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回顾性影像学研究用于评估具有Laser-Lok颈部细微结构(8μm和12μm凹槽)的种植体临床疗效。结缔组织纤维对位于种植体颈部的Laser—Lok显微结构会产生物理附着.这种物理附着已被人体组织学、偏振光显微镜测试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所证实。本文对49颗种植体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种植修复后2年.颈部将会有0.44mm的骨吸收.修复后3年,骨吸收则达到046mm。所有的骨吸收仅限于种植体颈部领口.没有累及到种植体体部的螺纹处。研究者采用影像学评估这种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先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说明了在牙种植体周围建立起结缔组织纤维的生物封闭在临床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介绍了牙槽嵴宽度在妨碍放置种植体时应用扩张狭窄牙槽嵴外科技术的临床效果。本组12例患者,在需要扩大牙槽嵴的位置,应用无牙He牙槽嵴扩张技术(ERE)种植29颗种植体。该研究结果成功率达93%。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即刻种植即刻负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的23位重度牙周炎患者,术前控制急性炎症,术中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后植入159枚种植体,其中62枚种植体植入新鲜拔牙窝,97枚种植体植入愈合牙槽窝.术后24小时内制作种植体支持的桥架式临时修复体即刻负重,最终修复完成于术后6个月内.观察这类治疗方案下的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9枚种植体中有1枚在植入后4个月内失败,种植体2年总存留率为99.4%(158/159),即刻位点的种植体存留率为98.4%(61/62),愈合牙槽窝位点种植体存留率为100%(97/97);即刻种植体在永久修复时、修复后1年、2年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52±0.16)mm、(0.76±0.22)mm、(0.88±0.27)mm,与愈合牙槽窝的(0.48±0.14)mm、(0.71±0.21)mm、(0.80±0.23)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植入拔牙窝中的种植体与植入愈合牙槽窝中的种植体在改良菌斑指数、改良出血指数、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病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患者即刻种植即刻负重后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短期疗效可靠,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单纯锥度固位外连接种植体JUST J1 MINI(简称J1种植体)在前牙区窄牙槽(4.5~5.5 mm)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前牙区窄牙槽嵴种植修复的患者12例,植入J1种植体27枚,在不行任何骨增量的情况下,均采用锥度固位外连接种植体行种植术,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种植体存...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学》2015,(12):1056-1059
目的探讨下颌磨牙区种植体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安全间距的范围。方法选择临床上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距离小于2 mm的12例患者15颗种植体(包括软组织水平和骨水平种植体)测算出其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实际距离。记录种植体植入期间下牙槽神经有无阳性体征。结果 15例种植体末端距离下颌神经管上缘平均距离为(0.94±0.50)mm(0.24~1.52 mm)。1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短期下颌神经感觉麻木。结论在回顾分析了下牙槽神经损伤、下颌骨感染、种植体周围炎、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后,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我们考虑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安全距离可小于2 mm。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ITI种植体即刻负重与延期负重行永久修复前牙槽嵴的吸收变化.方法:选择上前牙区植入时最大扭矩大于35的种植体20颗.随机分为两组:即刻负重组10颗,种植体植入后连接临时基台并行临时冠修复;延期负重组10颗,种植体植入放置愈合螺丝延期修复.在两组种植体植入时及1周,2周,4周,8周,16周后,进行X线检查,测量牙槽嵴骨吸收量并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ANOVA).结果:种植体无一失败.牙槽嵴的吸收随时间逐渐增加,即刻负重组和延期负重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讨论:对即刻负重的长期效果应对两组种植体行永久修复后继续观察牙槽嵴的吸收变化.结论:ITI种植体行即刻负重与延期负重于永久修复前牙槽嵴骨吸收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自从1962年第一例种植牙成功的应用于临床后,口腔修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植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1.取代缺失的牙齿;2.作为固定修复和活动修复的基牙;3.作为口腔颌面膺复的支点和依靠;4.作为正琦治疗中的支点和依靠.但总体说来,修复缺失的牙齿还是种植牙最主要的功能.牙齿缺失常常会造成严重的牙槽脊的萎缩,特别是在缺牙时间较长的病人中尤为常见.上下颌后牙区由于解剖的原因,加上牙槽脊高度的降低,使得临床医生必须先做一些辅助的手术才能使得种植成为可能.比如:牙槽脊增高术,下齿槽神经移位术和上颌窦底部升高术.尽管这些手术在-l盏床上被广泛地运用,但它们毕竟有风险,而使得疗程延长,更增加了病人在花费上的负担.过去,许多人认为短于10毫米的种植体的成功率会为之下降,但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并不是这么回事.由于种植体表面处理得到改进,这些短种植体也愈来愈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随着短种植体的大量的临床应用,临床研究发现短种植体的5年生存率与长种植体相比没有区别.因此,由于上颌窦或下齿槽神经的位置而造成种植困难的病例,选择短种植体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牙槽脊增高术,上颌窦增高术和短种植体的应用等,将在会上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底升高术的应用,使牙槽嵴吸收明显的上颌后牙区种植体成功率得到较大提高。吸烟已被确定为影响种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吸烟与否及吸烟量对植入上颌窦底升高术区域的根状骨内种植体的成功率的影响。 60例患者(16例吸烟者和44例非吸烟者)在共计84处上颌窦底升高术区内植入228枚种植体,其中吸烟组在26处上颌窦底升高术区植入70枚种植体,非吸烟组在58处相对应区域植入158枚种植体,经过平均41.6月(2~60月)的追踪观察,总的绝对种植体成功率为89.9%(205/228),累积种植体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临床评价应用迷你(MS)种植体修复前牙区窄小牙槽嵴部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种植中心接受前牙区窄小牙槽嵴部位种植MS种植体的患者39例,共42颗种植体,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25~55岁。术后每3个月复查1次,观察MS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骨结合及骨吸收的多少等。连续观察1~2年。结果 42颗MS种植体未发现有松动或脱落,MS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稳定、愈合良好,未见发生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种植义齿修复后外形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MS种植体用于修复前牙区窄小牙槽嵴部位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种植体固定的三明治法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采用种植体作为固定装置,初步探讨种植体固定与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应用可能性。方法:杂交家犬6只,随机分为3组。拔除所有的前磨牙,在下颌前磨牙区,施种植体固定的改良三明治增高牙槽嵴术,在术后4周、9周、14周依次处死两只动物,所有标本经脱钙组织学检查(HE、新三色)、非脱钙组织学检查(荧光、甲苯胺蓝)。结果:术后14周,DDM已基本吸收形成骨,三明治区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种植体为骨性结合。结论:种植体固定和DDM植入的改良三明治术足治疗萎缩牙槽嵴一种可采用的方法,为将来临床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