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与静脉内给氧治疗重危SARS 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危SARS患者临床病程特点 ,并探讨对重危SARS患者的抢救性治疗新方法和途径。方法 收集 2 0 0 3- 0 3- 19~ 0 4 - 30急诊SARS病区 10 8例病例 ,其中肺部一侧炎变 >1/ 2或 (和 )双侧炎变 >1/ 3患者 36例 ,发生呼吸困难 ,手指血氧饱和度 <90 % ,PaO2 <80mmHg ,使用面罩正压通气 (CPAP)治疗 ;在手指血氧饱和度 <85 % ,PaO2 <70mmHg时加用静脉内滴注过氧化碳酰胺 (静脉内给氧 )治疗 ,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病历资料中 ,设对照组使用CPAP治疗重症SARS患者 17例 ,死亡 5例 (2 9 4 1% ) ;实验组使用CPAP和静脉内给氧治疗 19例 ,死亡 2例 (10 5 3% ) ,两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SARS的病理组织学是以弥漫性肺泡损害特点 ,19例患者使用静脉内给氧前 ,手指血氧饱和度平均 (78 2 5±6 38) % ,PaO2 平均 (6 4 35± 12 71)mmHg;连续使用静脉内给氧 72h以上 ,手指血氧饱和度平均 (91 4 2± 6 13) % ,PaO2 平均(98 2 6± 2 0 32 )mmHg ,前后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 ,提示重症SARS患者肺泡气血交换障碍时 ,静脉内给氧能快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及PaO2 。结论 使用CPAP和静脉内给氧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肺部通气功能 ,提高血中氧和血蛋白浓度 ,快速提升PaO2 ,达到救治重危SASR患者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肾损害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 85例SARS患者和 78例普通肺炎患者血浆肌酐清除率 (CCr)。结果 SARS组有 36 .99%早期发生肾损害 ,程度轻度至中度 ,年龄≥ 5 0岁的CCr异常率 6 0 .0 0 % ,明显高于 <5 0岁的 2 5 .71% (P <0 .0 5 ) ,均值分别为 (1.0 2± 0 .2 2 )ml/s、(1.2 7±0 .2 3)ml/s(P<0 .0 5 ) ;2 4例病程 2周左右恢复 ,5例恢复期出现肾损害 ;SARS组与对照组发生肾损害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SARS组肾损害发生率与病程之间无相关性 (P >0 .0 5 ) ;SARS组CC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之间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SARS的肾损害是存在的 ,但不是其特异性表现 ,且是可逆的 ;年龄大者容易发生且偏重 ;非缺氧所致 ,与病程无关 ;临床上注意保护肾功能以免转为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SARS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氧合作用 ,并初步探讨机械通气时机把握问题。方法 :对 2 5例 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 NIPPV治疗 2 4 h后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氧合功能进行分析 ,然后再将他们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比较两组患者 NIPPV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 )评分、改良呼吸指数 (PO2 / Fi O2 ,MRI)的变化。结果 :虽然 NIPPV 2 4 h内多数患者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缓解、心率 (HR)和呼吸频率 (RR)明显减慢 (P均 <0 .0 5 )、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 O2 )和 MRI显著升高 (P均 <0 .0 5 ) ,但死亡组患者从发病到 NIPPV治疗的平均时间明显晚于生存组患者 ,且死亡组患者经NIPPV2 4 h后 APACHE 、RR仍显著高于生存组 (P均 <0 .0 5 ) ;Sp O2 、MRI明显低于生存组 (P均 <0 .0 5 )。结论 :对重症 SARS患者而言 ,NIPPV是机械通气的选择方式 ,但它无法替代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 SARS时不能错过 NIPPV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机 ,且绝不能拘泥于现行的无创或有创通气指征。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8例 SAR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方法对照组 ,每组各 14例。两组均予抗 SARS西医常规治疗 ,如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免疫增强剂、无创呼吸机等。治疗组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用生物场效应仪进行药物筛选并给予治疗 ,如穿琥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护肺清痧饮 ,解毒止痛胶囊、逐饮散结胶囊、清痧灵喷剂等。结果 :治疗组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恢复、X线胸片阴影吸收、血氧饱和度恢复等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 5 ) ;治疗组激素用量平均 (6 99.2 9± 111.6 6 ) mg,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 (12 5 7.14± 2 4 7.90 ) mg(P<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SARS能显著减少激素用量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男69例,女57例,年龄(58.94±5.89)岁,年龄范围为45~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NPPV组与HFNC组,每组63例。NPPV组患者给予NPPV,HFNC组在NPPV组基础上给予HFN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心率、呼吸频率及痰液黏稠度变化。