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前核查完整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分析患者外出检查前核查不到位的项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比较QCC活动前后患者外出检查完整率。结果改善前患者外出检查核查完整率为52%,改善后为91%,提高了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开展QCC活动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前核查的完整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由8人组成主题为"外来手术器械持续质量改进"的QCC,调查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通过比较QCC实施前后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应用、护理人员素质和医师满意度的变化,评价QCC的效果。结果:QCC实施前手术室外来器械准时配送率、器械清点率、湿包率、手术排序调整率及医师满意率分别为76.03%、0、0.53%、1.33%和78.03%;QCC实施后则分别为87.05%、100%、0.13%、0.60%和92.01%。QCC实施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QCC前护理人员的外来器械的准备意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QCC活动能力、持续改进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能力的评分分别为(52.32±5.02)分、(65.30±8.10)分、(54.62±6.01)分、(40.32±7.20)分、(60.12±4.32)分和(55.49±6.32)分;而QCC实施后评分分别为(75.62±7.30)分、(90.30±2.31)分、(88.52±5.31)分、(76.54±4.32)分、(88.52±4.11)分和(79.21±8.55)分。在QCC中护理人员各项素质明显提高(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持续质量改进"QCC对外来器械的质量管理有持续改善作用,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麻醉药品管理措施,促进此类药品的管理。方法于2011年5月开始对麻醉科进行电子麻醉区域单元设置,建立夜间存放单个毒麻药盒的药柜,麻醉科主任参与医嘱和处方的点评和管理。记录改进前后每日每名药品管理护士所花时间、毒麻药盒入柜数、不合格处方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日每名护士药品管理时间改进前为(6.88±2.10)h,改进后为(5.62±2.31)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354,P=0.000);66个毒麻药盒夜间入柜率改进前80%,改进后达1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5);不合格红处方发生率改进前4.8%,改进后发生率0.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5)。结论全面系统地进行麻醉药品管理,能够及时满足手术患者的麻醉需求,确保麻醉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压疮风险评估漏评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在呼吸科与两个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管理中融入品管圈手法和技巧,对压疮风险评估漏评率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漏评由实施QCC前的52.6%(142/270)降低至14.1%(38/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QCC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呼吸内科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科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的混放率"为主题,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本科室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制订对策及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混放率由实施前的5.19%降低至1.04%,比目标值2.08%明显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药物混放率,更利于管理本科室存放的药品三级库针剂药物,避免在使用药物之前出现医疗差错,也加强了科室人员对本科室药品管理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信小程序在手术室中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麻醉科手术室于2021年10月将微信小程序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中,统计分析小程序应用前后半年内医疗设备管理中的维修保养记录,通过问卷调查麻醉医生(25名)、手术室护士(48名)的工作效能及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外科医生(126名)的满意度,随机选取微信小程序应用前后的各50名手术室实习护士评价护理教学效果及效益,比较小程序应用前后半年内的设备故障预判准确率、故障设备平均修复时间、设备报修平均用时、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满意度、外科医生满意度,评价小程序应用在设备操作教学上的效果。结果 微信小程序应用后,设备故障预判率从81.13%提升至93.48%,应用后设备故障预判准确率明显高于应用前,设备报修平均用时、故障设备平均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小程序应用后,麻醉科医务人员满意度从(74.20±6.15)分提升至(89.40±6.45)分,麻醉科医务人员工作效能优良率从67.12%提升至91.78%,外科医生满意度从(85.10±11.41)分提升至(93.60±6.12)分,应用前后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理论的品管圈(QCC)活动于我院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施行戴明循环理论的QCC活动,比较QCC活动前(2016年6月~12月)、QCC活动后(2017年1月~6月)手术室仪器故障发生率、圈员的QCC手法应用、沟通协调、团队精神、工作积极性评分及活动后目标达成率。结果:QCC活动后手术室仪器故障发生率为3.85%(4/104)低于活动前18.27%(19/104)(P0.05);QCC活动后目标达成率为246.50%;QCC活动后圈员的QCC手法应用、沟通协调、团队精神、工作积极性评分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采用戴明循环理论的QCC活动可减少手术室仪器故障发生,提高圈员工作能力及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PICC置管术后患者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以"降低PICC置管术后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标准化的处置等。观察实施品管圈前后皮肤过敏情况,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QCC成员个人能力及团队功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置管患者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由18.30%(101/552)降低到5.47%(27/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P0.01),目标达成率164.06%,进步率70.11%;QCC成员个人能力及团队功能得以提升。结论通过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降低了PICC置管术后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说明QCC是护理工作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卓茜  黄婷 《当代护士》2016,(7):164-16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的实施与体会。方法由内科病区8名护士自发组建QCC小组,按照QCC的步骤及品管手法,对影响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率由QCC活动前的13.68%降至活动后的5.19%,目标达标率为111%,进步率为62%。结论通过这次QCC活动,显著降低了住院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漏服率,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医生的满意度,护患、医护关系更加和谐,同时圈员的能力得到提高,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增强,充分发挥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对我院输血科血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前输血科血标本871份,及2016年8月~2017年9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后血标本689份。统计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前后输血科血标本不合格率及合格进步率。结果: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血标本不合格率[1. 02%(7/689)比2. 87%(25/871)]较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施后血标本合格进步率为64. 46%。