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技术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6例三踝骨折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9个月。疗效评定标准参考keds分级,依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和X线评定,本组病例疗效优良率92.8%。结论三踝骨折必须解剖复位。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踝穴的完整性和距骨的位置,重视韧带的修复和下胫腓联合的稳定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分析三踝骨折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8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采用Kofoed的疗效标准评估,结果满意。结论三踝骨折应解剖复位、固定,保持下胫腓关节的稳定,该术式疗效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三踝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23例,旋前外旋型15例,采用内外侧切口,同时显露内外后踝,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后、外、内踝和下胫腓联合。结果:全部获得随访,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满意临床结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改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7例三踝骨折行改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选择Colonna和Ralston后内侧入路显露内踝,Gatellier和Chastang后外侧入路显露外踝及外踝后方。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顺序是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结果】所有病例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38例,良4例,可5例,优良率89%(20/23)。【结论】采用改良的三踝骨折手术方法,可减少对骨折远端血运的干扰,减少骨不连的发生,提高骨折愈合率,其疗效好,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骨折脱位较常见 ,治疗要求高 ,只有骨折脱位获得精确的复位、牢固的固定 ,才能达到满意结果。本院自1992年以来 ,采用外踝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1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 ,男15例 ,女6例。年龄19~52岁 ,平均35.5岁。开放性骨折脱位9例。左踝18例 ,右踝3例。双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13例 ,外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 ,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2例。伤后到手术时间3小时~6个月。致伤原因 :扭伤4例 ,车祸伤8例 ,重物压伤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型钢板结合可吸收螺钉在三踝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6月对23例三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管型钢板内固定外踝骨折,结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后踝、内踝骨折及下胫腓关节分离等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术后随访7~36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制定的踝关节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可1例(分析原因为早期负重影响了骨折愈合),优良率95.65%。结论管型钢板结合可吸收螺钉治疗三踝骨折可取得满意的解剖复位和临床效果,恢复正常的关节结构,为早期活动提供充分的稳定性,同时能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的远期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三踩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84~2001年我们对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59例采取了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疗效并与保守治疗做对比性研究。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骨折复住良好,可以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有助益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梁羽  方跃  姚相雨 《华西医学》2014,(1):172-178
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而逐步增长,其中,跌倒伤是踝关节骨折的主要受伤机制。关于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目前的治疗金标准仍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于三踝骨折的处理,应先行内外踝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后再行后踝处理,而后踝骨折的固定与否,由后踝骨折块的大小或胫距关节的稳定性决定。若存在踝关节上方5cm以外的腓骨骨折或踝关节上方3.0~4.5cm以外的腓骨骨折合并不能修复的内踝损伤应行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若踝关节骨折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且明确的固定方式未定之前,临时性跨踝外支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踝关节术后因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持续疼痛,去神经支配可望成为未来一种尝试性的治疗方式。踝关节镜为新型微创手术的代表,简单骨折类型如Cedell骨折、撕脱性骨折、创伤后的异化骨,都能通过该方式治疗。关于小于关节面25%的后踝骨折块是否应该固定以及下胫腓联合螺钉使用的适应证的判断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三踝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按外踝→后踝→内踝顺序进行固定,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固定腓骨外踝,内后踝骨折采用1-2枚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2-24个月,术后无骨不连、畸形愈合。疗效优16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5.7%。结论腓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后踝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5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21~76岁。AO分型,B型24例,C型30例。开放伤14例,闭合伤40例。手术距受伤时间4h~14d,骨折复位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后踝选用可吸收螺钉或金属螺钉固定,外踝用1/3管状钢板螺钉固定,内踝用1~2枚拉力螺钉固定。术后行系统性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10个月~2.5年,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以改良Bird-Jackson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评判总优良率89%。结论:适当的手术入路,准确的骨折复位,有效的内外固定,积极的术后康复可使大多数三踝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5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拉力螺钉1/3管状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随访1~3年,优17例,良4例,可4例,其中3例患者复诊时拉力螺钉断裂,但功能均优。结论:拉力螺钉1/3管状钢板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2003年4月至2006年10月对42例三踝骨折采用外固定、手术等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17~42岁,平均(23.4±11.2)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10例,扭伤4例,车祸伤28例。开放性损伤12例,闭合性损伤30例。1.2治疗方法1)三踝骨折无移位患者8例,采用管形石膏外固定1.5个月,期间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等,取石膏托后4周扶拐不负重行走。2)三踝骨折移位者均采用手术治疗34例。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其中23例伤后6 h内手术,固定顺序为后、外、内踝[1],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使用气囊止血带,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方法 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5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手术效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制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76~100(88±3.8)分为疗效满意.结论 明确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骨折断端,稳妥固定骨折及处理下胫腓联合分离,恢复踝关节正常结构,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陈铖  曾跃林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549-1551,1554
【目的】探讨严重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的Ⅲ~Ⅳ度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26例,其中旋前外旋型10例,旋后外旋型16例。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弧形切口显露,外侧采用外踝外侧直切口,如需处理后踝骨折则采用改良的腓骨后外侧弧形联合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顺序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8个月,平均15.2个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11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2例3枚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严重的旋前/后外旋型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技术。方法:本组45例三踝骨折病人,按Danis-Weber分类,A型5例,B型21例,C型19例。采用AO技术,加压螺钉、钢板螺钉及张力带内固一。结果:所有病例随访5个月-3年,优28例,良15例,差2例。结论:强调解剖复位、坚实内固定及锻炼并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对31例三踝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0月,骨折愈合时间13~20周,平均17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9例,良10例,差2例。结论三踝骨折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解剖复位,稳定固定,功能恢复良好是临床治疗三踝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49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后6~8周拆除下胫腓螺钉.结果 41例患者获随访.Baird Jackson评分:优31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7.80%.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肯定;精确修复并稳定下胫腓联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改良前内侧入路加外踝入路治疗三踝骨折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前内侧入路加外踝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三踝骨折采用改良前内侧入路加外踝入路显露内、后踝骨折及外踝骨折,先复位固定外踝,后复位固定后踝,最后是内踝。结果 32例三踝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采用改良前内侧入路加外踝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手术操作方便,骨折直视下复位,软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缩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