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婴幼儿龋患儿口腔念珠菌与菌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治疗的重症婴幼儿龋患儿42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无龋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患儿唾液、菌斑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将实验组组内分为白色念珠菌阴性、阳性患儿。通过高通量lllumina测序平台,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儿童唾液、牙菌斑整体进行微生物测序,分析细菌多样性及丰度。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唾液与菌斑中白色念珠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白色念珠菌阳性患儿唾液中纤毛菌属、心杆菌属丰度显著高于本组阴性患儿(P<0.05),实验组白色念珠菌阳性患儿菌斑中普雷沃菌属丰度显著高于本组阴性患儿及对照组(P<0.05);实验组白色念珠菌阳性患儿唾液中纤毛菌丰度显著高于阴性患儿(P<0.05),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人心杆菌、颗粒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丰度显著低于阴性患儿(P<0.05);实验组白色念珠菌阳性患儿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格氏乳杆菌、阴道乳酸杆菌丰度显著高于阴性患儿(P<0.05),植物乳杆菌丰度显著低于阴性患儿(P<0.05)。结论:重症婴幼儿龋患儿口腔中存在白色念珠菌,与纤毛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人心杆菌、颗粒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变形链球菌及部分乳杆菌丰度有关,其间可能有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不同龋患程度儿童乳牙龈上菌斑微生物多样性及差异。方法    选择3岁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高龋组(dmft ≥ 5)和无龋组(dmft = 0)各12名,采集光滑面龈上菌斑,基于Ion S5TMXL平台(Thermo Fisher,美国)进行16S V4区域测序并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与SILVA132数据库比对,可注释到14个菌门、21个菌纲、53个菌目、93个菌科、150个菌属、159个菌种。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高龋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低于无龋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高龋和无龋样本群落结构相似,组间无显著分离。两组中,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等;优势菌属为放线菌属、棒状杆菌属、奈瑟菌属、罗氏菌属、链球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等。LEfSe分析显示,高龋组显著丰富的微生物菌群有罗氏菌属、嗜血杆菌属、金氏菌属、龋齿罗氏菌、奈瑟杆菌等(P < 0.05);无龋组显著丰富的微生物菌群有梭杆菌门、纤毛菌属、Leptotrichia_sp_oral_clone_IK040、颗粒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等(P < 0.05)。变形链球菌的相对丰度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远缘链球菌仅在高龋组中被检出。此外,两组微生物样本中均存在低丰度的未曾定义新物种。PICRUSt分析显示,高龋组的微生物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等较无龋组更为丰富。结论    3岁儿童乳牙龈上菌斑微生物群落呈现多样性,不同龋患程度儿童口腔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分类和功能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为乳牙龋的微生物因素研究提供了新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不同龋患程度儿童乳牙龈上菌斑微生物多样性及差异。方法    选择3岁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高龋组(dmft ≥ 5)和无龋组(dmft = 0)各12名,采集光滑面龈上菌斑,基于Ion S5TMXL平台(Thermo Fisher,美国)进行16S V4区域测序并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与SILVA132数据库比对,可注释到14个菌门、21个菌纲、53个菌目、93个菌科、150个菌属、159个菌种。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高龋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低于无龋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高龋和无龋样本群落结构相似,组间无显著分离。两组中,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等;优势菌属为放线菌属、棒状杆菌属、奈瑟菌属、罗氏菌属、链球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等。LEfSe分析显示,高龋组显著丰富的微生物菌群有罗氏菌属、嗜血杆菌属、金氏菌属、龋齿罗氏菌、奈瑟杆菌等(P < 0.05);无龋组显著丰富的微生物菌群有梭杆菌门、纤毛菌属、Leptotrichia_sp_oral_clone_IK040、颗粒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等(P < 0.05)。变形链球菌的相对丰度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远缘链球菌仅在高龋组中被检出。此外,两组微生物样本中均存在低丰度的未曾定义新物种。PICRUSt分析显示,高龋组的微生物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等较无龋组更为丰富。结论    3岁儿童乳牙龈上菌斑微生物群落呈现多样性,不同龋患程度儿童口腔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分类和功能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为乳牙龋的微生物因素研究提供了新数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采用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重度低龄儿童龋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特征。方法 采集重度低龄儿童龋及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唾液,提取唾液中的蛋白质、酶解形成多肽后进行质谱分析,对比微生物库分析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特征。结果 无龋儿童唾液微生物来源于19个门1 216个种,高丰度的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以及乳糖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干燥奈瑟氏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氏菌、流感嗜血杆菌、浅黄奈瑟氏菌、淋病奈瑟氏菌、金氏金菌、黏膜奈瑟氏菌、多糖奈瑟氏菌等11种细菌为主;重度低龄儿童龋儿童唾液微生物来源于24个门1 698个种,高丰度的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蓝藻菌门以及肺炎链球菌、乳糖奈瑟氏菌、干燥奈瑟氏菌、流感嗜血杆菌等4种细菌为主。结论 宏蛋白质组技术可以全面、快速分析口腔唾液微生物群落的构成。