结论: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QCC活动,可有效降低我院输血科血标本不合格率,对保证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室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8年6~12月由我院消毒供应室开展QCC活动,分别于QCC实施前和实施后向我院各手术科室发放调查问卷,比较QCC实施前后手术器械包装缺陷情况、器械灭菌情况和手术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实施QCC后缺陷发生率0.13%显著低于实施前0.79%(χ2=23.38,P=0.00),器械清洗合格率100.00%显著高于清洗前99.27%(χ2=35.13,P=0.00),灭菌合格率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99.06%(χ2=25.17,P=0.00),患者感染率1.99%显著低于实施前3.96%(χ2=7.06,P=0.01)。结论 在手术器械管理中开展QCC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器械包装缺陷,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灭菌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因手术器械发生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姜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381-1384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C管理小组,对该院急诊科2016年5月1日~12月31日急诊抢救不良事件统一患者收集、整理,通过QCC活动步骤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原因,制定并实施解决策略,评价实施效果并给予改进。分析QCC活动开展前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上报情况,比较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果QCC活动开展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开展前的5.81%下降至1.26%,同时上报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活动开展前比较,QCC活动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能有效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同时培养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发生药物外渗最多的11个科室,每个科室选择1名护士作为圈员,成立QCC小组,开展关于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的QCC活动,分析导致药物外渗发生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制定护理措施,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51%),目标达成率117.93%,进步率74.43%,圈员能力得到提高,工作流程得到规范,与实施QCC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QCC活动应用于药物使用安全管理的预防工作中,可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减少纠纷。  相似文献   

14.
陈雪敏  邓玉辉 《全科护理》2020,18(15):1890-189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减少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药物差错事件的作用。[方法]医院手术室于2017年1月起以QCC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麻醉药品管理,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与改进;对QCC活动前(2015年1月—2016年12月)及QCC活动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药物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实施前后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后麻醉药物处方书写(开具)错误事件由204起下降至38起;专册登记数量与使用数量不符事件由13起下降至2起,未专册登记事件由8起下降至0起;各成果目标达成率分别为116.08%、110.00%、133.33%,进步率分别为81.37%、84.60%、100.00%;QCC活动后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性及团队凝聚力及思维开拓能力均有极大提高。[结论]在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开展QCC活动效果理想,可有效减少药物差错事件,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9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成立QCC小组,确定"降低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错误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原因、制订对策,并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的错误率由活动前的25.18%降低至活动后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C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实施QCC期间)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此期间共反馈全院护理问题212个;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未实施QCC期间)作为对照,其中反馈护理问题208个。观察对比QCC干预前后质控护士对QCC工具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质量的整改率。结果 QCC干预后,质控护士对鱼骨图、柏拉图、查检表、推移图的运用率显著高于QCC干预前( P<0.01)。 QCC 干预后,护理质量的改进率为98.37%,显著高于 QCC 干预前的74.80%( P<0.01)。结论 QCC活动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护理单元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及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康复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遗漏率的作用。方法:成立QCC,分析康复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遗漏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QCC后,康复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遗漏率从65.00%降到27.17%,各项护理评估单的遗漏率降至9%以下,开展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能有效降低康复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的遗漏率,提高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QCC在患者腕带佩戴率及护士操作腕带核对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腕带佩戴率及核对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筛选,找出导致佩戴率及核对率低的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 腕带佩戴率及核对率由活动前的77.3%、54.1%提高至96.2%及85.6%,目标达成率为136.4%,进步率达84.0%.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腕带佩戴率及核对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发动圈员自我管理,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4年2-3月(实施前)与2014年9-10月(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高低进行比较。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率从36%升至79%;同时,洗手率分别在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及脱手套后这4个层面上均明显高于QCC实施前。并且,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持续改进后也有很大改善。结论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检体异常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以"降低住院患者检体异常率"为活动主题,对住院患者检体异常的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凝血、溶血、样本不足、容器错误、未扫码、送检超时等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比较QCC活动前(2017年6月~2018年2月)及QCC活动后(2018年3月~11月)住院患者检体异常率的差异,包括总体异常率及血液、尿液、粪便、痰液的单项异常率。结果:QCC活动后,标本总体异常率明显低于QCC活动前(P 0. 01),且QCC活动后血液、尿液、粪便、痰液样本异常率均明显低于QCC活动前(P 0. 01,P 0. 05);与QCC活动前比较,QCC活动后凝血、溶血、样本不足、容器错误、未扫码、送检超时及其他原因所导致检验样本不合格的数量均明显降低。全体圈员工作质量均有所提升。结论:QCC活动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患者检体异常率,提高圈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