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对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及血清Alb水平与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60例急性期ARDS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于确诊后1 d给予人血白蛋白20 g/d静脉输注,连续3 d,其他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于ARDS诊断第3日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Al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b及CRP水平,分析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与血清A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b水平(g/L)明显升高(30.86±3.05 比 28.01±2.19),CRP水平(mg/L)明显降低(65.98±31.80 比 86.00±2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BALF中Alb水平(g/L)明显低于对照组(1.504±0.495比1.790±0.389,P<0.05).血清Alb水平与BALF中Al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01,P<0.05).结论 早期给予ARDS患者外源性白蛋白输注,可以有效维持患者血清Alb水平,遏制蛋白从肺毛细血管漏出.  相似文献   

2.
全大勇  龚蓉  皮婧静  舒英  杨斌  刘蔓莉  李迎春  叶娜 《临床荟萃》2014,29(10):1171-1174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透析模式对初始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维持性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6例,其中血液透析(HD)组42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22例,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22例,测定并比较入组9个月3组在尿素清除指数(Kt/V)达标率、24小时尿量、血清白蛋白(Alh)、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水肿、心力衰竭发生率、血压达标率的差异.结果 HD组、CAPD组、DAPD组在Kt/V达标率、Hb水平、心力衰竭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量分别为250(142.5) ml、575(387.5) ml、650(150.0) ml,DAPD组尿量最多(P<0.05);Alb分别为(37.7±2.1) g/L、(34.2±1.6)g/L、(36.7±1.4) g/L,HD组最高(P<0.05),DAPD组高于CAPD组(P<0.05);水肿发生率DAPD组最低(P<0.05),分别为50.0%(21/42)、45.5%(10/22)、18.2%(4/22);血压达标率DAPD组最高(P<0.05),分别为45.2%(19/42)、54.5%(12/22)、81.8%(18/22).HD组、CAPD组、DAPD组血钙分别为(2.25±0.22) mmol/L、(1.94±0.11) mmol/L、(2.01±0.22) mmol/L,HD组高于CAPD及DAPD组(P<0.05).DAPD组血磷最低(P<0.05),分别为(2.22±0.54) mmol/L、(1.95±0.30) mmol/L、(1.68±0.29) mmol/L,iPTH 3组分别为169.40(241.5) ng/L,137.50(99.5) ng/L,87.50(91.25) ng/L,HD组最高(P<0.05).结论 对于初始进入透析的患者,在3种模式中,DAPD在不影响透析充分性的情况下,能更好的保护残余尿量,更好地控制钙磷代谢及心血管并发症,在Alb优于传统的CAPD,有可能成为残余尿量较好的初始透析患者优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94例为糖尿病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5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血清白蛋白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血清白蛋白水平[(40.4±4.5)g/L]低于对照组[(46.9±2.1)g/L](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在年龄≥60岁[(38.9±4.6)g/L]、谷丙转氨酶40 u/L[(40.4±3.4)g/L]、糖化血红蛋白≥8%者[(40.4±4.5)g/L]低于年龄60岁、谷丙转氨酶≥40 u/L、糖化血红蛋白8%者[(41.2±4.2)、(42.6±2.8)、(43.0±2.3)g/L](P0.05),病程≥10 a者[(39.3±4.3)g/L]低于病程1 a、1~10 a者[(42.0±3.5)、(41.0±4.7)g/L](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4 kg/m~2者[(37.9±4.3)g/L]低于BMI 24~28 kg/m~2、≥28 kg/m~2者[(40.3±4.7)、(40.9±3.6)g/L](P0.05),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 UACR)30 mg/g、30~300 mg/g、≥300 mg/g者[(42.4±2.9)、(40.7±3.2)、(37.6±3.5)g/L]依次降低(P0.05),病程1 a与病程1~10 a者、BMI 24~28 kg/m~2与BMI≥28 kg/m~2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与年龄、病程、UACR呈负相关(r=-0.313,P0.001;r=-0.368,P0.001;r=-0.625,P0.001),与BMI呈正相关(r=0.261,P=0.02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98,P=0.004)、病程(β=-0.282,P=0.001)、UACR(β=-0.473,P0.001)可负相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BMI(β=0.150,P=0.013)可正相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且受年龄、病程、BMI、UACR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60 例行MHD 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T 组,30 例)和非替米沙坦治疗组(NT 组,30 例),并设健康对照组(30 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 周时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HD 患者hs-CRP 升高,分别为(8.1 ± 2.6)mg/L 和(1.5 ± 0.7)mg/L,IL-6 升高,分别为(349.0 ± 52.4)ng/L 和(53.6 ± 15.0)ng/L,TNF-α升高,分别为(8.1 ± 2.2)ng/L 和(2.1 ± 0.8)ng/L,MDA 升高,分别为(7.3 ± 3.2)μmol/L 和(3.5 ± 0.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A 降低,分别为(20.6 ± 7.3)mg/dl 和(28.4 ± 4.0)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42,P < 0.05 ).