结果治疗后,HFNC组治疗有效率[95.2%(60/63)]高于NPPV组[82.6%(52/63)];HFNC组血氧分压[(87.87±9.45)mmHg,1 mmHg=0.133 kPa]及血氧饱和度水平[(89.29±8.99)%]高于NPPV组[(78.43±8.69)mmHg、(82.21±8.20)%],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47.95±4.85)mmHg]较NPPV组[(56.72±5.19)mmHg]降低;HFNC组心率[(85.45±4.38)次/分]和呼吸频率水平[(18.39±2.03)次/分]低于NPPV组[(92.87±4.72)次/分、(22.49±2.52)次/分]低于N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FNC联合N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改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巴清云  余勤  刘晓菊 《临床荟萃》2004,19(14):781-783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及部分患者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pressure ,nCPAP)治疗后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 (PSG)确诊的 31例OSAHS患者及 30例健康对照血清VEGF水平及部分经nCPAP治疗后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 ,并监测患者呼吸紊乱指数 (AHI)、血氧饱和度小于 90 %的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率 (SIT90 )、平均血氧饱和度 (MSaO2 )、最低血氧饱和度 (LSaO2 )等睡眠指标。结果 OSAHS患者根据AHI分为轻、中、重 3组 ;健康对照组与OSAHS轻度、中度、重度组比较血清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 ;OSAHS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SIT90 呈正相关 (r=0 .76 8,P <0 .0 1) ,与MSaO2 、LSaO2 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779、- 0 .774 ,均P <0 .0 1) ;10例OSAHS患者nCPAP治疗半年后血清VEGF水平 (5 2 0 .2 4± 90 .4 5 )ng/L ,治疗前 (70 3.76± 92 .77)ng/L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夜间反复低氧血症可使VEGF表达增加 ,血清VEGF水平升高 ,促进血管再生 ,可能对抗OSAHS相关心血管疾病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发热门诊在预防控制SARS的流行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发热门诊 2 0 0 3年 4月~ 11月共诊治发热患者资料。结果 :4 5 76例患者的年龄 14~ 75岁 ,平均 4 0 .5岁 ,>5 0岁 15 18例 (33% ) ,男 2 4 16例 ,女2 16 0例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 (10 0 % )、咳嗽 (76 .8% )、鼻塞、咽喉痛 (33.5 % )、头痛、乏力 (4 1.5 % )、肺部罗音 (8.2 % )。发热门诊依据卫生部诊断标准严格预检诊断发热患者 ,70 9例到过疫区旅居史 ,隔离观察 115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 4 5 76例发热患者最后诊断明确 ,普通感冒 3482例 (76 .1% )、支气管炎 35 7例 (7.8% )、肺炎 197例 (4 .3% )、肺TB133例 (2 .9% )、其他系统感染 4 0 7例 (8.9% )。结论 :发热门诊科学规范建立十分必要 ,充分发挥对发热患者予检诊断 ,切断SARS从患者到健康人群的传染链 ,是控制SARS流行的关键 ,能够有效地控制SA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 (简称NCPAP)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护理。方法 :应用鼻塞式CPAP治疗 4 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 ,观察其生命体征及治疗前后PaO2 和TcSO2 的变化。结果 :应用NCPAP2 4h后 ,33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82 .5 % ) ,改善 4例 (10 % ) ,无效 3例 (7.5 % ) ,总有效率达到 92 .5 %。与CPAP应用前比 ,治疗后 2 4h的TcSO2 由 (5 2± 16 .0 ) %上升至 (93± 0 .5 ) % ;PaO2 由 (30± 12 .5 )mmHg上升至 (5 6± 11.5 )mmHg(P<0 .0 1)。结论 :NCPAP可改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通气、换气功能及提高PaO2 ,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包海荣  余勤  刘晓菊 《临床荟萃》2004,19(20):1156-1158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8(IL 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变化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 2 8例OSAS患者、2 0例健康对照者及 10例经nCPAP治疗后的中、重度OSAS患者血清IL 8和MCP 1水平。结果 OSAS患者血清IL 8和MCP 1水平分别为 (34.5 2± 10 .36 )ng/L、(99.71± 2 1.4 3)ng/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 (2 0 .6 9± 7.18)ng/L、(4 5 .93± 14 .0 9)ng/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 ;OSAS患者血清IL 8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指端血氧饱和度 (SaO2 ) <90 %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 (SIT90 )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 5 4、0 .4 0 5 ,均P <0 .0 5 ) ,与最低血氧饱和度 (LSaO2 )、平均血氧饱和度 (MSaO2 )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5 0 4 ,- 0 .4 84 ,均P <0 .0 1) ;血清MCP 1水平与AHI、SIT90 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 91,0 .5 32 ,均P <0 .0 1) ,与LSaO2 、MSaO2 呈负相关 (r分别为- 0 .6 19,- 0 .5 2 3,均P <0 .0 1) ;10例中、重度OSAS患者经nCPAP治疗半年后血清IL 8和MCP 1水平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结论 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缺氧可引起血清  相似文献   

10.
