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探索应用数字化整合模型进行托槽虚拟定位,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托槽间接粘接转移托盘,并试用于临床。方法应用激光扫描的牙冠与CBCT重建的牙根和颌骨整合,建立包括牙冠、牙根和颌骨在内的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在整合模型上利用OrthoRx软件进行托槽虚拟定位,并制作托槽间接粘接转移托盘,在临床上通过转移托盘粘接托槽进行矫治。结果OrthoRx软件的托槽虚拟定位,其排牙效果良好,计算机辅助制造产生的间接粘接转移托盘可将托槽转移至患者口中,且托槽粘接稳固。结论 OrthoRx软件可进行托槽在牙面上的虚拟定位,并可呈现排牙后的效果,通过计算机辅助可设计出用于托槽定位的个体化转移托盘,可应用于临床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正畸患者后牙段牙齿边缘嵴到牙尖的垂直高度,为后牙托槽的定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采用非拔牙矫治且矫治后符合Andrews正常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13.2岁。取矫治后的研究模型,利用激光三维测量仪测量每副模型后牙段牙齿边缘嵴到近中牙尖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数据输入SPSS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同牙位不同性别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上下颌左右侧相同牙位边缘嵴到牙尖的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边缘嵴到牙尖的高度分别为(1.70±0.50)、(1.24±0.45)、(0.83±0.40)mm,三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边缘嵴到牙尖的高度分别为(2.25±0.45)、(1.55±0.45)、(1.18±0.40)mm,三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将本研究得出的数值按最接近0.5 mm倍数的数值进行舍入,得到推荐的托槽垂直定位高度。结论为了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使矫治后后牙边缘嵴处于同一平面,后牙托槽的垂直定位高度推荐为:若第一磨牙颊面管高度为X mm,则第二前磨牙托槽的垂直高度为(X+0.5)mm,第一前磨牙则为(X+1.0)mm。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基于3D扫描、打印架构下的计算机辅助托槽定位系统(computer aided bracket placement system,CABPS).方法 通过3D扫描获取3D数字化牙颌模型,利用正畸计算机辅助设计(orthodontics computer aided design,Ortho CAD)技术对数字化模型进行牙齿分离,按照正常咬合六项标准进行牙齿排列;基于临床冠中心法和托槽槽沟平直化原则做计算机辅助托槽定位,计算机对已附带托槽定位标尺的牙齿进行原态模型复位,3D打印,压制托槽定位模板,在模拟(牙合)架上进行托槽间接粘接后模拟矫治,验证矫治效果.结果 在3D扫描、打印架构下,基于Ortho CAD技术建立了CABPS.结论 CABPS可提高托槽定位精度,实现了矫治效果可预期、可视.  相似文献   

4.
郑莹  伍军  黄臻 《口腔医学研究》2006,22(5):559-560
众所周知,矫治完成时同一牙列邻牙间边缘嵴高度应基本一致,每个牙齿的托槽槽沟到其牙齿近远中边缘嵴连线的距离都应基本相等,所以,造成同一牙列中各牙齿托槽粘贴高度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牙尖高度的不同。因而本研究选取35副正常(牙合)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同一牙列中3个后牙的近、远中边缘嵴形成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测量各牙齿的牙尖高度值,以此依据来确定托槽的粘贴高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现一种个性化托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以便在临床矫治中显著减小前牙控根力,并且能够应用于拔牙病例。方法在包括患者牙根的整合牙颌模型上进行虚拟排牙,在排牙后的模型上绘制直丝弓和设计双丝直丝弓托槽,托槽通过托槽体的厚度补偿来实现弓丝的直丝化,在托槽上设计双槽沟,主槽沟为方槽沟,辅槽沟为圆槽沟,在主槽沟用方丝虚拟定位托槽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个性化托槽,将托槽的虚拟位置转移到患者牙齿上的实际粘接位置进行矫治。结果与方丝控根相比,双丝控根矫治力显著减小;唇侧或舌侧矫治时可以使用直丝弓,简化了临床弓丝弯制;虚拟排牙基于3D整合牙颌模型,可以在虚拟排牙中避免牙根的骨开裂、骨开窗和明显不平行。结论本研究为双丝弓个性化托槽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比较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转移至初始石膏模型上的位置的差异,以期为数字化托槽间接粘结位置的一致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在含牙根的数字化牙颌模型上进行托槽定位的15个数字化模型,通过间接粘结转移托盘将托槽转移至初始石膏模型上,用OrthoRx软件工具测量每个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初始石膏模型上位置的线距差.结果 所有牙位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初始石膏模型上位置的线距差值均小于检验值0.20 mm,与检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槽在数字化牙颌模型上的位置与初始石膏模型上位置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美国正畸专科医师委员会OGS(Objective Grading System)客观评分系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临床矫正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60例20~25岁非拔牙矫治的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照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用ABO测量尺对矫治完成后的石膏牙模型和全景片分别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牙齿排列整齐程度、邻牙边缘嵴高度差值、颊舌向倾斜度差值、矢状向咬合关系差值、咬合接触紧密度、覆盖异常程度、邻面接触紧密度及牙根成角。评分结果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除上下后牙颊舌向倾斜角及咬合接触两项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错殆畸形非拔牙矫治病例临床矫治效果可达到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SmartClip自锁托槽排齐牙列阶段双丝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差异。