治疗前T 组与NT 组hs -CR P、IL- 6、TN F- α、MD A、P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替米沙坦治疗24 周时,与NT 组相比,T 组血清hs-CRP 降低,分别为(5.6 ± 1.8)mg/L 和(8.2 ± 2.8)mg/L,IL-6 降低,分别为(218.6 ± 45.9)ng/L 和(363.0 ± 67.4)ng/L,TNF-α降低,分别为(5.3 ± 1.7)ng/L 和(8.7 ± 2.3)ng/L,MDA 降低,分别为(4.6 ± 2.2) μmol/L 和(7.5 ± 3.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 升高,分别为(25.3 ± 6.7)mg/dl 和(20.0 ± 7.7)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62,P <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改善MHD 患者微炎症、氧化应激及营养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测定60例T2DM患者及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分别将以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血清抵抗素、vWF、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56±5.56)μg/L和(7.89±1.73)μg/L;(134.21±42.75)%和(105.99±29.03)%;(6.67±6.30)mg/L和(4.08±1.08)mg/L(P<0.01),而NO低于正常对照组(53.22±17.98)μmol/L和(69.73±21.96)μmol/L(P<0.01);其中抵抗素与vWF、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42,均P<0.05),与NO呈负相关(r为-0.47,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vWF、CRP分别与抵抗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能与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是预测T2DM血管并发症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与肺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48例肺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院第1、3、5天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A、CRP、DD、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进行动态观察,并对APACHEⅡ评分与PA、CRP、DD水平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后第1天PA[(164.33±23.32)、(163.51±32.54)mg/L,t=2.315,P>0.05]、CRP[(93.25±27.67)、(94.37±30.81)mg/L,t=2.013,P>0.05]和DD[(917.60±17.09)、(918.07±23.78)μg/L,t=2.511,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第3、5天和最后一次PA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118.4±34.7)、(91.7±12.5)、(69.8±21.4)mg/L与(165.3±12.8)、(172.6±11.3)、(189.1±32.6)mg/L,t值分别为2.422、2.557、2.906,P均<0.05],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109.5±30.1)、(121.2±31.7)、(133.6±35.1)mg/L与(83.0±45.2)、(67.6±21.6)、(13.1±3.3)mg/L,t值分别为2.061、2.843、3.519,P均<0.01],DD水平也明显高于存活组[(1138.0±22.8)、(1312.6±2 8.5)、(1830.3±36.2)μg/L与(860.7±38.7)、(651.8±25.6)、(490.6±13.4)μg/L,t值分别为2.576、2.823、3.371,P均<0.01],PA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31,P<0.01),CRP及DD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7、0.651,P<0.01).结论 PA持续低水平、CRP和DD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所以联合动态观察PA、CRP和DD对评估肺炎并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B7-H4)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测定102例NSCLC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9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sB7-H4水平,并用t检验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不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 NSCLC组血清sB7-H4水平高达(45.61 ±5.67) μg/L,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0.14 ±3.51)、(28.52±4.76) μg/L,NSCLC组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2.59和3.61,p均<0.05).TNM分期Ⅲ/Ⅳ期NSCLC组血清sB7-H4水平高达(63.93±4.76) μg/L,明显高于ⅠⅡ期组[(35.12±3.88) μg/L,t=6.78,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sB7-H4水平[(61.73±3.97) μg/L]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40.26±5.39)μg/L,t=5.73,P<0.05];手术前患者sB7-H4水平[(63.29±6.19) μg/L]高于手术后患者[(40.51±4.08) μg/L,t=3.67,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sB7-H4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临床分期、治疗情况相关,检测sB7-H4对NSCLC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其中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DM)组38例,早期肾病(DN1)组31例,临床肾病(DN2)组27例,健康对照(NC)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CRP、IL-6、TNF-α水平.结果 DM组血清CRP 2.74±1.65 mg/L、IL-6 148.36±24.62 ng/L、TNF-α 16.50±8.90 ng/L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分别为0.89±0.45 mg/L、IL-6 123.20±18.59 ng/L、TNF-α 12.50±4.62 ng/L(P<0.05);DN1、DN2两组的血清CRP、IL-6、TNF-α均较DM组、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DN2组的血清CRP、IL-6、TNF-α均较DN1组升高(P<0.05或P<0.01).相关分析发现,血清CRP升高与总胆固醇(TC)(r=0.45,P<0.01)、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r=0.545,P<0.01)、血肌酐(Cre)(r=0.412,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r=0.22,P<0.05)成正相关;血清IL-6与TC(r=0.289,P<0.01)、UAER(r=0.0.387,P<0.01)、血肌酐(r=0.361,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r=0.380,P<0.01)成正相关;血清TNF-α与BMI(r=0.256,P<0.01)、血Cre(r=0.251,P<0.01)及UAER(r=0.231,P<0.01)成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升高与尿清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血清CRP、IL-6、TNF-α的测定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媛 《临床荟萃》2011,26(13):1114-1116