报告我院在北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暴发流行时收治的 3例医学观察期间不典型 SARS患者的临床情况 ,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1 临床资料  病例 1.女性 ,4 8岁 ,护士 ,隔离前曾经密切接触过临床确诊患者。隔离后1周有乏力、不适感 ,体温波动于 37.1~37.3℃ ,血白细胞 3.8× 10 9/ L ,X线胸片提示右肺网状阴影。转专科医院后病情加重 ,渐出现呼吸困难 ,血氧分压下降 ,X线胸片显示阴影增大等 ,确诊为SARS,经用正压呼吸、激素、抗生素等积极治疗后好转出院。  病例 2 .女性 ,2 6岁 ,医生 ,隔离前曾诊治、密切接触过临床确诊患者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ARS患者并发肺纤维化的程度和发生率.方法对确诊的44例SARS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摄胸部X线及CT扫描检查.结果44例SARS患者中,24例在住院时期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纤维化改变,其中19例重症病例中15例出现肺纤维化,25例普通型中9例并发肺纤维化(P<0.05).出院时,12例(27%)存在肺纤维化.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有5例(11%)、3例(6%)、2例(4%)及2例(4%)两肺见纤维条索状影.结论肺纤维化是SARS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重症较普通型者易发生肺纤维化,而且程度较重,吸收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确诊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的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寻找患发生多系统功能衰竭(MSOF)的危险因素。结果 P(e)=0.05,P(r)=0.06,采用后退法,引入自变量年龄、接触史,得到回归方程:Y=-8.821 0.138X(年龄) 2.32X(接触史)。结论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患中,年龄较大、有密切接触史易发生MSOF,应加强对高年资医务人员和患老年亲友及同事的观察.同时应对患中曾有密切接触史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肺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复习20例SARS病人X线胸片及其中2例CT的影像特点。结果 影像显示肺实质磨玻璃片状影19例(95%),网格状影1例(5%),普通胸片正常2例于CT检查发现片状影。结论 普通X线片可作为SARS首诊影像检查手段,CT是早期诊断SARS最佳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不加温湿化治疗SAR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2例使用BIPAP呼吸机的SAR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例,实验组BIPAP呼吸机不加温湿化,对照组的BIPAP呼吸机加温湿化,观察两组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呼吸道症状、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分压(PaO2)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呼吸道症状、耐受时间、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提高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不加温湿化的BIPAP呼吸机较加温湿化BIPAP呼吸机对SARS患者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与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不同特点。方法 :比较 2 0 0 3年 4月 5— 2 0日 4 5例住院 SARS患者和 2 0 0 2年 10月 1日— 2 0 0 3年 4月 1日 80例急诊 CAP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象、放射学表现、转归等方面的特点 ,总结 SARS的发病特点及病情发展规律。结果 :1SARS患者出现 38.5℃以上的发热、干咳、胸闷、憋气、头痛、肌痛、腹泻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 CAP患者 (P<0 .0 1) ;2 SARS患者白细胞降低的比例显著高于 CAP患者 (P<0 .0 1) ,白细胞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 CAP患者 (P<0 .0 1) ;3SARS组只有 2 2 .2 %的患者起病后 2 4 h内出现 X线胸片异常 ,71.1%的患者间隔 4 8h胸片有进展 ;CAP组患者在首诊时全部有 X线胸片异常 ,未见胸片进展病例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 ;4 SARS患者对治疗反应差 ,CAP患者经治疗 3d明显好转 ,两者有显著差异 (P<0 .0 1) ;5 SARS患者重症肺炎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 CAP患者 (P均 <0 .0 1)。