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输血治疗的患者共44 860例,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血型、输血史、过敏史、科室、输注的血液成分等的关系。结果 44 860例受血者中173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9%,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26%,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为0.08%。单采血小板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58%),冷沉淀最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前3个科室为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史、有无过敏史、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血型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采取预防措施,个性化输注血制品,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监督,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安全合理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导致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相关因素,初步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输注异体血液的2 108例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性因素。结果:2 108例患者共输注血液15 244次,有178人发生213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其中男性为1.31%,女性为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主要输血不良反应是过敏(73.2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11.74%)、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ACO)(10.80%)。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成分血液类型中,输注单采血小板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1%)均明显高于输注冷沉淀和其他成分血液组(P0.01)。血液病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2.56%)明显高于免疫性疾病(1.48%)、肿瘤疾病(1.28%)和其他疾病组(1.08%)(P0.01)。单采血小板组输血史率42.67%(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4.31%)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冷沉淀物组输血史率4.11%(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45%)明显低于其它组(P0.05)。疾病类型中血液病组输血史率(48.79%)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56%)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药物过敏史率(11.25%)明显高于无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药物过敏史率(4.71%)(P0.01)。结论: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成分血液类型、疾病类型、输血史、药物过敏史。因此应多因素管理输血患者,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院5年半时间以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相关原因,为深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机制以及为建立和发展我国输血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3—2018年上半年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上报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查阅电子病历系统,统计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并分析发生的原因,比较各种血液成分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总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科室和主要病种。结果自2013年以来,本院输血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35%(477/137 297),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输血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占0.26%)和发热反应(占0.08%)为主,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各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单采血小板(1.19%)、血浆(0.32%)、悬浮红细胞(0.31%)、冷沉淀(0.24%)、浓缩血小板(0.18%)、去白红细胞(0.16%)和少白红细胞(0.12%)。各血液成分的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红细胞间的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白与去白红细胞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血液成分中,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其发生主要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1),均以过敏反应为主,而其他血液成分则无统计学差异(P 0.05)。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病种以急性髓系白血病最高(21%,100/477),其次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53/477),再者是肝硬化和消化道出血,相应的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科室分布以血液内科最高(47%,227/477),其次是传染科(8%,38/477)和急诊科(5%,25/477)。反复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80%,单次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反复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室与病种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室和病种分布基本一致。结论加强与临床沟通,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输血不良反应意识和鉴别诊断能力,进一步规范上报流程,重点加强后期原因分析,以追踪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上需要输血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分析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血护理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2015年1~12月2 112例需要输注血液制剂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 056例和研究组1 056例,对研究组患者输血前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和心理分析等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结果两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5.82%(123/2 112),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的风险为7.39%(78/1 05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26%(45/1 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两组患者间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略低于对照组;输注血小板、红细胞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中洗涤红细胞输血风险明显低于悬浮红细胞(P0.05);不同病种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事件风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风险较高(11.24%)。结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在成分输血(特别是血小板和红细胞)治疗时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同时输血治疗也应考虑患者的病种等进行输血前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减少儿童输血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09~2014年儿童受血者输血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医院连续6年成分输血30 518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66人次,发生率为0.54%;其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占80.73%(134/166),其次为发热反应,占12.65%(21/166)。儿童常用的血液成分中,机采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P0.05)。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无关;1岁以上年龄组儿童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0~1岁儿童(P0.05);有3次及以上输血史的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血液肿瘤病区、肾脏和风湿免疫病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均为P0.05)。结论儿童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输血存在风险,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对儿童输血患者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血液肿瘤病区和肾脏、风湿免疫病区,年龄大于1岁、有3次及以上输血史的儿童,输注机采血小板时,应加强输血过程的监测和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输血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为提高输血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市血液病研究所2018年1—10月2 366例需输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2018年6—10月输血治疗)和对照组(2018年1—5月输血治疗),每组1 183例,对研究组实施输血前心理辅导、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操作,分别对不同血液疾病,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总概率为7.27%(172/2 366),研究组为3.63%(43/1 183),对照组为10.90%(129/1 18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对不同疾病的比较中,除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外,其它血液系统疾病接受输血治疗患者中研究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血液成分的比较中,两组输注冷沉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血液成分输注后研究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减少血液疾病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与特点,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至2015年间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对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后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内共有17 592人次输注血液制品,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8例次,发生率为0.33%。输注单采血小板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02%;其次是输注血浆制品,为0.49%;输注悬浮红细胞则相对较低,为0.18%。输注不同血液成分间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1)。输血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构成比较高,为63.8%,主要以输注血浆制品、单采血小板者多见;而发热反应构成比为36.2%,以输注悬浮红细胞者常见。我院输血不良反应逐年有所下降。结论: 加强输血管理,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特别要避免血浆与红细胞配套使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阐述不同成分用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对各类成分用血输血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各成分用血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3 850例输血患者中,共发生输血反应65例,总输血反应率为1.69%,悬浮红细胞1.25%,冰冻血浆3.75%,血小板2.50%,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90%,滤白细胞冰冻血浆1.80%,冷沉淀2.50%。血小板与冷沉淀血液制品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血液制品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次数为1、2、3和大于或等于4次输血反应构成比分别为1.45%、1.61%、2.00%和3.80%,由输血次数引起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占输血反应的53.85%,妊娠史占输血反应的30.77%。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4.80%,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60%。结论过滤白细胞血液制品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用过滤白细胞血液制品,以减少输血反应。输血次数越多,输血反应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及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 594例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输血史、病种、输注的血液成分、不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注、反应类型等的关系。