重度低龄儿童龋儿童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相比无龋儿童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可能与龋病的产生及唾液微生态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无龋儿童组(caries free,CF)、低龄儿童龋组(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和重度低龄儿童龋组 (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牙菌斑中4种致龋菌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60名3~5岁儿童,对其进行龋病检查和牙菌斑样本收集,追踪观察1 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次取样的4种致龋菌(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内氏放线菌)进行定量检测,计算各致龋菌所占总菌的比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在基线及1 a后患龋率分别为66.7%和81.7%,差异无显著性(χ2=1.76,P>0.01);龋失补牙面数分别为(5.80±2.53)和(7.90±1.76),差异显著(t=3.51,P<0.01)。ECC、S-ECC组中,4种致龋菌所占比例在基线和1 a后有显著差异(P<0.01)。1 a后ECC、S-ECC组中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之和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变异链球菌与远缘链球菌之和所占总菌的比例与dmfs指数的变化在基线和1 a后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菌斑中致龋菌的比例变化与低龄儿童龋密切相关,致龋菌所占总菌的比例越高,低龄儿童龋易感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6.
李德懿  富饶  赵隽隽  叶军 《口腔医学》2005,25(3):129-131
目的研究牙面菌斑生物膜特征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而牙冠严重龋坏的龋齿5颗、无龋损而极度松动的牙周炎患牙6颗及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牙4颗,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龈上、龈下及移行生态区的菌斑生物膜特征。结果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的牙面均观察到细菌混合物组成的菌斑生物膜,健康牙菌斑生物膜以球菌为主,放线菌和短杆菌少量;龋齿牙的龋坏处为坏死组织和细菌,龋边缘及龈沟处的球菌和短杆菌较健康牙多;牙周炎患者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种类多,在龈上、龈下移行处可见典型的玉米棒状菌斑或以杆菌为主的紧密附着菌斑,龈下可见球菌、杆菌、梭菌及螺旋体等构成的复杂菌斑。结论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菌斑生物膜细菌组成、集聚秩序和立体结构不同,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与细菌的附着、集聚、生长有关,也与局部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氟化钠护齿剂联合窝沟封闭预防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西宁市口腔医院口腔中心实施窝沟封闭干预的20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剂进行龋病预防,联合组采用氟化钠护齿剂联合窝沟封闭剂进行龋病预防。比较2组随访1年、2年的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龋均值、封闭剂的脱落情况。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随访1年时,联合组和对照组的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龋均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2年时联合组的龋齿发生率、龋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邻面龋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的窝沟封闭剂保留完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窝沟封闭剂部分脱落率、完全脱落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氟化钠护齿剂联合窝沟封闭预防学龄前儿童龋病较单纯使用窝沟封闭剂具有更好的防龋病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炎与健康种植体黏膜下微生物生态环境。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于北京口腔医院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接受种植术并已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分为种植体周围炎组(n=43,51颗种植体)与健康组(n=59,63颗种植体)。检测2组患者探诊深度、骨吸收情况、探诊出血情况、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bleeding index,mSBI)。收集2组患者黏膜下菌斑,使用微生物基因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DNA,经Illumina公司的MiSeq测序平台测序。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种植体周围炎组平均最大探诊深度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mPLI 2级[56.86%(29/51)]显著高于健康组[0.00%(0/63)](P<0.05);mSBI 2级[60.78%(31/51)]显著高于健康组[0.00%(0/63)](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健康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优势菌属中占比最多的为新月形单胞菌属(16.35%)、依次为假单胞菌属(11.20%)、梭杆菌属(10.05%)、链球菌属(7.63%)、密螺旋体菌属(6.84%)。结论 与健康种植体相比,种植体周围炎黏膜下微生物具有高物种丰度、低物种均匀度,其优势菌属中的假单胞菌属、新月形单胞菌属、梭杆菌属、链球菌属、密螺旋体菌属占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重抗生素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不同分期感染根管中微生物样本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4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9例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临床症状及根尖X线片,将患儿分为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收集感染根管内感染样本,对样本进行细菌鉴定、分离与纯化,分析2组患儿感染根管内微生物检出情况和厌氧菌构成情况。制备标准菌液,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三重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对常见厌氧菌的抑菌性以及不同厌氧菌对三重抗生素糊剂的敏感性。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和慢性炎症组患儿感染根管内微生物均以厌氧菌为主;2组患儿感染根管内需氧菌和厌氧菌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根管内厌氧菌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消化链球菌、拟杆菌、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急性炎症组患儿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拟杆菌检出率高于慢性炎症组,粪肠球菌检出率低于慢性炎症组(P<0.05)。