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病区医用冰箱不同储藏位置的温度,为病区药品安全冷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记录型数字温度计探头放置在病区医用冰箱的不同储藏位置,记录冰箱门和冰箱体上、中、下三层中间点及冰箱体上、中、下三层前、后、左、右中点的温度。结果:箱门和箱体上层、中层,箱体三层、箱门三层,箱体各层的前门中点、后壁中点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箱门和箱体下层,箱体三层左侧、右侧中点各层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冰箱门和冰箱体各层及冰箱体各层不同储藏位置温度有差别,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冰箱温度分布差异选择放置医用冷藏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医用冰箱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冰箱管理质量。方法:自行拟定调查内容,对全院24个单元共计33台冰箱进行现场调查。结果:8台冰箱有专人管理;12台冰箱定期除霜;3台冰箱定期消毒;9台冰箱内药品为标识化管理;6台冰箱内药品分类放置;4台冰箱有正常运作记录;13台冰箱内存放有不需冷藏的药品;10台冰箱内有私人物品。结论:我院医用冰箱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今后应加强对医用冰箱管理的重视,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冰箱内物品实行标识化管理,相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督查,从而提高医用冰箱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病室冰箱是储存药品、标本的重要设施,其管理是病室管理的一部分。为了使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我院在注重全面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也非常注重一些与护理管理有关的过程或细节的管理。护理部质控组于2006年1月对全院医用冰箱管理进行了调研,为加强过程管理提供了依据。1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护理质控组自行设计冰箱管理调查表对全院46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1台冰箱)共计46台冰箱进行了专项调查,内容包括:冰箱管理责任人,冰箱内物品陈设、标识情况,清洁度、药品规范使用情况等。2结果2.1医用冰箱管理专人负责46个护理单元100%做到专人管理,定期…  相似文献   

4.
王玲  杨会  陈艺  付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552-6552
在病区内放置冰箱,它主要的功能是用于存放一定品种和一定数量、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及血液制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管理不严、不符合制度要求的问题,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此问题,我们对医院冰箱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我院5个不同病区内用于储存药品的冰箱冷藏室进行采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区内放置的冰箱主要用于存放一定品种和数量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及血液制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善、不符合制度要求的问题,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加强与完善临床病区医用冰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临床病区冰箱管理的过程中,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冰箱管理。通过对2014年7月~12月全感染科6台冰箱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并记录各病区冰箱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分析相关原因,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持续改进计划。结果 2015年1月~2015年5月查不规范行为发生率低于2014年7月~12月,临床各病区医用冰箱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结论 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使得病区冰箱的管理更加安全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确保冷藏药物的质量和安全,运用JCI标准的先进管理理念对临床科室医用冰箱实施规范管理。方法:建立一套系统、完整、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制订医用冰箱管理制度、医用冰箱温度监测单、医用冰箱故障及停电紧急预案,对我院72台医用冰箱进行管理。结果:实施基于JCI标准的医用冰箱管理后,我院医用冰箱的温度控制准确率由64.33%提高到98.71%;药品分类摆放及标志清楚率由75.06%提高到97.75%;护士对医用冰箱发生故障后应急预案知晓率为97.25%。结论:实施基于JCI标准的医用冰箱管理,能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用冰箱管理的认识,确保冷藏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急救药品表格式管理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突发意外伤害、交通事故、中毒事件等逐渐增多,人们对急救医疗服务的期望和需求也日益迫切。对急救药品进行科学而规范地管理,不仅为危重患者抢救提供重要保障,也为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提供方便[1]。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工作任务,达到急救药品固定品种和基数,用后及时补充,注意药品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的要求[2],我院采取了急救药品表格式存放、清点、补充、更换的方法,通过临床运用特别是在病区急救车药品管理中,收到良好效果。1表格制作见表1。表1急救药品存放…  相似文献   

9.
