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正常QRS波群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QRS≤120ms CHF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常规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VVI成像显示所有受试者的左室速度向量图。心尖长轴观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计算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sl—SD,Tvr-SD,Tsc-SD)及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iff,Tsl-diff,Tvr-diff,Tsc—dif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F组LVDd,LVESV,LVEDV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LVEF显著降低(P〈0.01)。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指标Tvl—SD,Tsl—SD,Tvr—SD,Tsc-SD及Tvl—diff,Tsl-diff,Tvr-diff,Tsc-diff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QRS波群正常的CHF患者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与环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VVI技术可准确评价CHF患者左室心肌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LBBB患者15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常规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VVI成像显示左室速度向量图。心尖长轴观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计算上述各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vr-SD,Tsc-SD)及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iff,Tvr-diff,Tsc-diff)。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LBBB组LVESV显著增加(P〈0.05),LVEF显著降低(P〈0.05),而LVDd、LVDs、LVEDV测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LBBB组各节段Tvl、Tvr、Tsc测值及Tvl-SD、Tvr-SD、Tsc-SD、Tvl-diff、Tvr-diff、Tsc-diff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测值(P〈0.05或0.01)。③LBBB组前间隔心尖段Tvr测值最小,左室侧壁心尖段Tvr测值最大,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BBB患者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与环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VVI技术为评价LBBB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观察左室心肌收缩序列异常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内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DCM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VVI成像得到左室16节段速度、应变、应变率达峰时间等图像或曲线。心尖长轴观测量左室16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计算左室16节段各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sl-SD,Tvr-SD,Tsc-SD)及左室16节段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if,Tvr-dif,Tsc-dif)。结果(1)DCM组各节段Tvl、Tvr、Tsc测值及Tvl-SD、Tsl-SD、Tvr-SD、Tsc-SD、Tvl-dif、Tvr-dif、Tsc-dif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测值(P<0.05或0.01)。DCM组Tvl测值后壁基底段最高,前间隔心尖段最低;Tvr、Tsc测值下壁最高,Tvr、Tsc测值前壁最低;(2)DCM组Tvl-dif与LVEF高度负相关(r=-0.859,P<0.01),Tvl-dif与LVIDd、LVE...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8.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DDD起搏前后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左心室心肌运动应变和位移变化规律以及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DDD起搏患者手术前后均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应变和位移,并比较其在手术前后的差异。结果 23例DDD起搏患者术后侧壁、后间隔、前壁以及下壁多个节段应变和位移显著低于术前,基底段与中间段术后平均应变和位移显著低于术前(P均0.01);整个左心室术后应变和位移亦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术前、术后左心室各节段位移从基底段、中间段到心尖段呈依次递减,而应变无这种递减规律。结论 (1)DDD起搏前后左心室心肌运动应变和位移明显不同,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2)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起搏前后左心室心肌运动应变和位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