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自溶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IRA)的自溶(SR)现象,探讨SR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观察205例未予静脉溶栓治疗,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AMI患者,根据TIMI血流分为自溶组(前向血流TIMI 2-3级)和非自溶组(前向血流TIMI 0-1级),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点,并寻求发生SR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溶组共49例(23.9%)。与非自溶组比较,一般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溶组发生梗死前心绞痛的比例较高(38.8%比22.4%,P〈0.05)。而非自溶组多支病变和存在侧支循环的比例高于自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则提示多支病变和侧支循环是发生SR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R是AMI患者较常见的现象,其独立影响因素是多支病变和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16例糖尿病AMI患者,按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分组.A组:无心绞痛史者78例;B组:梗死前48 h内有心绞痛史者138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行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动态监测血浆坏死炎症标记物的变化;术后2周行99Tcm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和脑钠素、肌钙蛋白Ⅰ、白细胞介素-8峰值浓度均低于A组(均P<0.05).②左心室收缩功能: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峰射血率和左心室峰射血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B组左心室峰充盈率和左心室峰充盈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③B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通过抑制糖尿病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血管病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非梗死相关动脉采用药物或药物+PCI治疗后的血炎症因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方法 入选2007-08~2008-05接受PCI治疗的50例AMI多支病变患者,根据对非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次PCI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PCI治疗组20例(40%),药物治疗组30例(60%).对比分析治疗12个月时两组sCD40L、IL-6、TNF-α水平的变化和MACE发生率及其相关性.结果 ①两组性别、年龄、病因构成比、冠心病易患因素、心功能分级、肝肾功能指标、治疗用药、植入支架类型、血管病变支数、病变类型、完全闭塞病变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两组治疗前sCD40L、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CD40L、IL-6、TNF-α水平均下降(P均<0.01),而治疗后两组sCD40L、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PCI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均<0.01),但继发心力衰竭、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管化、严重心律失常、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差值与MACE发生率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AMI后非梗死相关动脉采取PCI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减少了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率,但并不减少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13-321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壁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AMI患者3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造影检测有无室壁瘤形成分为室壁瘤组40例和非室壁瘤组280例。统计室壁瘤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室壁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20例AMI患者中有40例患者患者显示有室壁瘤,另280例无室壁瘤,室壁瘤发生率为1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心绞痛发作史、前壁心肌梗死、侧支循环、存在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的主要血管方面,室壁瘤和非室壁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存在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的主要血管是AMI患者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后室壁瘤发生率较高,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存在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的主要血管是AMI患者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及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 收集急性心肌梗死(AMI)6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1例,以及5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并进行各组比较.结果 各组间Hcy含量及Hcy阳性率:AMI组及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高于SAP组(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55岁以上年龄组血清Hcy水平高于55岁以下年龄组(P<0.05).结论 Hcy与AMI、SAP及年龄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并可有效地反映疾病的发展进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AMI 240例,按年龄、性别分成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3组,对3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治疗措施与疾病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老年女性组合并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者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组吸烟及高血压者所占比例高于老年女性组与非老年女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表现比较:老年女性组非典型心绞痛者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所占比例均高于老年男性组(P<0.05).③CAG结果比较:3组梗死相关血管主要为前降支(LAD),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和回旋支(LCX).老年女性组和老年男性组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女性组(P<0.05);老年女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低于老年男性组(P<0.05).④治疗措施与疾病转归比较:老年女性组介入治疗率低于老年男性组和非老年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组AMI病死率高于非老年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女性AMI症状不典型,常合并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病变以双支或多支为主,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老年男性轻,但介入治疗率低、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 (IP)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及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证据或 (和 )心绞痛病史将 198例患者分为A、B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A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B组 ,而肌酸磷酸激酶 (CK)和同工酶 (CK MB)峰值、严重心脏并发症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近期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 既往心绞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发病前心绞痛可能促进IP产生 ,二者协同对AMI后的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6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记录AMI组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脏性猝死、再发性梗死、心绞痛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MI组新蝶呤、CRP升高率及平均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对照组(P<0.01或P<0.05).AMI组入院时及3日后的血清新蝶呤、CRP水平相似,均明显高于2周后(均为P<0.01).血清新蝶呤或CRP升高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新蝶呤或CRP不升高者(P<0.05).血清新蝶呤或CRP对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相似,但均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时(P<0.01).校正其他因素后,血清新蝶呤、CRP单项和两者均升高的AMI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优势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1.1~3.7)、0.4(0.1~7.7)、12.9(2.3~73.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新蝶呤和CRP有助于对AMI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61例AMI患者,剔除47例资料不全者,将入选414例分为PDT≤6小时组221例,PDT>6小时组193例.分析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吸烟史、既往心绞痛史、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入院时心功能、梗死部位等.结果① PDT>6小时组较PDT≤6小时组年龄大,女性患者比例高,糖尿病病史者比例高,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者多,夜间发病者比例高,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但典型胸痛症状和入院时心功能不全PDT>6小时组较PDT≤6小时组比率低,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②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既往心绞痛病病史、发病时间及入院时心功能不全为影响PD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心绞痛病史、发病时间及入院时心功能不全为影响AMI患者PDT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梗塞相关血管(IRA)的自溶(SR)现象,探讨SR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观察205例未予静脉溶栓治疗,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AMI患者,根据TIMI血流分为自溶组(前向血流TIMI2—3级)和非自溶组(前向血流TIMI0-1级),分析其临床和造影特点,并寻求发生SR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溶组共49例(23.9%)。与非自溶组比较,一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但自溶组发生梗塞前心绞痛的比例较高(38.8%比22.4%,P〈0.05)。而非自溶组多支病变和存在侧枝循环的比例高于自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则提示多支病变和侧枝循环是发生SR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R是AMI患者较常见的现象,其独立影响因素是多支病变和侧枝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