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比较带上皮层和不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移植技术用于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14例牙龈退缩的患者共20颗患牙分为两组,一组为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组,一组为不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组,在基线水平和术后6、12、18个月测量龈退缩深度,牙龈厚度和患者满意度VAS值,以及术后6、12、18个月时的根面覆盖率。结果 同一时间点上,所有指标两组间比较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6、12、18个月与基线水平相比,龈退缩深度,牙龈厚度,VAS值有着显著改善,但龈退缩深度,牙龈厚度,VAS值术后三个时间点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三个时间点间根面覆盖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两种结缔组织瓣均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理想的根面覆盖和牙龈厚度,且患者满意度较高,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口腔显微镜下进行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根面覆盖来治疗牙龈退缩,观察该牙周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显微镜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对15例患者的20颗Miller’s I or II型颊侧大于等于3mm的牙龈退缩的患牙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分为A(口腔显微镜)组和B(常规视野)组。分析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在基线水平和术后6、12、18个月测量相关指标(龈退缩深度RD、根面覆盖率RC和临床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D,角化龈宽度GW,牙龈厚度GT,),并分析有可能影响龈瓣成活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同一时间点上,RD、RC、CAL、GW、GT两组间比较口腔显微镜组都优于常规视野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显微镜下应用带上皮层的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牙龈退缩区域的覆盖,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牙龈退缩常常导致根面敏感、菌斑控制不良和牙龈美学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和颜面美观。本病例采用根面覆盖术治疗牙龈退缩,以改善患者牙齿敏感问题。诊治经过:手术采用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瓣双层技术治疗退缩类型(recession type,RT)为1类的牙龈退缩。结果 术后2周,受区龈缘略水肿;术后12个月复诊,龈缘位置趋于稳定,根面覆盖率达100%,角化龈宽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增加。患者无牙齿敏感、系带牵拉和瘢痕形成等不适症状,牙龈美学效果良好。结论 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瓣双层技术治疗RT 1类牙龈退缩效果良好,不仅能够获得完全根面覆盖、牙龈美学效果良好,而且增加了术区角化牙龈的宽度和临床附着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代替上皮下结缔组织瓣在Ⅰ类牙龈退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犬尖牙上制造Ⅰ类牙龈退缩模型,实验组用ADM加冠向复位瓣治疗,对照组用单纯冠向复位瓣治疗。观察和测量比较基线和术后8周时牙龈退缩高度、临床附着水平、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等。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治疗牙龈退缩的根面覆盖率为52.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8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组的角化龈宽度和高度比基线时分别增加1.06mm和0.18mm,而对照组则比基线时分别减少1.19mm和0.27mm,两者比较,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ADM代替上皮下结缔组织瓣治疗Ⅰ类牙龈退缩,能比单纯冠向复位瓣获得更高的根面覆盖率,并显著增加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5.
牙龈退缩后,由于牙龈变薄和前庭沟变浅.覆盖暴露的牙根变得越来越困难,覆盖的结果也变得更加不可预测。此外,在有高的系带附着或肌肉牵拉的部位,如下颌前部的颏肌牵拉,使用冠向复位瓣术可能会发生牙龈再次退缩。所以,移植的结缔组织很难完全覆盖龈退缩部位。这组病例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即用带上皮的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物覆盖暴露的根面。移植上皮部分直接复位于暴露的根面以隔绝口腔环境,而避免膜龈联合位置的改变和口腔前庭沟的变浅。  相似文献   

6.
