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NF-κB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LPS)组、诱骗寡核苷酸(decoy ODNs)处理组。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检测NF-κB蛋白结合活性(EMSA),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及肝细胞凋亡(TUNEL)。取静脉血检测AST(自动生化仪)以及TNF-α,IL-6的表达水平(ELIS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NF-κB活性明显升高,诱发大量肝细胞凋亡,肝脏损伤明显;同时血清AST,TNF-α及IL-6明显升高(P0.01)。与内毒素组相比,NF-κB诱骗寡核苷酸处理组NF-κB活性受抑制(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凋亡明显减轻,血清中TNF-α和AST表达水平降低(P0.01),但IL-6表达与内毒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诱骗策略能高效抑制NF-κB的活性,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内毒素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核因子-κB在肝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肝脏疾病过程中均伴随着肝细胞增殖与凋亡这一矛盾现象,且往往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F-κB及其所调控的相关基因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阐明NF-κB在肝脏增殖与凋亡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将对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以及控制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核因子-κB在大鼠门静脉分支结扎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门静脉分支结扎组。观察术后第12,24,48,72小时以及第168小时(第7天)和第336小时(第14天)肝脏大体结构和血浆转氨酶的变化。运用凝胶阻滞分析(EMSA)检测术后结扎侧肝脏NF-κB的活性,用TUNEL法对结扎侧肝细胞凋亡进行定量分析,电镜下观察结扎侧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变小,对侧则成比例的代偿性增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全肝的总质量维持恒定,肝脏功能基本保持正常。结扎侧肝脏NF-κB的活性在术后明显升高,于第48小时达高峰,1w后基本恢复正常。TUNEL显示结扎侧肝细胞在术后凋亡明显增加,于第48小时达高峰。电镜显示结扎侧肝脏早期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晚期明显纤维化。结论: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结扎侧肝脏NF-κB的活性明显升高,其可能在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性在创伤性炎症大鼠肝脏损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创伤性炎症组。运用匀浆法提取肝细胞的核蛋白,运用凝胶阻滞实验检测创伤性炎症术后肝脏组织NF-κB的活性,检测血浆转氨酶的水平,在光镜下观察肝细胞损伤程度,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改变,以线粒体的肿胀程度作为肝细胞损伤的评价指标。结果大鼠创伤性炎症术后第3小时,肝脏NF- κB的活性开始升高,第12小时达高峰,第72小时后基本降至正常。血浆ALT含量在伤后明显上升,于第24小时达高峰,同时肝细胞出现明显的水肿、变性和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明显。结论大鼠创伤性炎症肝脏损伤后,NF-κB活性明显升高,与肝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基本一致,NF-κB在创伤性炎症肝脏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与ICAM-1在脑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肝脏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表达与脑组织NF-κB、ICAM-1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肝脏IR是否可导致脑组织损伤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健康雄性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1h组(IR 1h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2h组(IR 2h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4h组(IR 4h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脏TNF-α及脑皮质、海马和下丘脑区NF-κB、ICAM-1的表达情况,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肝脏IL-1βmRNA表达情况.结果:肝脏IR导致肝脏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血清GPT、AKP、γ-GT升高(P<0.01),肝组织中TNF-α、IL-1β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肝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甚至细胞坏死.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组织HE染色可见脑细胞水肿,甚至个别脑细胞坏死.与对照组比较, I组和IR组大鼠脑皮质、海马和下丘脑中NF-κB、ICAM-1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 1h组、IR 2h组和IR 4h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IR 1h、IR 2h、IR 4h组与对照组、I组、IR组比较,各部位脑组织NF-κB、ICAM-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各组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间NF-κB、ICAM-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IR对脑组织可产生损伤性影响,NF-κB、ICAM-1介导的炎性细胞反应,参与了脑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F-κB在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大鼠肝脏增殖与凋亡中的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和门静脉结扎组。观察术后0.5、1、2、3、7和14d肝脏大体结构和血浆转氨酶的变化。运用凝胶阻滞实验(EMSA)检测术后肝脏NF-κB的活性,用TUNEL法对结扎侧肝细胞凋亡进行定量分析,光镜下观察对侧肝细胞的增殖情况,电镜下观察结扎侧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变小,对侧则成比例的代偿性增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全肝的总重量维持恒定,肝脏功能基本保持正常。NF-κB的活性在术后明显升高,于第2天达高峰,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TUNEL显示结扎侧肝细胞在术后凋亡明显增加,于第2天达高峰,同时对侧肝细胞却明显增殖。电镜显示结扎侧肝脏早期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晚期明显纤维化。结论 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NF-κB的活性明显升高,其可能在肝脏的增殖与凋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NF-κB在肝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了解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肝损伤机制。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和24h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活性,观察肝细胞凋亡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于伤后显著增高(P<0.05),并与NF-κB活性变化基本一致。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内NF-κB活性增强,肝细胞凋亡增多,导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NF-κB在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NF-κ B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 2和24 h组,伤后各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肝细胞凋亡和血清中ALT水平变化情况,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 h和8 h出现2个高峰(P<0.05);伤后各组肝内TNF-α含量、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2 h和12 h出现2个高峰(P<0.05);伤后各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相关分析表明NF-κB与TNF-α、肝细胞凋亡指数均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NF-κB可能在促进肝细胞凋亡的同时使TNF-α表达增多来共同介导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p65及bcl-xL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及凋亡相关基因bcl-xL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2例胰腺癌组织中NF-κBp65及凋亡相关基因bcl-XL的基因蛋白产物,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NF-κ65及bcl-XL的表达率为63.5%和73.1%,显著高于胰腺正常组织(P<0.01).NF-κΒp65的表达与肿瘤直径、ΤΝΜ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关.bcl-XL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且与NF-κBp65呈显著相关.结论:NF-κBp65是一种与胰腺癌有关的癌蛋白,可能通过对bcl-xL的上调作用,进而影响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型接头蛋白CARMA3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以及CARMA3在G蛋白偶联受体诱导核转录因子κB(NF-κB)激活中的作用。方法提取肝细胞肝癌的总mRNA和蛋白,用逆转录PCR、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肝脏肿瘤细胞中CARMA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负显性CARMA3质粒转染肝脏肿瘤细胞24 h后用溶血磷脂酸(LPA)诱导NF-κB的激活,提取胞浆蛋白和核蛋白,用免疫印迹和电泳迁移试验检测负显性CARMA3的表达和IKK及NF-κB的活化。结果肝细胞肝癌表达CARMA3。在肝脏肿瘤细胞中转染负显性CARMA3后,LPA所诱导IKK和NF-κB的激活被显著抑制。结论肝细胞肝癌表达CARMA3。GPCR(LPA)-CARMA3-NF-κB信号传导通路存在于肝细胞肝癌中。抑制CARMA3的功能可以阻遏GPCR(LPA)所诱导的NF-κB的激活,由此为肝细胞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