目的 探讨痰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5例哮喘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23例,中度54例和重度18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95例发作组及35例缓解组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进行痰中eotaxin,IL-8和白蛋白水平测定.结果 哮喘发作组痰中eotaxin和IL-8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1),哮喘发作组痰中eotaxin和IL-8水平分别为(5.73±1.21)×10-3μg/L和(12.31±4.35)μg/L缓解组分别为(3.26±1.23)×10-3μg/L和(9.88±2.75)μg/L,对照组分别为(2.73±0.98)×10-3μg/L和(7.02±2.13)μg/L,缓解组痰eotaxin和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中白蛋白水平在发作组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缓解组亦较对照组高(P<0.01),重度哮喘组的痰中eotaxin,IL-8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7.93±3.72)×10-3μg/L,(15.32±5.92)μg/L和(142.74±51.16)mg/L,中度哮喘组分别为(5.69±2.43)×10-3μg/L、(12.27±3.65)μg/L和(106.73±39.71)mg/L,轻度哮喘组分别为(3.19±1.20)×10-3μg/L、(8.14±2.97)μg/L和(77.83±28.17)mg/L.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哮喘患者痰中eotaxin、IL-8、白蛋白浓度升高,中重度哮喘与轻度哮喘比较,哮喘患者的痰中eotaxin、IL-8、白蛋白浓度升高(P<0.05或<0.01).结论 eotaxin、IL-8和白蛋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魏彩虹  岳红梅  张小琴 《临床荟萃》2006,21(17):1224-122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on,CRP)对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液中VEGF和CRP.结果 恶性胸液患者血清和胸液中VEGF(0.194±0.254)μg/L与(2.824±11.441)μg/L,显著高于结核性胸液患者VEGF(0.099±0.309)μg/L与(0.099±0.143)μg/L(均P<0.001),胸液/血清VEGF比值在结核性(1.38±2.00)与恶性胸液(19.26±65.50)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核患者胸液中CRP(24.89±54.5)mg/L,显著高于恶性胸液患者(12.52±18.70)mg/L(P<0.001),胸液/血清CRP比值在结核性(0.66±1.33)和恶性胸液(0.44±0.97)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胸液中VEGF、CRP、血清中VEGF三者水平诊断恶性胸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3%、100.0%、92.1%.结论 联合检测VEGF和CRP水平对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液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 2 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的C -反应蛋白 (CRP)、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 (Hb)及 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后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血液透析后患者CRP与其ALB、Hb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且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如感染、营养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常规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尿毒症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降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8个月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CRP、IL-6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l,sVCAM-1)的变化以及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肾损伤和免疫异常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RF未透析患者(CRF组)30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3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HD组)30例,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sVCAM-1的水平,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观察HD对sVCAM-1的影响。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RF组和HD组sVCAM-1、CRP和s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组sVCAM-1和sCD40L水平较CRF组升高(P<0.05);CRF组sVCAM-1水平与CRP和sCD40L之间成正相关(P<0.05),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之间成正相关(P<0.01),HD组sVCAM-1水平与CRP之间成正相关(P<0.01),与sCD40L和SCr之间无相关性(P>0.05);一次HD过程,HD后sVCAM-1水平较HD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CRF患者血浆中sVCAM-1水平升高,HD患者更明显,可能与微炎症状态有关,可能参与CRF患者的肾损伤和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14.