刘萍 《上海口腔医学》2004,13(4):343-345
目的:评价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治疗烤瓷冠修复后引起的牙龈退缩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全身健康的患者,年龄31-58岁,接受治疗的患牙32颗。牙位选择上下颌前牙区及前磨牙区。研究对象的龈退缩的选择标准是:冠根方向烤瓷冠边缘外露,牙根面暴露2~3mm,龈退缩Miller分级为Ⅰ~Ⅱ级,唇颊面牙周探诊深度≤4mm,牙根无活动性龋或修复体。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覆盖根面。结果: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可以增加退缩牙龈的高度和厚度,术后根面覆盖率为85.1%。结论: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治疗烤瓷冠修复后牙龈退缩疗效良好,解决了患者牙龈的美学和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软组织移植的方法治疗正畸后牙龈退缩,通过统计相关临床指标来评估软组织移植治疗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正畸治疗后发生牙龈退缩的患者12例,均为MillerⅠ类、MillerⅡ类牙龈退缩,采用冠向复位瓣+结缔组织移植或游离龈移植的方法治疗牙龈退缩,在基线和术后1年随访时分别记录每颗牙牙龈退缩深度(RD)、角化龈宽度(KTW)、根面覆盖率(RC),探诊深度(P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计算各项临床指标平均值变化.结果:12例患者的平均基线RD为(3.7±0.9)mm,术后1年平均RD为(0.3±0.9)mm;术后1年患者的平均RC为(97.1±6.3)%,大部分牙齿得到完全根面覆盖;患者基线和术后1年平均KTW为(0.8±0.3)mm和(3.8±0.6)mm,角化龈增加明显;PD从基线(1.5±0.5)mm减少到(1.2±0.5)mm;术后1年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6±0.6)分,大部分患者对术后效果感到满意且根面敏感情况好转.结论:正畸治疗后牙龈退缩的患者采用冠向复位瓣+结缔组织移植或游离龈移植的方法均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患者根面敏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采用Choukroun'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膜)和采用结缔组织瓣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上选取有牙龈退缩且有意愿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例,分为PRF膜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手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测量牙周袋深度(PD)、角化龈宽度(KTW)以及牙龈退缩量,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数据中牙周袋深度术前术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化龈宽度和牙龈退缩量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化龈宽度术后比较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退缩量对照组小于PRF组(P≤0.05)。结论:PRF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牙龈退缩的根面覆盖量虽不及结缔组织瓣+冠向复位组,但对于MillerⅠ°、Ⅱ°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根面覆盖效果;且术后角化龈宽度明显增加,和膜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摘要] 牙龈退缩是正畸治疗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于牙龈退缩的治疗主要是根面覆盖。报告1例正畸后牙龈退缩的患者,经过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联合冠向复位瓣,取得了理想的根面覆盖,角化龈宽度及牙龈厚度增加,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冠向复位瓣是一种有效地治疗多个相邻牙龈退缩的手术方法.5年的长期随访可以获得稳定的效果。本研究的目的是报告10例采用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下颔后牙区至少两颗相邻牙有牙龈退缩的病例。记录基线和术后1年术区牙齿的牙周指标。入选了26颗牙龈退缩牙齿,没有出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没有患者失访。牙龈退缩从基线时340±083mm减少到术后1年时0284±032mm。探诊深度改变未见显著差异。角化龈的增加从057±0.46mm至305±0.71mm。基线时牙龈退缩越严重.牙龈退缩改善越明显。平均根面覆盖率为91.2%±4.1%。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是一种有效地治疗下颔后牙区多发牙龈退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改良隧道技术(Tunnel)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移植治疗多牙位Miller Ⅲ度牙龈退缩的疗效。方法 选取10例多牙位Miller Ⅲ度牙龈退缩患者共40颗患牙纳入研究。在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分别对患牙的牙龈退缩深度、角化龈宽度、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邻接点至牙龈乳头顶点的距离进行评估记录,并计算平均根面覆盖率和完全根面覆盖率。结果 手术后6个月,牙龈退缩深度从(3.08±0.94) mm降低至(0.70±0.69) mm,角化龈宽度增宽了(0.5±0.49) mm,临床附着水平及邻接点至牙龈乳头顶点的距离均有显著改善;平均根面覆盖率达79.78%,完全根面覆盖率为4.50%。进一步分析显示,平均根面覆盖率和完全根面覆盖率与患牙的上、下颌位及牙位数无关。结论 使用改良Tunnel联合CTG治疗多牙位Miller Ⅲ度牙龈退缩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多牙位Miller Ⅲ度牙龈退缩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和比较冠向复位瓣术单独或联合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治疗Miller Ⅰ类或Ⅱ类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临床上选取Miller Ⅰ类或Ⅱ类牙龈退缩且有意愿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分为试验组(冠向复位瓣术联合PRF)、对照组(冠向复位瓣术)。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记录牙周探诊深度、角化龈宽度、牙龈退缩深度以及根面覆盖率,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并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6个月检查临床指标牙龈退缩深度、角化龈宽度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间角化龈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2组间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深度、根面覆盖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个月时,2组中的牙周探诊深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两种方法对MillerⅠ、Ⅱ类牙龈退缩的治疗均有效,辅助应用PRF可增加术后角化龈宽度,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牙龈退缩常伴有牙颈部的磨损和釉牙骨质界的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龈退缩的诊断和治疗都将变得十分复杂。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确定釉牙骨质界具体位置的技术.同时基于此技术,通过牙周和修复治疗纠正患者的牙龈退缩。利用此技术.可将对侧同名牙或邻牙釉牙骨质界的位置拷贝至治疗牙的表面。治疗过程中,12名患者的25个龈退缩位点均使用复合树脂重建釉牙骨质界.采用冠向复位瓣术(联合或不联合结缔组织瓣移植术)覆盖根面。2年后.共有20个(80%)退缩位点出现了完全的根面覆盖.龈退缩显著减小(24mm.P〈00001)。  相似文献   

14.
