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0例前牙重度深覆患者的薛氏位X线片进行了测量分析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关节弹响率为72.5%,牙尖交错时髁突不在关节凹中央者为81.2%,关节骨质改变率为51.2%。深覆患者的关节结节高度和斜度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前牙的覆、覆盖与关节凹宽度和关节结节高度无相关性。提示前牙的覆、覆盖与颞颌关节的骨性解剖形态之间无直接的相关性,深覆是不良型容易出现颅颌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已成为口腔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重度深覆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对于口颌系统的健康、美观及功能危害严重。许多学者[1-8]认为深覆与TMD关系最为密切,是TMD的一种易感因素。国外Williamson[4]认为颅颌功能紊乱(CMD)与深覆有明显联系,对CMD患者的咬合调查分析表明深覆的比率可达80%;Berry[5]认为深覆浅覆盖的前牙关系与弹响的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前牙深覆者与个别正常者开闭口运动中颞下颌关节(TMJ)的振动参数,探讨前牙深覆对TMJ振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22例前牙深覆者与33例个别正常者的TMJ振动参数,收集关节振动信号并进行提取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前牙深覆组两侧TMJ的振动总能量(TI)、小于300Hz振动能量(I<300)、峰振幅(PA)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I<300Hz、PA较个别正常组大;深覆组关节振动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结论前牙深覆者TMJ振动总能量大于个别正常者;前牙深覆者关节振动多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  相似文献   

4.
型与颞颌关节的解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是口腔医学向来所重视的一个问题,与颞颌关节的关系也是口腔文献论述最多的问题之一。但是型——前牙的覆与颞颌关节凹的解剖形态究竟有无直接的关系,至今仍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有的文献认为“关节  相似文献   

5.
前牙反与深覆盖是较常见的错畸形,对美观与功能均有影响。此种畸形不仅有、颌形态的异常而且与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根据咬合、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有紧密联系的论点,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异常都会导致其它部分产生异常,使口颌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因此,异常可影响关节、肌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4~6岁幼儿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发病及与人工喂养的关系。方法:选取4~6岁幼儿637名,检查乳前牙覆,计算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发病率;以配对问卷方式调查幼儿喂养情况,并进行人工喂养相对危险度分析。结果:4~6岁幼儿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发病率为5.81%,是幼儿常见牙畸形,人工喂养方式与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有一定关系。结论:人工喂养为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的后天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重建改善成人重度深覆修复方法的综合应用和临床体会。方法:对9例重度前牙深覆伴不同程度牙体牙列缺损的患者,综合应用固定义齿修复,通过适度增高垂直距离的重建方式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结果:重建以后全部患者牙列形态良好,咬合稳定,咀嚼功能及前牙美观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半年至1年观察,无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主诉。结论:在患者已存在牙体牙列缺损需要修复时,采取适当增加垂直高度的修复性重建方法,可在修复牙体牙列缺损的同时,有效改善成年重度前牙深覆患者的咬合关系、咀嚼功能和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1类及安氏Ⅱ2类错与正常模型比较,分析上下颌牙冠宽度、Bolton指数差异,为安氏Ⅱ类错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正常,安氏Ⅱ1及安氏Ⅱ2错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计算Bolton指数。结果:①安氏Ⅱ1错的上下颌侧切牙及第二前磨牙的牙冠宽度比正常大,并有显著性差异。②Bolton指数前牙比及全牙比:正常>安氏Ⅱ2错>安氏Ⅱ1错。③正常上下颌前牙牙量的直线回归方程:Y=X 10.45;全牙列的直线回归方程:Y=1.13X-2.57。结论:上下颌牙量不调是造成安氏Ⅱ类错深覆盖、深覆的因素之一;前牙量及全牙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伴有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探讨内倾性深覆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方法伴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40例,定量计算每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CMI),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伴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内倾性深覆均得到解除,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咬合关系,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后2年时评价发现,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肌肉压痛指数和CMI分别由治疗前的0.321±0.091、0.020±0.015、0.171±0.053下降为0.062±0.021、0.003±0.004、0.033±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内倾性深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正畸治疗解除内倾性深覆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可明显改善,内倾性深覆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重度深覆是指正中时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下前牙切缘咬在上牙腭侧近根部位或牙龈上。由于前牙缺乏正常的(牙合)接触,多数患者后牙冠常被压低,或因严重磨耗而降低了牙冠高度。患者多有垂直距离变短,面下1/3距离缩小,鼻唇沟及口周皮肤松驰面容。重度深覆(牙合)还可继发牙龈炎、牙周炎、前牙移位和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症。  相似文献   