结果在15 594例受血者中,输血不良反应35例,反应率为0.22%: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女性、输血史、内科及妇产科受血者、不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等因素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不同血液制品与反应类型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发生率65.72%。结论年龄、性别、输血史、病种、不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等因素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严格掌握输血指证,加强预防和监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收集至该科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43 874例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36例,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1%。输注冷沉淀的不良反应率发生最高,为1.27%,全血次之,为0.56%,悬浮红细胞为0.44%,冰冻血浆为0.32%,血小板为0.27%,滤白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均为0.00%。输血次数1、2、3、≥4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9%、0.27%、0.66%、1.24%,不同输血次数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者占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60.29%。输血不良反应中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2.50%,其次为过敏反应,占33.09%。结论输注去除白细胞血制品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是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波地区近年来临床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及完善血液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宁波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患者输血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793例患者接受120 129袋红细胞悬液、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及冷沉淀成分输血,103例患者发生126人次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其中过敏性输血反应(50.8%)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36.50%)发生率最高。4种血液成分中,输注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冷沉淀最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提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对改善临床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输注血小板的肿瘤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并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血型、妊娠史、输血史、临床诊断、血小板输注量、血小板储存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及血小板配合输注等因素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86例输注血小板患者纳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率6.72%(73/1 086),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6例,过敏反应37例。比较2组输血史、血小板储存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及血小板配合输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血小板未配合输注(随机输注)(OR=2.113,95%CI:1.282~3.482,P=0.003)是影响输注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配合输注可以减少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与疾病类型及血液输入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支持。方 法 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2008 年1 月~2019 年12 月输血总人次为14 958 例,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病例125 例。分析其发生类型、输入血液成分、病种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8 到2019 年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25 例, 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83%(125/14 958),发热反应率最高,共62 例(0.41%),其次为过敏反应51 例(0.34%)。在 输注成分中以单采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47%,25/1 696),其次为红细胞(0.96%,75/7 538)、 血浆(0.49%,25/5 012),其它血液成分未见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2.16,13.52,均P<0.05);临床 科室之间、病种之间、单次输血者和反复输血者之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2,P<0.05)。 结论 输血科应加强临床科室的培训,提高医生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判别能力,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2015—2016年输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期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各输血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本院2015—2016年共计成分输血37 652人(86 175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331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8%。其中发热83.08%(275/331),过敏14.80%(49/331),发热合并过敏0.30%(1/331),其他1.81%(6/331);常用输血成分中,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1%(15/13 320),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9%(185/18 776),洗涤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5%(3/1 329),单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128/4 217),冷沉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反应组与无不良反应组儿童年龄、原发性疾病、输血成分、输血次数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输血成分、输血次数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输血不良反应以发热和过敏为主,其中单采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年龄、输血成分、输血次数是儿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该院近4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患者的输注效果,为临床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5-2018年《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及相关记录,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输注效果。结果2015-2018年共输血35363例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31例次,总发生率为0.37%,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龄段人群均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女性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分别占57.25%和38.17%。不同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最高,为0.78%,悬浮红细胞次之,为0.41%。悬浮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例次随自体血回输增多而逐年递减。输注同样剂量悬浮红细胞和血小板,病例组输注效果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降低,自体血回输对减少悬浮红细胞输血不良反应有一定作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把握血液成分输注指征,持续开展并扩大自体输血覆盖面,保障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探讨输血前用药对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信息。根据输血前用药情况,将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设为预防组1,预防性使用异丙嗪的患者设为预防组2,输血前不使用药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 466人次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6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1%,其中过敏反应最多,占不良反应的80.56%;各类血液成分中,单采血小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发生率为0.58%。预防组1、2和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过敏反应及发热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类型,建立安全、科学、合理的输血机制。方法对本院71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与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各种血液成分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结果 12 768例次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71例,发生率0.56%;输注成分以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悬液发生率较高;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血浆主要引起过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特别是血浆输注指征的把握,积极开展输血新方法、新技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及影响输注无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29例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并比较不同因素对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229例患者中有91例24h无效,无效率39.7%。不同性别、输血次数、抗体、肿瘤、血液疾病等因素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输血次数与是否有抗体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血次数与是否有抗体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反复输血治疗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情况以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21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将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随机分为配合性输注(28例)和随机输注(25例),比较两种输注方式的效果。结果 216例血液病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53例(24.54%),其中HLA抗体阳性34例(15.74%),HPA抗体阳性12例(5.56%),HLA合并HPA抗体阳性7例(3.24%);有妊娠史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34.48%)高于无妊娠史患者(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输血次数增多不断升高;配合性输注输血后1h和24h CCI显著高于随机输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反复输血血液病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血小板抗体阳性,本地区血小板抗体以HLA抗体为主,随输血次数增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不断升高,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方法:根据输血后患者临床状态(出血情况停止或好转)和血小板增加指数值(corrected count of increment,CCI)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和无效两组。对20 671名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26 045次血小板输注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因素诸如输血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种类、保存时间、输注次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输注前血小板计数进行log转换,转换之后近似正态分布,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输注前血小板保存时间与CCI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对输注血小板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各疾病间的输注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血液病患者数据显示,整体输注效果不良,输注有效率较低。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不同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输注次数增多,输注效果变差。通过比较单纯输注血小板和同时输注血小板与其他血液成分的fisher检验结果显示,单纯输注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差于联合输注其他血液制品(P0.001)。结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主要因素有疾病种类、是否同时输注其他血液制品、输血前血小板计数、输注次数,而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输注,保存时间的长短与输注效果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