三重抗生素糊剂对消化链球菌、拟杆菌、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显著大于氢氧化钙糊剂(P<0.05);各细菌对三重抗生素糊剂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粪肠球菌、消化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拟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重抗生素糊剂对急、慢性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常见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4-site法和full-mouth法对慢性牙周炎病人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伴放线菌嗜血菌、具核梭杆菌检出的影响.方法:对30例慢性牙周炎病人用纸尖收集4个区牙周袋探诊最深位点龈下菌斑(4-site法)和收集全口龈下菌斑(full-mouth法),采用16S rRNA PCR方法检测两种方法收集到的龈下菌斑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伴放线菌嗜血菌、具核梭杆菌.结果: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4-site法与full-mouth法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4-site法采集到的龈下菌斑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含乳化剂3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的牙膏对口腔上皮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志愿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B 2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含乳化剂30的牙膏,B组给予含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sodium dodecyl sulfonate surfactant,SLS)的氟化物牙膏,均采用普通牙刷清洗口腔。利用自制口腔黏膜剥落评分表在患者使用产品前、使用产品后30 min、4 d评价口腔软组织剥落情况,以及2种牙膏菌斑及唾液中的氟浓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使用后30 min、4 d,2组受试者口腔软组织剥落评分显著高于使用前(P<0.05)。A组使用后30 min,牙龈下、上、口顶、口腔软组织剥落总评分显著低于使用后4 d(P<0.05),舌背软组织剥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B组使用后30 min,牙龈下、上、舌背、腹、口腔软组织剥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使用后4 d,口顶、口腔软组织剥落评分显著低于使用后4 d(P<0.05)。使用后30 min,B组牙龈下、上、舌背、腹、口腔软组织剥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口顶软组织剥落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使用后4 d,B组牙龈下、上、舌腹、口腔软组织剥落总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A、B组使用后4 d,口顶、舌背、口腔软组织剥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后,2组受试者菌斑与唾液中氟浓度均显著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 含乳化剂30和SLS表面活性剂的氟化物牙膏均存在一定口腔软组织剥落情况,但相比之下,含乳化剂30的氟化物牙膏对口腔软组织损伤更小。上述2种氟化物牙膏均可有效抑制菌斑细菌产酸,预防龋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牙周炎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和细菌分布及骨硬化蛋白与常规牙周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治疗的牙周炎患者,根据牙周炎严重程度分为Ⅱ期组(n=27)、Ⅲ期组(n=42)和Ⅳ期组(n=22),另选择同期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30)。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收集患牙颊面、舌面近中侧位点的龈沟液及菌斑,进行细菌培养,对照组在体检当天进行以上操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包分析数据,BI分级与骨硬化蛋白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PD、CAL与骨硬化蛋白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结果:治疗前、治疗后Ⅱ期组患者平均PD、平均CAL显著小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治疗前Ⅳ期组平均CAL显著大于Ⅲ期组(P<0.05);治疗后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平均PD、平均CAL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Ⅲ期组平均PD显著小于Ⅳ期组(P<0.05)。治疗前Ⅱ期组BI分级2级(85.19%)显著高于Ⅲ期组(19.05%)和Ⅳ期组(18.18%)(P<0.05);治疗前Ⅲ期组3级(64.29%)显著高于Ⅱ期组3级(14.81%)(P<0.05)。治疗前Ⅱ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治疗后Ⅱ、Ⅲ、Ⅳ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Ⅱ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不同牙周炎分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D、CAL、BI分级与龈沟液骨硬化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Ⅳ期组检出细菌数目大于Ⅲ期组及Ⅱ期组,各期牙周炎患者均以厌氧菌为主,优势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核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结论: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与牙周炎患者PD、CAL、BI分级密切相关,不同分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牙菌斑中细菌定植水平不同。检测骨硬化蛋白水平、牙周微生物培养鉴定,有助于对牙周炎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母亲孕期患龋风险对婴幼儿龋易感性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和预防低龄儿童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从北京市西城和密云区妇幼保健院选择140名妊娠4~9个月的孕妇及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 2013年龋病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问卷调查并收集母亲刺激性唾液样本,应用Dentocult SM、Dentocule LB和Dentobuff Strip标准试剂盒进行龋活性检测。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1岁和2岁时,采用ICDAS II龋齿诊断为标准记录儿童患龋情况。收集婴幼儿静息唾液样本,应用巢式PCR检查6个月、1岁和2岁婴儿变异链球菌(S.mutans)的定植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2年观察,失访率 11.43% ,共有124对母子(女)完成随访观察。