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2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筛选三个有代表性的营养指标-体重(BW)(x1)、上臂围(MAC)(x2)及握力(HGS)(x3),进行判别分析,获得一个新的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其判别式为:y(营养正常)=-126+1.09x1+1.34x2+0.23x3;y2(营养不良)=-95.63+0.96x1+1.17x2+0.19x3。该评价方法与综合评价法具有良好的一臻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选择39例术前营养一般与不良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并随机分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要素膳作为术后营养支持治疗膳食;对照组以我院术后常规饮食作为营养补充。时间均为二周。结果表明:①治疗组患者术后营养缺乏显著轻于对照组;②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显著低于对照组(57%),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0天;③要素膳作为术后早期阶段的营养补充优于混合奶。  相似文献   

3.
口腔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腔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组和传统肠内营养(traditionenteralnutrition,TEN)组,每组30例。EEN组手术后12~16h给予能全力行营养支持,TEN组于肠道排气后经口进食。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营养相关指标。结果EEN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8d体质量、氮平衡、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等均明显优于TEN(P<0.05)。结论口腔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较好的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可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5.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NRS2002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对筛查出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5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询问病史、近期进食情况及体重变化情况,测量身高、体重,并测定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参照NRS2002对患者的具体要求,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d及7d分别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术后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营养干预。比较营养治疗7d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术前患者营养风险的检出率为27.1%,术后1d则提高到71.2%。与术前相比,术后营养风险显著上升(P<0.05),且患者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在术后均有显著下降(P<0.01)。营养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营养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干预7d后,对照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中除血红蛋白略有下降外,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干预前略有上升,其中前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除血红蛋白略有下降外,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0.05);营养干预后,再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干预后的NRS2002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NRS2002能方便、快捷地反映口腔颌面部肿瘤住院患者手术前的营养风险,且术后有针对性的营养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性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8.
在整复外科领域对动静脉皮瓣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单纯静脉皮瓣的理论及技术,即以受区静脉血经皮瓣自身静脉系统以营养皮瓣。文章就近年来对静脉皮瓣的实验研究、成活机理、临床尝试、发展远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127例口腔颌面部原发恶性肿瘤思者从病史、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进行综合营养评价。结果:43%营养良好,21%营养一般,36%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类型为消瘦型营养不良。其发生与进食减少、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和性别、生活地区、职业及烟酒嗜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胃肠外营养在颌面外科大型手术后应用并与肠内营养进行对比。方法 选40例口腔颌面外科大型手术病例,随机分试验组(胃肠外营养)及对照组(肠内营养)。监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机体代谢、营养及免疫状况的有关指标。结果 试验组术后机体代谢、营养及免疫有关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各指标明显高于术前(P〈0.01),而对照组朴后各指标显著低于术前(P〈0.01)。结论胃肠外营养在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口腔颌而部恶性肿瘤病人可伴发营养不良。本文用营养状况临床评价方法和客观指标对6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术前营养状况评价,比较这两种方法,确定临床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结果二位检查者临床评价方法的完全符合率为81.82%(54/66),Kappa值为中等可靠,与客观指标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关系密切。营养状况临床评价方法是一个简单、准确、可靠的营养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法(combinedsubjectiveandobjectivenutritionalassessment,SNA)、营养状况简捷评价法(concisenutritionalassessment,CNA)、营养状况综合评分法(generalnutritionalstatusscore,GNS)及营养状况主观评价法(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ofnutritionalstatus,SGA)分别对12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以SNA作为标准诊断方法,对CNA、GNS、SGA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CNA的总符合率(88.2%)明显高于GNS(78.0%)与SGA(78.7%);②CNA的假阳性率(9.9%)和假阴性率(15.2%)低于GNS(17.3%,30.4%)与SGA(14.8%,32.6%);③CNA的诊断指数(74.9%)高于GNS(52.3%)与SGA(52.6%),这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④CNA的评价指标均由仪器测试,避免了人为误差。结论:CNA是评价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临床营养状况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营养状况综合评分法(GNS)对12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36.2%(46/127)营养不良,63.8%(81/127)营养良好。比较这两个营养组病人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值差异,发现白蛋白、运铁蛋白和肌酐身高指数差别有显著性(P<0.05),说明GNS与用于营养评价的实验室指标有良好的一致性。营养不良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3%)显著高于良好组(19.4%)(X~2=6.637,P<0.01),提示GNS可用于估价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在神经和肌肉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在神经和肌肉再生中的作用NEUROTROPHICFACTORS吴煜农综述邱蔚六张志愿审校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11)1952年,Montalcini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特别是8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  相似文献   

16.
静脉营养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应用苗润洲许彪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一定程度的进食困难。常规应用的胃管鼻饲,使患者感到不适,难以接受。由此导致的营养缺乏,可对术后的恢复及进一步治疗造成很大影响。作者对9例口腔颌面部大型...  相似文献   

17.
饮食及营养成份(钙离子、维生素和叶酸等)在维持机体健康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已证实不良饮食结构已成为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病,饮食及营养成份与牙周炎的关系还不明确。本文就饮食及营养成份(主要包括钙离子、维生素和叶酸等)对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用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法,营养状况简捷评价法,营养状况综合评分法及营养状况主观评价法分别对127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以SNA作为标准诊断方法对CNA,GNS,SGA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28例口腔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高能要素合剂改善口腔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价值。方法:两组口腔癌术后患者早期分别应用高能要素合剂胃肠内营养与常规普通鼻饲流质,检测营养支持前后的体重、上臂肌围、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尿素氮、细胞免疫功能T3、T4、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有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伤口愈合情况,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胃肠内高能要素合剂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有助于及时系统地完成肿瘤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的改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人体测量(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左右上臂中周径),实验室检查(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25羟维生素D)记录50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术后2天、1个月、3个月的营养状况,观察改变程度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鳞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段(OR=1.127,95%CI: 1.053~1.207)、低文化水平 (OR=5.250, 95%CI: 1.147~21.796)、吸烟(OR=6.182,95%CI: 1.631~23.433)、饮酒(OR= 5.227,95%CI: 1.336~20.450) 、放化疗(OR=3.984,95%CI: 1.199~13.242)、皮瓣重建术(OR=8.000, 95%CI: 2.060~31.068)、气管切开术(OR=3.960, 95%CI: 1.069~14.671)、颈淋巴结转移(OR=4.821,95%CI: 1.418~16.399) 、颊癌(OR=9.000, 95%CI:1.140~71.038)、舌癌(OR=7.200,95%CI: 1.081~47.962) 、肿瘤T3~T4分期(OR=3.542,95%CI: 1.066~11.771)为口腔鳞癌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中的高年龄、低文化水平、吸烟史、饮酒史,治疗方式中的放化疗、皮瓣重建术、气管切开术,临床因素中的颊癌、舌癌、高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均影响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