瘘25例;旷置组高位单纯肛瘘39例,高位复杂肛瘘16例。切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15-20(17±2)d,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病例。旷置组患者的治愈时间25-55(35±8)d,6例(10.9%)复发脓肿性肛瘘,其中1例(2.6%)术前诊断为高位单纯性肛瘘,5例(31.3%)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对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两种方法比较,χ2=6.23,P=0.01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χ2=5.06,P=0.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双氧水造影在肛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4例肛瘘患者进行,三维肛肠超声检查,将术前获取的三维超声重建图像资料与肛瘘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4例均经三维肛肠超声检查,10例为单纯性肛瘘,4例为复杂件肛瘘;其中低佗肛瘘5例,高位肛瘘9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三维肛肠超声检查括约肌间瘘7例,经括约肌瘘4例,括约肌上瘘3例(而手术证实为括约肌间瘘6例,经括约肌瘘5例,括约肌上瘘3例)。三维肛肠超声结合双氧水造影能准确提高瘘管内口及支管的显影,14例患者存在15个肛瘘内口及2例存在支管,其中1例存在1个潜在内口。结果表明,三维肛肠超声瘘管三维图像重建可清晰显示瘘管的具体位置(内、外口)、形态、走行特点及其与肛管内外括约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的关系。三维肛肠超声结合瘘管双氧水造影可以精确地对肛瘘进行定位、分型诊断,为手术提供最直观、立体、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月笔者采用“瘘管全剔出术”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63例并与同期进行的62例行“切开挂线法”治疗的高位复杂行肛瘘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瘘管全剔出术”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63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男55例,女8例;年龄19~72岁,平均(36.0±3.6)岁。高位全马蹄形瘘41例,高位半马蹄形瘘18例,马蹄形高位肛瘘内口全部位于肛门后位肛窦;位于左右侧坐骨直肠窝的高位肛瘘4例,其中内口位于右前肛窦2例,均为女性,另2例男性患者内口位于左右两侧肛窦。有5例高位马蹄形肛瘘的瘘管盲端侵犯直肠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比较分析40例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和30例开放式瘘管全剔出术术后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尿潴留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术后创口渗血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肛门失禁和肛门溢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而复发率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高位肛瘘内口和瘘管盲残端处理不到位都是高位肛瘘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肛瘘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肛瘘是肛周感染的慢性阶段,以间歇性肛周肿块溃破出脓为特征[1]。对于大部分低位肛瘘而言,肛瘘切开切除术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2]。对于复杂性肛瘘而言,由于瘘管涉及范围广、病灶深,手术治疗势必会损伤肛门括约肌造成肛门功能不良。因此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要处理好控制感染、瘘管的清除、肛门功能保护三个方面[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直肠内黏膜瓣前徙内口修补加纤维蛋白胶瘘管封堵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11例。结果:11例患者均一期治愈,术后无创口感染、黏膜瓣缺血坏死及脓肿发生,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及失禁。结论:直肠内黏膜前徙、纤维蛋白封堵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克服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患者痛苦少、创口小肛缘无瘢痕,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口结扎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内口结扎瘘管切除缝合术和瘘管切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保护以及术后创缘水肿、尿潴留、疼痛、出血、肛门瘢痕变形等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相同,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肛门瘢痕变形等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结论内口结扎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安全有效,较好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加速了创口愈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隧道式瘘管剔除结扎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单纯性高位肛瘘患者按随机序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90例,分别行隧道式瘘管剔除结扎术(治疗组)和肛瘘切缝挂线引流术(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根治率、复发率、术后肛门功能、术后疼痛、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根治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保护肛门功能、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隧道式瘘管剔除结扎术疗效好、疗程短、复发率低、对控便功能损伤小,是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管道,治疗较为棘手。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其病变部位周围关系复杂,瘘管数目不定且行走多变,在诊断和治疗上远较单纯性肛瘘困难。  相似文献   

15.
肛瘘的挂线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肛瘘是常见的外科难治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大多数低位肛瘘可以通过切开或切除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肛门功能也能得到保护。因为低位瘘管仅累及括约肌的下1/3。但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处理仍比较棘手,当瘘管经过肛管括约  相似文献   

16.
肛瘘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多由肛周脓肿引起,不能自愈,须经手术治疗。笔者自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对121例低位或高位单纯性肛瘘进行手术切除或挂线治疗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内口接力高位变低位肛瘘术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将69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内口接力高位变低位肛瘘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创面大小、瘢痕面积、肛门失禁、肛门畸形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果表明,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内口接力高位变低位肛瘘术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传统上多行瘘管全层切开引流,但由此导致的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缺损是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括约肌重叠修补术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对固体和流体大便控制较满意,但对气体控制比较困难.由于内括约肌较为细小,容易收缩,内括约肌直接修补者症状无显著改善.本文总结我科自2009年1月至6月采用臀大肌转移术治疗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缺损的4例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肛瘘特别是复杂肛瘘,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肛瘘发生的部位特殊,术后存在肛门失禁以及复发的风险。由于肛瘘手术的不良结果从而损害外科医生声誉的事件比其他任何手术都多。肛瘘复发的原因通常是术前外科医生没有很好地了解病情,没有发现所有的病灶,而一个成功的肛瘘手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术前正确地了解瘘管的走行和范围,瘘管是单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高位复杂性内肛瘘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16~52岁。内外肛瘘同时存在者27例,占60%;肛瘘内口位于肛管后位者31例,占90%;内瘘管支管呈2支及多分支者14例,占40%。以上病人内肛瘘部分均位于肛管直肠环上方,系高位肛瘘。2治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