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目的:检测透明质酸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探讨其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胎龄的ICR胎鼠,制备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时期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透明质酸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透明质酸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各异。在小鼠磨牙开始发生时,透明质酸即在增厚的牙板上皮中表达,随后在蕾状期牙蕾中央的上皮细胞间可见透明质酸的表达,而在深层的牙源性间充质表达则不明显。自帽状期至钟状晚期,透明质酸在牙胚星网状层细胞间以及牙源性间充质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强,而在基底膜、内外釉上皮细胞、成釉细胞以及成牙本质细胞所在区域不表达。结论:透明质酸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呈现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特别是其在星网状层细胞以及牙乳头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随着牙胚的发育逐渐增强提示其可能与牙胚的形态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Ddit3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不同时期的表达分布及变化规律,初步揭示Ddit3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胚胎时间点的ICR妊娠小鼠,制备牙胚发育标本,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显示Ddit3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分布。结果:Ddit3在牙胚发育的早期主要表达于胞浆中,从钟状期开始,Ddit3不仅在胞浆中有阳性表达,同时也微弱地表达于细胞核中。分布如下: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的板状期,Ddit3几乎没有表达。在蕾状期,Ddit3主要表达于釉上皮的细胞质中,在牙外胚间充质细胞中几乎无表达。在帽状期,Ddit3的表达模式基本和蕾状期相同。在钟状期早期,Ddit3在成釉细胞、前成牙本质细胞和牙乳头胞质中呈阳性表达,在部分细胞核中也检测到了Ddit3的表达。钟状期晚期,Ddit3在新形成的硬组织周围的高柱状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和牙乳头细胞的胞浆中有阳性表达,在大多数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和牙乳头细胞的细胞核中也有表达。结论:Ddit3可能会调节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及其硬组织的生物矿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桩冠与牙根在牙颈部结合处更紧密的结合方式.方法:在残冠作桩冠修复时,尽可能多地保存牙颈部的健康牙组织,桩钉植入根管内后,用富士Ⅸ型粘固粉堆制核桩,在残冠牙颈部制备肩台.在残根上制作桩冠时,在残根四周制备0.8~1 mm肩台,铸造核桩颈部边缘伸入肩台并包裹.结果:在牙颈部设计有卡抱力的桩冠,牙颈部的紧密度达到优良的结合状态.按此标准制作桩冠96个,4年后复查,桩冠牢固,牙颈部结合良好.结论:桩冠在牙颈部设计肩台式的结合方式,完全可以消除桩冠在牙颈部所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釉蛋白在大鼠切牙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釉蛋白在大鼠切牙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在成釉器增殖期、分化早期,未见釉蛋白表达;在分化晚期,前成釉细胞有弱阳性表达;在成熟早期,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均阳性表达;在成熟中期,成釉细胞及其基质呈强阳性表达,而成牙本质细胞阳性表达;在成熟晚期,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弱阳性表达.在成釉器各期,釉蛋白在外釉细胞、星网状细胞、牙乳头细胞均呈阴性表达.结论:釉蛋白参与釉基质和牙本质基质的形成,可能与牙发育中基质形成的信息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新生大鼠皮肤及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探讨OPN参与皮肤创伤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在7d龄SD大鼠背部皮肤做直径为1ClTI的圆形全层皮肤切口,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阳性细胞在皮肤及创伤愈合过程中的分布情况,并分别运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OPN在创伤愈合不同时间点(1、3、5及7d)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鼠正常皮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PN阳性细胞分布在毛囊、皮脂腺及汗腺,表皮则无表达;RT—PCR及Westernblot均未检测到OPN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从创伤后第1天起,OPN阳性细胞开始集中分布在创伤边缘的真皮部位,且在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表达开始减弱。RT—PCR及Westemblot结果一致.OPN相对表达量在第3天达到高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OPN参与了皮肤创伤愈合,尤其在创伤修复的炎症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期。  相似文献   

6.
