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能弥补胆囊造瘘取石术和经皮胆镜碎石清除术的缺点。笔者仅就保胆的依据、保胆取石术的优势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法以及当前存在的争议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胸腹联合伤4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6年8月收治的48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伤16例,刀刺伤10例,击打伤8例,坠落伤6例,挤压伤5例,枪击伤3例。形成创伤性膈疝16例。合并有血、气胸者38例,休克20例,创伤性湿肺11例。术前确诊41例,误诊7例,误诊率14.6%。4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经左胸切口24例,经右胸切口7例,经腹、胸分别切口5例,经胸腹联合切口2例,经腹部切口4例,经双侧胸切口3例。治愈43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0.4%。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胸腹联合伤病情复杂严重,易误诊,病死率高,临床应根据病史、体检、X线检查及穿刺引流等做出综合判断,对确诊及高度可疑病例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胆道T管拔(脱)出后重置的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重置T管的方法和技巧。方法:256例次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患者分成两组;其中85例次采用直接插入法(直接法组)重置T管,171例次采用导丝引导法(导丝法组)重置T管。结果:直接插入法中有3例未能成功重置T管,其中1例误入肠管,拔除T管后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导丝引导法中T管重置全部成功,且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导丝引导法能成功引导T管重置。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回顾性分析11年间收治的8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44.4岁。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多有完整包膜,血供丰富,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静脉等关系密切。肿瘤最大直径20cm,最小3cm。5例手术完全切除,1例手术部分切除,2例手术活检。6例随访患者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活检者术后1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5例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者均无瘤生存。提示该病一期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65岁.患者1个月前始发现左侧腰部一包块,大小约10 cm×5 cm,无疼痛.1个月来肿块逐渐变大并感左腰部酸胀不适于2007年5月9日入院.体查:左腰部有一15 cm×10 cm大小的包块,质地软易于还纳,左侧卧位和站立位时肿块明显,向右侧卧位时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发生因素,以期预防及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均发生在Billroth-II式术后(Eiselsberg术后26例及Moynihan吻合术后8例)。发病时间为术后1个月内至21年,1年以内发病者28例(82.4%)。突发上腹部疼痛伴腰背放射痛是其主要表现。本组术前误诊率为82.3%。全组均经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9.4%。结论:腹内疝是一种严重并发症。Billroth-II术后凡出现肠梗阻临床表现的患者均应考虑此病,早期手术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手术前应充分考虑梗阻性黄疸的多种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正确作出诊断,并根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探讨梗阻性黄疸手术后黄疸的处理方法与效果。结果:回顾分析15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15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发现145例术后5~14 d血清总胆红素(TB)恢复正常;5例术后2~7d内黄疸加重,而后迅速正常;5例术后2~7 d TB仍加重或无改善,5例均合并肝内弥漫性病变,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全组无死亡。  相似文献   

8.
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收治的64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均手术治疗,肝叶(段)切除术19例,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21例,2种方法联合使用24例;其中行T 管和U管引流分别为11 例和8 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9例。全组无术中及术后死亡;随访0.5 ~12 年,术后残留结石7例,残石率10.9%。术后用胆道镜取石4例,取净3例;体外震波碎石3例,结合冲洗及中药治疗,排净2例,最终残石率3.12%。提示肝段(叶) 切除联合其他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观察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c fos和c jun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P对I/R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笔者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成I/R组及IP组,于复灌后0,0.5,1,2,4,8,12,24h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定量检测再灌注后各时间点c fos和c jun蛋白的表达。结果示 I/R 损伤早期可使损伤区肝实质细胞核内大量表达c fos和c jun蛋白。与I/R组相比,IP组中损伤早期(0.5,1,2h)c fos和c jun蛋白表达均低于I/R 组(P<0.05)。提示 IP可以减轻再灌注对肝脏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即刻早期基因c fos和c ju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丁酸钠拮抗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建立大鼠肝脏I/R损伤模型。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I/R组、正丁酸钠预处理组、正丁酸钠治疗A组和正丁酸钠治疗B组。预处理组、A组和B组于不同时相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正丁酸钠(400mg/kg)。每组以I/R后6h作为检测时点,检测血清AST,ALT,TNF-α浓度及肝脏组织中HMGB-1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正丁酸钠预处理组、治疗A组、治疗B组AST,ALT,TNF-α浓度及HMGB-1表达水平均较I/R组显著降低(P<0.05);预处理组的AST和TNF-α较A组和B组显著降低(P<0.05),且肝细胞病理损害较轻。 结论:正丁酸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尤以预处理组的保护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