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丽 《天津护理》2020,28(2):178
总结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痊愈患者的出院护理。做好出院前的准备,按照出院流程帮助患者出院并做好出院指导和出院后随访计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影像学特点,探讨COV-ID-19的出院标准.方法 对5例COVID-19确诊患者进行影像学、血清学、流式细胞学、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查.结果 5例患者经RT-PCR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士的自我管理经验,包括隔离防护能力建设、工作胜任力提升、自我心理调适、工作生活模式构建等,以期为护理人员应对此类突发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应对策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4周的综合运动康复训练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有氧运动能力、功能性步行能力、上下肢力量和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华润武钢总医院接诊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31例。干预组进行4周的综合运动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试验期间不干预。将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后的呼吸困难程度、有氧能力、功能性步行能力、上下肢力量和抑郁焦虑状态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综合运动康复训练2周和4周后,干预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好转(P<0.05),6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此外,综合运动康复训练4周后,干预组起立-行走计时缩短(P<0.05),30s前臂弯举测试个数及30s坐站试验个数增多(P<0.05),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改善(P<0.05);抑郁自评量表结果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运动康复训练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其有氧能力、上下肢力量和抑郁焦虑状态,可以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月波 《当代护士》2021,28(1):128-131
对6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从入院到治愈过程的护理及隔离防护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通过对患者采取抗病毒、止咳、化痰、清肺排毒等对症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均治愈出院.认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护理均可痊愈,医护人员通过规范、标准防护可以避免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早期干预方案,预防社区生活受限,制定相应社区康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57例,于2020年4—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12V2)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调查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57份调查问卷,剔除重复及无效问卷3份,获得有效问卷54份,问卷有效率达94.74%。(1)COVID-19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分别为(37.02±12.32)分、(38.46±14.42)分;呼吸困难等级0~3级的分别为3例(5.56%)、45例(83.33%)、5例(9.26%)、1例(1.85%);有19例(35.19%)存在焦虑情绪(SAS≥50分)和抑郁情绪(SDS≥53分)。(2)不同特征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不同疾病分型的患者在生理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和呼吸困难程度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F-12V2生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34,P=0.011)和呼吸困难程度(r=-0.39,P=0.00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SF-12V2心理总评分与焦虑程度(r=-0.46,P=0.001)和抑郁程度(r=-0.40,P=0.00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4)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8.27)、抑郁程度(β=-0.34)和疾病分型(β=-11.68)是患者SF-12V2生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焦虑程度(β=-0.62)是患者SF-12V2心理总评分的重要决定因素(P<0.05)。结论:COVID-19出院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性别、疾病分型、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是COVID-19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COVID-19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和重型患者)出院后要尽早进行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筛查和干预,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呼吸功能,从而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 年1~3 月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80 例,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异常组45 例,对照组35 例,对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与肝损伤有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COVID-19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结果 研究显示肺炎严重程度是COVID-19 患者发生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9,OR=3.826,95%CI 1.388~10.544),而基础疾病、炎症因子水平与COVID-19 患者出现肝损伤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COVID-19 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临床医生诊治患者时,应当遵从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避免造成肝脏进一步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心理动态变化分析,为患者心理治疗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01月24日至2020年2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患者68例(轻型和普通型),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一般情况通过微信手机问卷进行调查,入院前评分及住院隔离治疗后2周再次评分,了解患者焦虑、抑郁动态变化。结果:入院前COVID-19患者焦虑评分为(60.20±2.04),发生率达70.6%(包括轻度焦虑32例、中度焦虑20、重度焦虑3例),抑郁评分为(64.03±3.21),发生率达73.5%(包括轻度抑郁34例,中度抑郁15例,重度抑郁1例),住院隔离治疗后2周后再次进行调查统计患者焦虑评分为(47.12±1.96),发生率达30.9%(包括轻度焦虑13例、中度焦虑7、重度焦虑1例),抑郁评分为(48.07±3.21)抑郁发生率达35.3%(包括轻度抑郁16例,中度抑郁8例,重度抑郁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床号、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时COVID-19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状态,按照国家诊疗标准进行隔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后,患者焦虑、抑郁症有所下降,表明及时住院隔离及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更加有利促进心理-生理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传播力极强 [1-3].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存在较长时期,...  相似文献   