钱虹  肖殷 《口腔医学研究》2006,22(4):357-359
目的:研究纤维调节素在大鼠和人类健康和牙龈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纤维调节素在大鼠牙龈及人类健康和炎性牙龈组织中的分布。与之比较,I型胶原纤维在鼠磨牙牙龈组织中的分布也做了研究。结果:在大鼠牙龈中,纤维调节素分布在牙龈上皮基底上层,在腭侧牙龈结缔组织有强表达。I型胶原纤维也有类似的分布。比较而言,纤维调节素在颊侧牙龈结缔组织表达较弱。对于人类,纤维调节素在炎性牙龈结缔组织中表达明显,然而在健康牙龈结缔组织中表达较弱。结论:与Ⅰ型胶原纤维关系密切的纤维调节素在颊侧和腭侧牙龈中有差异性表达,并且在人类炎性牙龈组织中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在大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探讨bFGF在大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5、10、15、20、25d的大鼠,制备大鼠牙齿发育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FGF在大鼠牙齿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鼠牙齿发育早期bFGF主要在成釉细胞表达,而在中间层和牙乳头表达较少。随着牙齿的发育,在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前期牙本质和牙乳头表达逐渐加强。结论:bFGF可能与大鼠前期牙本质的沉积,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发育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产自云南的普洱茶碎茶,普洱条形茶进行了全氟,水溶性氟,茶多酚含量测定,水溶性氟及茶多酚含量的24小时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普洱茶的全氟含量在206.90—293.34mg/kg之间,水溶性氟在180.72—229.83mg/kg之间,水溶性氟占全氟量的78.3—87.3%;茶多酚含量在87.42—99.16mg/kg之间。若每人每日用普洱茶4g,冲泡浓度为0.5%,50分钟后饮用,摄入氟在0.54—0.55mg之间,1440分钟后饮用,摄入氟在0.62—0.65mg之间,在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特点及总摄氟量基础上,认为50—1440分钟后内,摄入氟量都具防龋作用。茶多酚因含量偏低,防龋作用不大。在亚热带地区的低氟区,适氟区,就氟化物含量而言,普洱茶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用茶品种。  相似文献   

9.
李叶  卢海平  谷志远 《口腔医学》2015,35(6):504-507
颞下颌关节应力敏感区中的髁突软骨与下颌骨发育和改建有着密切关系,髁突软骨在应力作用下能够响应力学刺激,从而促进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而且IGF-Ⅰ在应力刺激下会促使髁突软骨合成,参与髁突的改建。本文主要阐述IGF-Ⅰ及其在应力作用下在颞下颌关节的相关表现,旨在进一步明确应力下IGF-Ⅰ在颞下颌关节软骨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些前牙有散在间隙的成人患者,希望进行治疗,而且要求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对社交活动产生影响.作者使用压模式保持器进行了治疗,效果很好,特报道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正畸学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方丝弓矫治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在众多国家中临床上广泛应用.2001年,Tweed基金会创办了世界方丝弓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一届在韩国首尔,随后第二届在意大利的弗罗伦撒,第三届在印度的昌迪加尔,第四届又回到了韩国首尔.大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和关注,推动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面神经挤压伤模型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在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白鼠35只,5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30只分为A、B两组,均在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作挤压伤模型。A组在损伤处的神经外膜下注入生理盐水,B组注入NGF。在15周内,每组每周各取3只动物作面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面神经损伤后第1周,NGF组动作电位引出率高于生理盐水组。第2周之后,两组在动作电位引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实验组在能引出动作电位的各时间段,与正常组比较,在面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波幅、时程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GF可以促进面神经挤压伤传导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口腔科学系在五年制本科生中试行“先分科,后综合”的教学实习改革,所有学生均经过在口腔医院专科实习,在口腔内科(包括牙体、牙周和粘膜)、口腔外科、口腔修复进行专科训练,然后在综合医院的口腔科进行口腔综合实习。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承担了10名实习生的口腔综合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在临床带教工作过程中试行了一些带教方法,并设计了对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目的是摸索在综合医院口腔科进行口腔综合实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合酶(NOS)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一氧化氮(NO)的合成与其密切相关。在不同组织中NO发挥多种作用。目前,对于NOS与舌下神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即NOS在正常舌下神经核中的分布与表达;当舌下神经损伤时,NOS在舌下神经核中的分布与表达;以及神经修复时,NOS在舌下神经核中的分布与表达。本文就这方面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简易造字法     