方法选取40例牙列不齐且使用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的错胎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丝组采用双丝技术进行排齐,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单丝逐步更换法排齐。比较两种方法的排齐速度和排齐效果。结果双丝组排齐时间为(114.53±28.32)d,排齐速度为(0.070±0.021)mm/d;传统组排齐时间为(145.35±36.15)d,排齐速度为(0.054±0.020)mm/d,两组排齐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5)。双丝组排齐后的牙列不齐指数为(1.05±0.34)mm,传统组为(1.46±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5)。结论在SmartClip自锁托槽排齐牙列阶段中采用双丝技术能有效提高排齐速度,缩短排齐时间,提高排齐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锁托槽解除牙列拥挤后牙弓与牙齿的三维变化.方法 通过DamonQ自锁托槽系统对16例安氏Ⅰ类中度拥挤患者行不拔牙矫治,在上颌牙列排齐前后分别拍摄CBCT,运用Amira ResolveRT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牙弓和牙齿的三维变化.结果 运用自锁托槽系统排齐后,上颌的基骨弓宽度、牙槽嵴宽度和牙尖宽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宽,牙弓前段的增宽量大于牙弓后段;牙槽部的宽度与基骨弓的宽度相关性较高;除第一磨牙外,上颌牙齿均发生不同程度颊倾.结论 在牙弓前段,自锁托槽可能体现出少量基骨弓扩大的效果,越靠近牙弓后段,基骨弓的宽度基本维持;牙槽部宽度的变化以基骨弓的宽度为基础,对于牙槽部较窄的个体,自锁托槽系统可能将通过牙齿的倾斜代偿使牙弓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中远中移动尖牙过程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建立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拔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和固定矫治器载荷,比较两种载荷作用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的变化,以及牙齿旋转中心的变化。结果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时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均小于固定矫治器载荷,同时,牙齿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结论两种矫治技术均使尖牙产生倾斜移动,但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尖牙的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且应力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掩饰性治疗对伴宽度不调的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的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宽度及颊舌侧牙槽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轻中度骨性Ⅲ类成人患者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治疗前、后均行CBCT扫描,应用Simplant 16.0软件进行校准及重建,对59个标记点及2个参考平面进行三维定位及测量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上颌磨牙颊舌侧倾斜角度增大,下颌磨牙倾斜角度减小。上颌磨牙间宽度增大,下颌磨牙间宽度略减小。上颌磨牙的颊侧牙槽嵴顶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P<0.05),舌侧牙槽嵴顶及下颌磨牙的颊舌侧牙槽嵴顶高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掩饰性治疗会继续加大伴宽度不调的骨性Ⅲ类患者的牙性横向代偿,并伴随上颌磨牙区的颊侧牙槽骨吸收。进行掩饰性治疗时,应明确磨牙横向代偿的潜力,选择合适的预置矫治器或者辅助手术扩弓,以避免牙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硅橡胶印模扫描、直接光学印模和传统的物理印模对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 用数控车床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下颌第一磨牙标准全冠预备体16个,采用硅橡胶制取精细印模,超硬石膏灌注翻制成石膏模型。分别采用扫描全冠预备体、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获取数字化模型,制作48个氧化锆全瓷冠。采用间隙印模测量法评价3组冠的边缘间隙,应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直接扫描组、硅橡胶印模组、超硬石膏组的全瓷冠边缘间隙测量结果分别为(69.18±9.47)、(81.04±10.88)、(84.42±9.96) μm。直接扫描组与硅橡胶印模组、超硬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硅橡胶印模组与超硬石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扫描、硅橡胶印模扫描、石膏模型扫描法全瓷冠的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硅橡胶印模扫描可作为临床上获取数字模型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间接粘接技术中使用不同转移托盘转移托槽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8例,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3D打印托盘、双层压膜塑料托盘、双层硅橡胶托盘粘接托槽。A组口内扫描获取工作模型,使用软件定位托槽,再导出数字化模型,作为该组托槽转移前的数字化模型。B组和C组在工作石膏模型上定位托槽,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B组和C组托槽转移前的数字化模型。A、B、C组制作相应的转移托盘,将托槽粘接至患者口内后对患者口内扫描,获取三组托槽实际粘接的数字化模型。使用Geomagic软件测量转移前后的数字化模型,获取使用不同托盘时,托槽粘接的实际位置距离预设在近远中方向、龈 方向、颊舌方向上的线距误差,超过0.5 mm的托槽转移线距误差定义为严重误差。 