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治疗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其对干扰素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慢乙肝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观察84例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得到了控制,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结论通过对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患者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可缓解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306例住院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史资料以及慢性丙型肝炎知识问卷。结果 306例患者中完成规范抗病毒治疗的104例,因干扰素不良反应不建议继续治疗的34例,未经医生同意不完成规范抗病毒治疗的168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845,P=0.004)、费用子女承担(OR=4.264,P=0.002)、对不良反应耐受程度高(OR=3.436,P=0.013)以及丙型肝炎知识知晓程度好(OR=19.537,P<0.001)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依从性较差,建议加强健康教育,积极针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干预,以期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影响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基因工程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药物,由于治疗过程中需长期应用,对机体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往往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耐受性,甚至导致治疗的失败。本文对342例采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定向性观察,分析影响干扰治疗的相关性,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 ,治疗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 ,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1]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情况 ,分析其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以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的判断有所帮助。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1.1 治疗组 :30例丙肝为 1995~ 1998年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所有患者至少一年内未用过免疫抑制剂。其中男性 2 2…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前后态度的转变.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Edmund Husserl观点构成的现象学方法 为指导,采用个人访谈法,深入访问在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住院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8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对干扰素的态度包括:恐惧和矛盾心理,逐渐...  相似文献   

7.
ELISA检测干扰素抗体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用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的干扰素抗体,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的含量。结果:64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中的28例患者检出干扰素抗体(43.8%),治疗前后的血清HBV DNA含量在干扰素抗体阳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扰素抗体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8例干扰体阳性者治疗结束时,2例(7.14%)患者血清中HBV DNA被清除,36例干扰素抗体阴性者在治疗结束,12例(33.33%)患者血清中HBV DNA被清除,二者比较P<0.05。结果:干扰素抗体能影响干扰素的疗效,对其检测可作为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2—2015-02锦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干扰素治疗,研究组接受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HBV-DNA(87.04%)、Hbe Ag阴转率(83.33%)及ALT(92.59%)、TBIL复常率(88.89%)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1例,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慢性肝炎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接受重组-干扰素注射,对照组不使用重组-干扰素。-干扰素治疗方案:肌肉注射每日1次1 Mu×1个月,再隔日1次1Mu×5个月,并在治疗前后行肝组织学、血清学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在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改善及血清学检查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干扰素(IFN-r)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和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1例,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慢性肝炎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接受重组γ-干扰素注射,对照组不使用重组γ-干扰素.γ-干扰素治疗方案肌肉注射每日1次1 Mu×1个月,再隔日1次1Mu×5个月,并在治疗前后行肝组织学、血清学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在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改善及血清学检查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改进应用大剂量干扰素α-2b 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大剂量干扰素α-2b 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结果56例患者在接受大剂量干扰素α-2b 诱导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经过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能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应用大剂量干扰素α-2b 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制定周密而有效的护理计划,积极干预和防治能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家斌  李旭  余鑫之  吴锐  杨玲 《临床荟萃》1999,14(10):443-444
重组干扰素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人们研究发现,干扰素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产生干扰素抗体,抗体产生率和临床意义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采用酶免疫法(EIA)和抗病毒中和法(ANB),观察10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产生情况,及其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00例选自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我院传染科、皖南医学院附属戈矶山医院传染科及阜阳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其中6例患者经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微波治疗术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18例纳入到研究中,时间从2019年8月开始,截止到2021年1月。根据纳入对象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59例。甲组接受宫颈微波治疗术治疗,乙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时间、排液时间等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的治疗中,采用宫颈微波治疗术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9月~2010年8月在本科行根治性切除术后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再应用干扰素的患者中,2年内总的复发/转移率53.57%(15/28),2年生存率50.00%(14/28);接受单纯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2年内总的复发/转移率68.18%(30/44),2年生存率29.55%(13/44)。根治性切除联合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论干扰素可减少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复发与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145例干扰素α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结果HBV优势基因是B(65.5%)和C(34.5%)型,B基因型95例,C基因型50例;对两基因型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ALT、HBV-DNA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6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α治疗,干扰素α治疗有效率在治疗组B、C两基因型中分别为77.3%、57.1%。结论B基因型HBV对干扰素α的有效应答率高于C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a-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145例干扰素a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结果 HBV优势基因是B(65.5%)和C(34.5%)型,B基因型95例,C基因型50例;对两基因型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ALT、HBV-DNA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6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a治疗,干扰素a治疗有效率在治疗组B、C两基因型中分别为77.3%、57.1%.结论 B基因型HBV对干扰素a的有效应答率高于C型.  相似文献   

17.
唐武成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94-2795
目的:探讨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收治的7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观察组45例,接受干扰素、利巴韦林、胸腺肽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监测所有患者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HCV RNA拷贝数.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的HCV R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可以提高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整体护理对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488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大多数患者均能完成干扰素的长期治疗,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干扰素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减轻患者因使用干扰素而产生的焦虑,减少经济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适应干扰素的治疗,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致急性药物性肝脏损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映红  杨尧 《临床荟萃》2007,22(14):1009-1009
患者,女,21岁,学生,因发现外阴赘生物2周、尿黄1天,于2006年3月27日入院。入院前2周患者因发现外阴赘生物,在某三甲医院妇产科检查,血人乳头瘤病毒DNA阳性,诊断为“尖锐湿疣”。予外阴赘生物微波治疗。同时予“干扰素α2b 300万U”皮下注射行抗病毒治疗。约半小时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持续2天,肌肉注射“柴胡2ml”1次后,体温逐渐下降。次日,出现全身风团样皮疹,在该医院给予钙剂,维生素C治疗后,皮疹消退。6天后,患者接受第二次“干扰素α2b 300万U”皮下注射治疗。次日出现尿色深黄,皮肤、巩膜黄染,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流感样症候群的护理及吲哚美辛干预效果。方法纳入的11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在注射干扰素前2h口服吲哚美辛片25mg;观察2组在注射后2h口服吲哚美辛片25mg;对照组不给哚美辛片口服。分别在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全程给予相关护理,并观察吲哚美辛防治流感样症候群的效果。结果吲哚美辛在防治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发热中有明显作用(P0.05),特别是观察1组的效果更佳(P0.001)。吲哚美辛干预组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在干扰素注射前2h给予25mg吲哚美辛口服能明显抑制发热,降低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发生的几率。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坚持完成疗程、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