羟苯磺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观察羟苯磺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炎症和营养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的影响,探讨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将武汉大学医学院同仁医院肾内科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同时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次口服羟苯磺酸钙0.5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日1次。健康对照组无治疗。时间为12周。分别在实验开始、4周、12周检测患者血清hs-CRP、IL-6、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结果和实验开始时相比,实验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s-CRP、IL-6均明显降低,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且除了对照组前白蛋白以外其他指标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明显(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实验前各项指标分别与治疗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hs-CRP、IL-6浓度,显著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浓度,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作用越明显,临床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进入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144例,登记收集首次透析的生化参数包括尿素氮、肌酐、血清白蛋白等数据,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结果全部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GFR为(6.01±0.59)ml/(min·1.73m2),9例患者GFR>10ml/(min·1.73m2),74例患者GFR为5~10ml/(min·1.73m2),61例患者GFR<5ml/(min·1.73m2)。糖尿病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时的GFR明显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分别为(7.41±0.47)ml/(min·1.73m2)和(5.22±0.44)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9,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GFR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结论本组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机通常较迟,明显低于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要求;特别是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对尿毒症的耐受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和黏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酶-2(COX-2)、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治疗的UC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Walmsley评分分为缓解期40例(Walmsley评分<4分)和活动期80例(Walmsley评分>4分)。并选择同期结肠镜检测健康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外周血HIF-1α、COX-2、CRP及ESR水平,以及黏膜组织HIF-1α、COX-2、CR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患者血清HIF-1α、COX-2、CRP含量以及外周血ESP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UC患者血清HIF-1α、COX-2、CRP含量以及外周血ESP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UC患者黏膜组织HIF-1α、COX-2和CR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UC患者黏膜组织HIF-1α、COX-2和CR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COX-2、CRP及ESR不仅与UC的发病有关,而且与UC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对71例MHD患者测定其血清CRP、LP(a)水平,根据LP(a)、CRP水平将患者分为LP(a)升高组[LP(a)≥300 mg/L]、CRP升高组[CRP≥8 mg/L],LP(a)正常组[LP(a)<300 mg/L]、CRP正常组(CRP<8 mg/L),所有患者用心脏彩色超声波测定左室功能的各项参数,并分别进行左室功能的评价。结果与左心功能正常组比较,左室功能不全组血清LP(a)和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慢性炎症状态参与了MHD患者左室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和常规血液透析组(LFHD),各40例,另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血清CRP、β2-MG水平。结果治疗前常规透析组、高通量透析组CRP、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通量透析组CRP、β2-MG水平下降较常规透析组明显(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清除血清CRP、β2-MG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肾内科患者测定106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Al、ApoB、ApoE、脂蛋白(Lp)(a)的含量,与14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伴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TG水平显著;年龄、透析前肌苷(SCr)、透析前尿酸(UA)、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伴高血压、心血管病变家族史的比例显著增高,Kt/V、透析时体外循环血量、超滤量显著低于后者。结论年龄、高血压、TG、血清白蛋白与血磷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调控上述因素可减轻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ALB、透析时体外循环血流量、血胆汁酸水平、Kt/V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导致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肾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sCD40和sCD40L,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检测50例健康人(对照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D组)血液透析前、后血清sCD40、sCD40L、CRP和血清肌酐(SCr)的水平。结果 HD组血清sCD40、sCD40L、CRP和S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伴冠心病组sCD40、sCD40L和CRP水平与不伴冠心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后血清CRP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升高(P<0.01),sCD40L和SCr水平明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清中sCD40、sCD40L、CRP和SCr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8,r=0.549,r=0.721,均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sCD40、sCD40L和CRP协同发挥微炎症及细胞毒效应,共同参与了尿毒症患者肾脏损伤的病理过程,亦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作为间接判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