结果:近远中向上B组与A组间、C组与A组间严重误差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龈 向上3组组间的严重误差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颊舌向上3组组间的严重误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3D打印托盘转移托槽时严重误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双层硅橡胶托盘与双层压膜塑料托盘。(2)双层硅橡胶托盘粘接托槽时严重误差的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形态学观察,比较脱位牙的再植位点与自然愈合拔牙创的牙槽骨高度,并观察保留或刮除牙周膜对再植脱位牙的牙槽骨骨量影响。方法:选取3只成年雄性健康Beagle犬,间隔拔除其下前牙3颗,并将每只实验犬的前牙分成3组,有牙周膜再植组(T1),无牙周膜再植组(T2),拔牙创自然愈合组(T3)。4个月后处死Beagle犬,切取实验位点组织块,Micro-CT扫描分析,制作硬组织磨片,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学观察。结果:Micro-CT分析显示,T1组骨小梁数量(Tb.N)多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2和T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小梁间隙(Tb.Sp)在T1组间隙明显小于T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量比(BV/TV)、骨小梁厚度(Tb.Th)等骨微参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显示,在所有试验位点颊侧牙槽嵴发生垂直骨降低,但三组间骨量吸收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距颊侧牙槽嵴顶以下1 mm位置处的颊侧骨壁的水平宽度,T2和T3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3 mm两个水平位置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拔除后20 min内,牙再植回拔牙窝中,相比于自然愈合,可以保留更多牙槽骨骨量,而进一步保留再植牙的牙周膜活性,更有利于颊侧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间接粘接技术中使用不同转移托盘转移托槽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8例,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3D打印托盘、双层压膜塑料托盘、双层硅橡胶托盘粘接托槽。A组口内扫描获取工作模型,使用软件定位托槽,再导出数字化模型,作为该组托槽转移前的数字化模型。B组和C组在工作石膏模型上定位托槽,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获取B组和C组托槽转移前的数字化模型。A、B、C组制作相应的转移托盘,将托槽粘接至患者口内后对患者口内扫描,获取三组托槽实际粘接的数字化模型。使用Geomagic软件测量转移前后的数字化模型,获取使用不同托盘时,托槽粘接的实际位置距离预设在近远中方向、龈 方向、颊舌方向上的线距误差,超过0.5 mm的托槽转移线距误差定义为严重误差。 结果:近远中向上B组与A组间、C组与A组间严重误差发生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龈 向上3组组间的严重误差发生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颊舌向上3组组间的严重误差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3D打印托盘转移托槽时严重误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双层硅橡胶托盘与双层压膜塑料托盘。(2)双层硅橡胶托盘粘接托槽时严重误差的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elicit the magnitude, directional bias, and frequency of bracket positioning errors caused by the transfer of brackets from a dental cast to the patient’s dentition in a clinical setting.Materials and Methods:A total of 136 brackets were evaluated. The brackets were placed on dental casts and scanned using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to capture 3-D positioning data. The brackets were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patient’s dentition with an indirect bonding method using vinyl polysiloxane (VPS) trays and later scanned using CBCT to capture the final bracket positioning on the teeth. Virtual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from the two sets of scan data and digitally superimposed utilizing best-fit, surface-based registration. Individual bracket positioning differences were quantified using customized software. One-tailed t tes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bracket positioning was within limits of 0.5 mm in the mesiodistal, buccolingu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and 2° for torque, tip, and rotation.Results:Individual bracket positioning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dicating, in general, final bracket positions within the selected limits. Transfer accuracy was lowest for torque (80.15%) and highest for mesiodistal and buccolingual bracket placement (both 98.53%). There was a modest directional bias toward the buccal and gingival.Conclusion:Indirect bonding using VPS trays transfers the planned bracket position from the dental cast to the patient’s dentition with generally high positional accura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