隧道瓣被广泛用于根面覆盖术并具有较好的可预期性;然而下前牙区由于普遍存在龈缘软组织较薄、附着龈宽度不足、异常系带牵拉、前庭沟较浅等情况, 隧道瓣应用较少。本文介绍1例下颌4颗切牙唇侧Miller Ⅲ类牙龈退缩伴非龋性牙体缺损的病例, 采用隧道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 术后随访6年, 结果显示, 一次手术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根面覆盖效果, 患者角化龈宽度和厚度同时增加, 前庭沟深度略加深, 异常系带附着被去除并获得良好的软组织美学效果;证实隧道瓣可较好地治疗下前牙区牙龈退缩并同时实现根面覆盖和角化龈增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差异性。 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4个英文电子数据库中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止至2022年4月20日,主要结局指标为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退缩深度、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完全根面覆盖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 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术后12个月后,对照组结缔组织移植物较试验组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MD=-0.28(-0.47,-0.08),P=0.006]、降低牙龈退缩深度[MD=0.23(0.12,0.35),P<0.000 1]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RR=0.80,95%CI(0.69,0.93),P=0.003];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治疗后,结缔组织移植物在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降低牙龈退缩深度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方面具有优势,但脱细胞真皮基质由于手术简便并有相似的效果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牙龈退缩为牙龈边缘向釉牙骨质界的根方退缩而导致根面暴露,可涉及一个牙面或多个牙面,严重的牙龈退缩常常伴随牙槽骨的缺失,是口腔常见临床症状之一。牙龈退缩在临床上的治疗目标通常为修复退缩部位的解剖结构,最终达到完全覆盖暴露的根面。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在根面覆盖手术中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自体上皮下结缔组织的获取需开辟第二术区,并常常造成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胶原基质作为自体组织替代材料在牙龈退缩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日益提升,治疗牙龈退缩已经成为牙周科临床常见的患者诉求。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牙龈退缩,常见的手术包括游离龈移植术、带蒂瓣技术和双层瓣技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时,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上述术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根面覆盖效果不理想等。近年来,学者们针对这些不足陆续提出了一些改良方案来治疗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如改良游离龈移植术,即包含龈乳头及游离龈的牙龈单元移植,可改善受体区血供,提高根面覆盖效果,其针对轻度退缩的部位可获得良好的根面覆盖,同时可增宽角化龈和加深前庭沟,但应用于上颌美学区时可能存在术后牙龈颜色、形态不协调,美学效果欠佳的问题。牙龈瓣采用半厚-全厚-半厚的技术进行制备的改良冠向复位瓣,用于多颗牙牙龈退缩时,以退缩最严重牙为中心的改良切口设计的冠向复位信封瓣技术,可提高根面覆盖效果。不离断龈乳头,使龈瓣形成隧道,以容纳移植物的隧道技术及各种改良的隧道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区的组织损伤,并促进创面愈合。本文通过对各类术式的阐述和文献回顾,总结改良膜龈手术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并提出牙龈退缩的治疗方案建议,同时强调牙龈退缩的对因治疗,以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在牙龈退缩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对8 例上下前牙及前磨牙牙龈退缩的病例行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并进行了12 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治疗前平均龈退缩为4.3 mm,平均探诊深度为2.3 mm.治疗后12 个月复查时,平均根面覆盖为3.0 mm(即平均71%的根面覆盖,自60%~80%不等),探诊深度平均为1.6 mm,表明有3.6 mm的临床附着增加(从2~5 mm不等).结论: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可以在保持浅袋的同时取得可靠的根面覆盖和临床附着增加.  相似文献   

19.
因牙龈退缩致其牙根面外露,通常需应用外科手术方法在口腔其他部位获取足够的附着龈覆盖龈退缩区。本文选用硬腭深部的游离结缔组织覆盖外露的根面。术式是首先切除退缩龈边缘领圈,切除  相似文献   

20.
范雅丹  董家辰 《口腔医学》2021,41(10):893-899
目的 观察树脂充填结合多牙位冠向复位瓣技术(multiple coronally advanced flap, MCAF)治疗伴非龋性牙颈部病变(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NCCL)合并牙龈退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伴NCCL的多牙位牙龈退缩患者3例,使用树脂充填+MCAF,并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subepthelial connective tissue graft,SCTG)进行缺损区域软硬组织的修复。术后随访3年,比较手术前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退缩高度(recession height,RH)、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tissue width,KTW)、牙龈厚度(gingiva thickness,GT),并计算根面覆盖美学评分(root coverage esthetic score, RES)评价术后长期随访的美学效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例患者,共10个位点。PD由(1.10±0.32)mm至(1.65±0.34)mm,P=0.001;BI由0.10±0.32至0.50±0.53,P=0.037;PLI由0.30±0.48至0.40±0.52,P=0.660;10个位点均获得了100%的根面覆盖率和角化龈宽度、牙龈厚度的增加,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术后3年随访的RES为(9.40±0.95)分。结论 树脂充填结合MCAF+SCTG技术可以修复NCCL造成的牙颈部硬组织缺损和牙龈软组织缺损,美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