11.
《口腔医学》2017,(9):833-836
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广大临床医生对学越来越重视,对正常人群咬合接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正常人群的咬合接触是口颌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与颞下颌关节、咬合力、身体姿势、脑功能等多因素相关,对研究错畸形和口腔临床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该文结合文献对正常人群的咬合接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12例,骨性Ⅱ类错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病例前牙覆平均增加6mm;7例骨性Ⅱ类错病例覆覆盖平均减小3.62mm和4.5mm;12例骨性Ⅲ类错病例覆盖平均改变4.14mm。结论:MEAW技术在骨性错病例的非手术方法矫治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治疗成人安氏Ⅱ类错畸形伴深覆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8例Ⅱ类错畸形伴深覆患者,排齐后换用0.019×0.025不锈钢方丝,在12,13和22,23间或同时在32,33和42,43间植入微型种植体,打开咬同时关闭拔牙间隙。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U1-PP距和L1-MP距减小,前牙深覆从Ⅲ度达到正常。结论:微型种植体可以有效的治疗成人安氏Ⅱ类错畸形伴深覆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联合前牵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安氏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结果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颞颌关节病症状。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N/M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82和1.07,A值及P值的变化均较明显。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少,髁突明显后移位,髁突位置基本居中。结论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BA联合前牵全天作用引起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适当的持续矫治力不会对颞颌关节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安氏Ⅰ类错畸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所包含的各种错畸形。方法选择267例恒牙列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并结合X线头影测量,分析各种错畸形的构成比。结果①矢状向:Ⅰ类骨面型202例(75.66%),Ⅱ类骨面型45例(16.85%),其中上颌前突16例,下颌后缩30例,上颌前突合并下颌后缩1例,Ⅲ类骨面型20例(7.49%)。②垂直向:正常型99例(37.08%),高角型153例(57.30%),低角型15例(5.62%)。③安氏Ⅰ类错畸形的构成情况:牙列拥挤245例,(91.76%),牙间隙21例(7.87%),双颌前突12例(4.49%),前牙反43例(6.10%),前牙深覆盖105例(39.33%),前牙深覆110例(41.20%),其中闭锁型深覆4例,后牙反14例(5.24%),后牙正锁6例(2.25%),个别牙错位2例(0.75%),前牙及双尖牙开5例(1.87%)。结论安氏Ⅰ类错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安氏分类法对错畸形特征的概括太笼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邯郸市乳牙期错流行病学调查,为乳牙期错的预防性矫治及阻断性矫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邯郸市1362名乳牙期儿童进行调查,统计错发病率。结果:1362名乳牙期儿童中,错率37.74%,排在前5位的错类型是:前牙反,深覆,乳牙早失,对刃,前牙拥挤。结论:邯郸市乳牙错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儿童错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相似文献   

17.
前牙开与前牙深覆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 ,对于患者的生理功能、美观、发音、心理健康等均有明显不利影响。甚至有人将前牙覆关系作为正畸治疗成功与否的标准。开与深覆的形成机制复杂 ,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探讨二者牙关系的共性、差异、变化趋势 ,本文对其颅面特征进行以下综述。1 前牙开、深覆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垂直骨面型有 3种 ,据MP FH(SN MP)所成角度分为高角型、低角型、正常型。据ANS Me/N Me比值分为长面型、短面型、中等面型。据后前面高比值 (S Go/N Me)分为水平生长型 (>6 8% )、垂直生长型 (…  相似文献   

18.
平面是影响口颌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进行口颌功能修复或重建时,确定适宜的平面是重要的一步。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状况,对平面的定位及其影响因素、平面与口颌系统的关系以及平面与颈椎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深覆是一种常见的牙颌畸形。前牙深覆是因前、后牙槽高度不协调所致的一种牙颌畸形[1]。对于前牙深覆的矫治,常因疗程长,难度大而困扰着临床工作者,致使有些患者疗程很长而效果欠佳,甚至导致矫治失败[2]。我们用固定平面导板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相结合治疗前牙深覆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安氏Ⅱ类错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11~16岁,平均12.8岁。前牙覆均在Ⅱ度以上。以上所选用的病例均不是高角病例。1.2矫治方法45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根据覆、覆盖、牙列拥挤度及调整磨牙关系等需要减数。…  相似文献   

20.
内倾型深覆(牙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按Agle错(牙合)分类法为Ⅱ类2分类错(牙合),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为Ⅳ类1分类错(牙合)。严重的内倾型深覆(牙合)可见下切牙咬伤上切牙腭侧牙龈,上切牙咬伤下切牙唇侧牙龈。由于上前牙牙轴的舌向倾斜,上、下前牙呈闭锁(牙合)关系,使下颌处于远中位置,上、下牙弓为远中关系,下颌前伸运动受到明显障碍,可造成颞下颌关节的疾患。由于前牙的深覆(牙合),使颌间距离降低,而致呈现面下1/3过短。因而内倾型深覆(牙合)对牙、颌、面的形态和功能均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内倾型深覆(牙合)的牙、颌、面机制及临床矫治,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