10.
薄磊 《全科护理》2020,18(8):980-981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需求,越来越多的男性投身于护理队伍,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男护士在紧急情况下往往能够随机应变,能够更沉着地应对突发事件,寻找解决方案,能够对全局进行把控,婚前婚后受家庭影响较小[1]。另外,男性病人十分青睐男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男女护士搭配工作,提高了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在灾害及突发事件中更有力地起到救援作用[2]。  相似文献   

11.
赵巧云  李俊  田甜  邱盼  胡攀  张倩 《当代护士》2021,28(3):142-145
总结了7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本文重点通过对7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采取单间隔离、抗病毒、氧气疗法、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等对症治疗,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认为通过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院普通病区快速实施改造成传染病隔离病房,为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患者任务提供现实条件。方法将原病区进行重新划分,改造成三区五通道的新布局。结果通过48 h的改造,将病区改造成为双库房、双穿衣间、双脱衣间、双处置室、双治疗室、三缓冲带等,各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并新增监控,抢救仪器设备等,最终形成一个符合传染病隔离病区防护标准的病房。结论改造后的传染病隔离病房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资源,能达到减少医护人员感染暴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持续阳性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20年1月21日至10月25日收治并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的43例COVID?19患者,比较发病后随访6个月时抗体转阴组患者与持续阳性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随访超过6个月的43...  相似文献   

14.
方园  柴雅娜  周红  彭伟  陈岚  范昊哲   《护理与康复》2020,19(4):82-84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的医院防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性及传播途径,从制定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和消毒隔离制度、出院宣教等方面着手,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  相似文献   

15.
16.
杨芃 《天津护理》2021,29(1):100-102
总结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密切与医生沟通并采取措施.采取中西医综合护理对患者出现的咳嗽咳痰、高热、高血糖、消化道不适、营养缺乏等不同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同时给予患者以心理关怀,并将其贯穿到患者整体的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总结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病区消毒隔离、一般护理、低氧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后,1例重型患者、2例普通型患者符合出院标准出院,1例危重型患者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2例患者病情稳定,继续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2月于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轻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轻型组)35例、重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型组)11例,以健康体检者(NC组)2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三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CD4+T,CD8+T,CD4+/CD8+)、B淋巴细胞数及NK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数(比例)、CD4+T细胞数(比例)、CD8+T细胞数(比例)、B淋巴细胞数(比例)、NK细胞数(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774~0.121,P<0.05),且重症组比轻症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852~1.208,均P<0.05);两组患者的CD8+T细胞数和CD4+/CD8+较对照组有所升高(t=-0.142~0.256,P<0.05),但轻症组与重症组组间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淋巴细胞数及B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0.065,-0.352,P<0.05),且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t=-0.744,-0.1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K细胞比例在重症组可见明显升高(t=0.011,P<0.05),而在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0.059~0.201,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患者机体细胞免疫水平降低,重症患者可见免疫监视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9.
王瑶  赵燕利 《全科护理》2020,18(8):978-980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预防措施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部分农村居民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270人中,84.38%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是SARS-CoV-2,96.88%知道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是14 d,93.75%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播,96.88%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87.5%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在潜伏期内也有传染性,96.88%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关于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遮挡,正确、及时洗手,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这5种防护措施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3.75%、90.63%、93.75%、99.31%、90.63%。[结论]农村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度高,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真实想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方法 与55名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面对面访谈。结果 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心理紧张、工作环境艰苦、怕被感染、防疫津贴发放少等问题。结论 通过学习、培训、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发热门诊管理,达到“零感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