结论 :SARS与 CAP在临床表现、血象、放射学表现、对治疗的反应和转归等方面均有不同特点 ,应注意鉴别 ,争取作到及早诊断、及早隔离 ,避免疫情播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胸部X线和CT表现。方法 回顾7例临床诊断SARS的患发病后一系列的胸片和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7例SARS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均有异常发现。影像学表现可为两肺不同程度的片状或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阴影(7/7),其中小片状影1例(1/7),大片状影2例(2/7),兼有大片、小片状4例(4/7)。胸腔积液3例(3/7),继发空洞2例(2/7)。结论 SARS以肺实质和间质渗出性病变为主,常伴有胸腔积液,病变发展迅速,恢复期胸部的病灶吸收较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SARS恢复期胸部CT表现。方法 36例确诊为SARS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CT扫描在发病后152~225d(平均187d)进行,分为重型组(19例)及普通型组(17例),并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影像高峰期胸部X线表现。结果 58.33%(21/36例)无阳性CT胸部表现,其中重型组42.11%(8/19例),普通型组76.47%(13/17例);重型组31.58%(6/19例)可见双肺弥漫磨玻璃样改变,21.05%(4/19例)双肺散在磨玻璃样改变,5.26%(1/19例)单肺叶局段性磨玻璃样改变,31.58%(6/19例)见小叶内间隔和/或小叶间隔增厚,5.26%(1/19例)见胸膜下弧线影,5.26%(1/19例)见蜂窝影,5.26%(1/19例)见小支气管牵拉扩张,5.26%(1/19例)可见机化性肺炎,5.26%(1/19例)见肺大泡形成;普通型组11.76%(2/17例)见局段性磨玻璃样改变,11.76%(2/17例)见纤维索条影和/或小叶间隔增厚,5.88%(1/17例)可见机化性肺炎;重型组影像高峰期73.68%(14/19例)可见大面积肺实变及弥漫磨玻璃样改变,其中64.29%(9/14例)CT复查均可见双肺弥漫磨玻璃样改变或双肺散在磨玻璃样改变。结论 SARS恢复期大部分病例胸部CT表现恢复正常,小部分可遗留轻度磨玻璃样改变、小叶内间隔和/或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弧线影、蜂窝影、机化性肺炎及肺大泡,发生率与SARS轻重分型及影像高峰期病灶轻重程度有关,并且这些表现可持续较长时间及有发展为纤维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胸片的演变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临床确诊的SARS病人的胸片,观测不同时期病变的位置、形态、数量、面积及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首次胸片上,54例中.单侧受累33例,其中5例在随访胸片中转变为双侧受累:双侧受累者21例,以下肺野(64.82%)和肺中带(94.44%)多见。病变形态演变具有3种模式,以斑片状一片絮状局部肺纹理增粗完全吸收模式(64.82%)多见。病变数量演变包含5种模式.以单片型(40.74%)多见。病变面积演变包括单峰型(79.63%)、双峰型(12.96%)和持续恶化型(7.41%)。病变密度演变包含单峰型(57.69%)、双峰型(29.49%)、三峰型(7.69%)和持续恶化型(5.13%)。病程和病变占整个肺野最大比例在病变形态、数量、面积和密度的不同演变类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SARS病人胸片的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演变模式对患者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一组中老年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材料方法:20例患者诊断经临床表现,X线平片所见和血清间接血凝试验阳性确立。结果:患者均有发热,平均温度38.0°±0.7°C,血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者仅8例,余12例属正常范围,体征轻微。X线胸部平片显示肺内病变为100%,其中肺野出现斑片状阴影者15例(75%)。全组病例应用红霉素治疗治愈,复查胸部X线平片,肺部病灶消失。结论:中老年支原体肺炎表现更不典型,X线胸部平片发现支原体肺炎敏感,间接血凝试验阳性有确定诊断价值,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例院内感染SARS患者中西医结合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院内医务人员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2-5月收治的20例患SARS医护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人员均有与SARS患者接触史,潜伏期2~7d,首发症状为发热,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部分出现呼吸加速,外周血白细胞不高;X线胸片改变以斑片状肺部浸润影多见;综合治疗措施疗效较好,严格的隔离措施能有效防止SARS的继续传播。结论:医护人员感染SARS诊断相对容易;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症状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