在与口腔医学相关的论文稿中,常常使用到字。但由于在常用的电脑字库中,没有此字,所以许多作者在投寄杂志的电脑打印稿件中,遇有字时,往往采用同音字代替或暂留空格后用手写填入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速度的破片冲击猪下颌骨对其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力学机制.方法:采用离体新鲜猪头12 只,分为3 组(n=4),分别用1 g圆柱形破片在900、1 200、1 500 m/s下对其右侧下颌角部进行冲击,测量双侧下颌角部、额部的加速度和双侧髁突颈部应变的数据,分析各部位的受力特点.结果:迎弹侧、对侧和颅部加速度之间的比值在低速组为8:1.9:1,在中速组约为9.9:2:1,在高速组约为10.2:2:1.迎弹侧和对侧髁状突颈部应变的比值在低速组约为2.87,在中速组约为2.43,在高速组约为1.70.结论:在下颌骨受到来自侧向的高速破片冲击时,引起髁突颈部线性骨折的侧向力和关节窝损伤的轴向力主要作用在迎弹侧,在对侧也未大量衰减.  相似文献   

17.
自工业化以来,社会人均寿命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龋病、牙周病和创伤等因素也造成牙的损伤和脱落.据有关研究预测,在全球范围内,人群中无牙颌患者的数量,在未来的数十年间仍是呈持续性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正畸治疗中微种植体支抗的接受程度.方法:选取磨牙关系中性、双颌前突、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临床上在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间应用4颗微种植体的成年女性患者28例,依据微种植体应用前、中、后的关键问题设计调查问卷.结果:57%的患者在正畸医师建议应用微种植体时表示直接同意,但有96%的患者向医师询问微种植体植入时有无痛苦,89%的患者在植入前担心植入后会出现一定疼痛,93%的患者想通过在微种植体植入前了解微种植体植入后的照片及植入视频或者与其他微种植体患者进行沟通,以了解微种植体的情况.在种植体植入后,79%的患者认为在微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无不适感,57%的患者在微种植体植入后未感觉到不良反应,但有29%的患者认为种植体会刺激颊部黏膜.在微种植体适应时间方面,96%的患者在7天内可以适应,其中3天内适应者占36%.在去除微种植体时,93%的患者无不适感,89%的患者对自己的治疗效果感到满意,并愿意建议其他患者应用微种植体.结论:多数患者接受微种植体植入,但是在植入前表现为较大程度的担心及顾虑,而在种植体植入后接受度较高,在微种植体去除后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正常颊黏膜(normal buccalmucosa,NBM)、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OSF发生发展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NBM、30例颊部OSF上皮组织,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Western Blotting(WB)的方法研究bFGF在其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IHC提示:bFGF在NBM和OSF上皮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黏膜中,bFGF主要表达在黏膜下层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在OSF早期,bFGF主要表达在上皮细胞间隙,基底膜和细胞浆中,发展到中晚期后则逐渐扩大表达,广范分布在细胞核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与其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CR提示正常黏膜组织中有bFGF mRNA的表达。在OSF组织中,bFGF mRNA随病变的加重而表达增加。WB提示:NBM上皮组织中未探及bFGF蛋白的表达,在OSF标本中bFGF随病变的加重而表达增强。结论:bFGF在OS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贤寅  王林 《口腔医学》2007,27(10):545-547
目的建立牙在下颌牵引成骨区内移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在不同时间点上移动牙时牵引成骨区内应力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获得下颌骨及牙列的原始数据,采用CAD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不同的骨愈合时期,模拟移动牙齿,利用Abqus软件对此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建立了能模拟牙齿在下颌牵引成骨区内移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各个骨愈合的时期,成骨区对牙移动产生的应力反应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早期,牙齿将发生较大的倾斜。结论在牵引成骨完成后,早期移动牙齿时宜使用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