<正>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1]。临床各病区会根据本科特点,从药房中领取不同种类、基数的常用、急救药品放置在病区的特定柜子内,成为病区"小药柜"。病区药柜的管理通常由护士长指定专门的护理人员来监督管理。在药柜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如因药品保管、存储不当会给药品质量带来影响,造成安全隐患;另外,病区护士长对药品管理的重视程度、护士对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运用于病区冷藏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本院病区冷藏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规范管理前后冷藏药品未分类放置、无标识、无固定基数等病区数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提升了病区冷藏药品管理的整体质量,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但是冷藏药品的冷链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防范医疗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收集本科室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有:药品未按储藏要求储存;未按规范放置;过期失效.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控制小组;增强护理人员药品管理意识;建立三级监控加强药品管理,学习药品管理制度和各类药品的保管知识;严格按储藏条件低温冷藏药品,药品根据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类定位放置;严格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全科护士参与,实施6个月后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后6个月,药品未按要求储存、未按规范放置、过期失效的种数明显较实施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遵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防范医疗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蔡晓宇  倪卫玲 《护理学报》2009,16(24):16-17
分析总结病区冷藏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药品储存温度不确定;药品放置不规范,归属不清,各种冷藏药品未归类,混放于一起;药品种类繁多,临床用药更新快,护士不了解需冷藏药品的种类;病区进出人员复杂,药品保管的安全性较差;大部分针剂有效期或到期标识印在包装盒上,针剂上只标明生产批号,没有生产日期,药品的有效期不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冰箱门上贴醒目的温度标识;使用温度计实时监测冷藏室温度;冷藏药品账目登记入册,明确药品归属;建立需冷藏药品一览表,督促护士加强学习;给冰箱增加挂锁,安全保管冷藏药品,防止失窃;明确有效期与失效期的概念,建立醒目的药品有效期标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2015年护理质控小组成员检查各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情况的汇总数据。将2014年的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2015年持续性改进过程中的情况作为干预组,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存在的问题科室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总结并向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整改计划,持续改进眼科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结果:持续改进后,各病区在口服药品管理、针剂药品管理、输液药品管理、眼用药品管理、冰箱管理、药物使用管理等问题明显较实施前减少(P0.01),药品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0.196%,护理满意度提高至96%。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眼科药品管理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减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S"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病区环境进行现场调查评估,运用"6S"活动的常用方法,即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定期审核对病区环境、护士仪表仪容、药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表格书写、基础护理、仪器设备、治疗室管理、服务态度、护理安全等10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6S"管理,医护人员及病人住院环境得到改善,医疗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病区环境,物品的分类、定点放置规范,达到目视管理的要求;其次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降低了劳动成本,避免了浪费,保证了工作质量,提升了医院形象.[结论]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6S"管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郝变珍 《全科护理》2016,(23):2456-2457
[目的]观察"6S"管理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整理、整顿、清扫、规范、素养、安全6方面分析在病区药品管理中该如何进行实践,保持药品的清洁、安全、高效等管理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后,病区药品管理的质量效果明显得到提高,没有出现过用错药、使用过期药等行为,药品的储放也严格遵照要求,规范整洁。[结论]6S管理理论应用于病区药品护理管理实践中可规范病区药品管理行为,提高护士取药、配药、管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ooperation for Transparency und Quality in Gesundheitswesen,KTQ)医院质量认证标准,从普通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干预,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1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12个月后,9个病区储存的备用药品种类明显减少;麻醉和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100%。管理缺陷的发生种次明显减少,普通药品过期、未按要求贮存、未规范放置和分类不清的数量分别为1、6、7、9种次,较实施前的13、15、69、59种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KTQ标准进行病区药品管理后,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促进了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氨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氨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份标本离心后,使用干化学法检测其浓度后,将每份标本分装成2份,分别置于室温和4℃冰箱冷藏条件下放置,检测其0.5、1、2、3h时血氨的浓度。结果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血氨浓度越高,标本室温放置0.5h后与标本检测对照值(0h)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2、3h后血氨浓度与标本检测对照值(0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冰箱冷藏放置0.5、1h后的血氨浓度与标本检测对照值(0h)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2、3h后血氨浓度与标本检测对照值(0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氨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0.5h内完成检测,如不能及时检测,应离心后将血浆放置于4℃冰箱冷藏,2h内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标本留样再测对全自动血沉仪的质量监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2例患者,采集其静脉血5.6 mL,4 h内采用全自动血沉分析仪进行检测。选取高、中、低水平6份标本,连续检测10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评价重复性;将标本分别室温和4℃冰箱放置24 h(4℃冰箱放置24 h需温度平衡)后,再采用全自动血沉分析仪进行检测,与标本采集4 h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复性测定结果显示变异系数15%,符合仪器厂家的要求。样本采集4 h内的检测结果比较,室温放置24 h后检测结果有差异(P0.05),4℃冰箱放置24 h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留样再测可用于全自动血沉仪的质量监测,而且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是值得推广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100例标本的放置时间与温度,根据放置温度的不同分为:室温组和冰箱组。然后分析不同放置时间的结果。结果标本室温保存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总数变化不规律,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总数及淋巴细胞(Lymph)、中间细胞(Mid)直接计数逐渐上升,而中性粒细胞(Gran)直接计数呈下降趋势,血红蛋白(Hb)含量变化不明显。标本冰箱冷藏保存时,随着时间的延长,RBC总数、Gran直接计数呈下降趋势,而PLT计数逐渐上升,WBC总数、Hb含量、Lymph、Mid直接计数变化不明显。结论抗凝血室温保存应在7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抗凝血冰箱冷藏保存只要在22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过程中试剂衰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PT试剂分别在仪器上、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后再检测正常组和异常组各20例;两批标本分别检测完成后试剂放置不同时间后检测标本各20例.用新配制新鲜试剂同时检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试剂在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后检测结果无差异,而试剂在仪器托盘上放置18、20 h时,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完20例标本试剂放置16 h后、检测80例标本后放置14 h后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必须要引起重视,一是要正确保存使用中的试剂,冰箱冷藏是保证活性成分的有效手段;二是在批量检测过程中,须确保试剂的质量能满足要求,必要时可将质控品随每批标本一起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