根据母亲开放龋洞(即未经治疗龋洞)数、Dentocult SM法检测变异链球菌、Dentocule LB法检测乳酸杆菌、Dentbuff Strip法检测唾液缓冲能力及问卷调查结果,将母亲分为中、低龋风险(LCR)组和高龋风险(HCR)组。HCR组1岁儿童非洞龋患龋率(18.33%)和龋均(0.3±0.087)显著高于LCR组患龋率(3.13%)和龋均(0.06±0.044)(P<0.05),HCR组2岁儿童成非洞龋患龋率(21.67%)和龋均(0.33±0.088)显著高于LCR组患龋率(6.25%)和龋均(0.09±0.048)(P<0.05),HCR组2岁儿童成洞龋患龋率(20.00%)和龋均(0.33±0.10)显著高于LCR组患龋率(6.25%)和龋均(0.11±0.055)(P<0.05)。HCR组儿童6个月、1岁、2岁时S.mutans检出率显著高于LCR组(P<0.05)。6个月检出S.mutans的儿童,2岁时患龋率(29.62%)和龋均(0.67±0.22)显著高于未检出儿童的患龋率(13.40%)和龋均(0.30±0.082)(P<0.05)。结论: 经2年观察,高龋风险的母亲,其儿童龋易感性相应升高。母亲高龋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口腔内S.mutans定植;S.mutans定植时间越早的婴幼儿,2岁时患龋风险相应增加。建议通过对高龋风险母亲进行孕期早期口腔健康行为干预,阻断或延缓S.mutans垂直传播,有效预防和减少ECC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10多态性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作为实验组(n=79),按照牙周炎类型分为中度牙周炎(n=47)与重度牙周炎(n=32)。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牙周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5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龈下牙菌斑中细菌定植水平;抽取静脉血,通过PCR技术检测IL-10中的-1082、-819、-592位点上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IL-10不同基因型与龈下牙菌斑中细菌定植水平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度牙周炎患者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mycetes actinomycetes,A.a)定植量显著低于重度牙周炎患者(P<0.05);中度牙周炎与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及A.a定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牙周炎患者中,-819位点的CC基因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T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19位点CC、TC、TT基因型比例与重度牙周炎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92位点的CC基因型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AA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牙周炎中,-592位点的AA基因型患者A.a定植量显著高于本组AC基因型患者(P<0.05);-819位点的TT基因型患者A.a定植量显著高于本组TC基因型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度牙周炎中IL-10-592-AA基因型、-819-TT基因型与A.a定植水平密切相关(P<0.05)。结论:IL-10基因多态性是中度牙周炎患者龈下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其中,IL-10-592-AA基因型、-819-TT基因型与A.a定植水平相关性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拔牙后患者单牙种植体早期、延期和晚期植入颌骨后8年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数据,分析不同时机植入对种植体的影响,为选择拔牙后种植体合适植入时机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行拔牙术后单牙种植体植入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时间不同分为A、B、C 3组,早期植入(拔牙后7 d内)25例为A组、延期植入(拔牙后平均3个月)24例为B组、晚期植入(拔牙后平均1.5年)19例为C组。术后随访8年,比较CBCT图像和前后位(PA)图像显示的周围骨水平及与颌骨缺损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植入162颗种植体,成功150颗,成功率92.5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成功率>B组>A组(P<0.05)。共获取51例患者8年的CBCT图像(早期植入16例、延期植入20例,晚期植入15例);CBCT和PA图像邻间骨水平差异显著(P>0.05);3组旋入扭矩和旋出扭矩相比,差异显著(P>0.05);植入时机、旋入扭矩、旋出扭矩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的高危因素(P<0.05)。种植体植入后8年,各组骨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2阶段手术中C组骨缺损少于A、B组(P<0.05);无缺损种植体平均颌骨水平(bBL)低于开裂种植体(P<0.05)。结论 拔牙后种植体放置时间对种植体周围颌骨水平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时机植入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应严格把握即刻种植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氟保护漆、氟化泡沫和含氟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恒牙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寻找适合在学校开展的龋病预防适宜技术。方法:应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来自4个学校、33个班级的1016名 7~8岁儿童随机分为4组。第1组应用氟保护漆,半年应用1次;第2组应用氟化泡沫,半年应用1次;第3组应用含氟窝沟封闭剂,一次性使用;第4组为对照组,仅做口腔卫生宣教。比较2年后4组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果。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后, 977名儿童(随访率为96.2%)接受龋病复查。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氟保护漆组和含氟窝沟封闭组与对照组相比,新增龋面均显著减少(P<0.05)。氟化泡沫组与对照组相比,新增龋均和龋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保护漆(半年使用1次)和含氟窝沟封闭剂对儿童恒牙有良好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一门诊就诊的180例种植义齿修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为甘氨酸龈下喷砂组,B组为单纯超声龈下刮治组,C组为健康教育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术后种植体维护,比较3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差异。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后18个月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4),3组患者牙周指标差异主要表现在探针深度、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3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酸龈下喷砂能有效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可作为种植体维护的有效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