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名医类案》搜集整理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验案2000例。论文研究了《名医类案》第十一卷妇科医案第一篇经水篇。记载了妇女经水不调医案共计53例。其中运用四物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经水不调案例有17则。论文通过分析探讨经水篇中运用四物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经水不调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诊治经水不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手段研究当代针灸名家临床医案中经络选穴规律与阳虚体征的相关性,探索阳虚与疾病、经络之间的关联规则.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应用针灸治疗阳虚证相关疾病的文献,运用Aprior算法进行关联规则研究.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82篇,医案72则,涉及病例91例次、163诊次...  相似文献   

3.
脾肾二脏,一为人体生命之根基,一为气血津液之源泉,古人以先后天喻之。程氏《杏轩医案》(以下简称《医案》)十分重视脾肾二脏在疾病诊疗中的作用,其在诊治绕君扬翁案中说:“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二脏安和,百骸皆治。”《医案》以大量的临床案例,指明脾肾二脏调和,药易取效,痼疾易疗,生命之根坚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软件,探讨近年来医者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本文通过搜集CNKI、VIP、WanFang三大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0年4月15日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处方,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软件提供的Excel模板批量录入数据并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聚类处方和复杂网络等几个方面,以分析中药处方的用药特点.结果:经过处理,共纳入方剂236首,涉及药物245味,用药频次3471次,得出21种高频次药物;出现最多的药性分别为:平、微寒、温、寒;而药味则是甘、苦、辛为多,归经主要集中在肝、心、肺、脾四经;药物功效以疏肝解郁为最多;药物关联分析中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白芍→柴胡;对出现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进行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将边权重设置为100,得到柴胡、白芍等13种药物的核心组合.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法可初步分析中医药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肝病实脾"即见肝之病,应当知肝病最易传脾,所以在治疗时不但要治肝,而且"当先实脾",即首先顾全脾胃的调治。临床上运用小建中汤治疗肝病(脾虚证)得到很好的效果,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小建中汤对脾虚证有明确的治疗意义。通过总结分析相关文献,从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的作用机制出发,探讨其在肝病(脾虚证)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现代医案的整理,数据挖掘,研究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柴胡桂枝干姜汤,选取其中临床资料完整且有明确疗效的医案242个,并构建数据库;对其中的诊断、症状、药物进行规范后,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与聚类分析。结果:242个医案中有西医诊断87种,中医诊断67种;频数大于20的症状28个,大于10的舌质9种,舌象7种,脉象7种;有意义的聚类结果12组。结论:本方治疗疾病以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胃炎、结肠炎为主,同时还可治疗少阳枢机不利,寒热错杂的失眠、皮肤病等其他疾病;使用指征为口干口苦,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眠差、腹胀、乏力、心烦、胸胁胀满、舌体胖大、舌质淡红或暗、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细、沉;病机特点为:少阳不利,水饮内停;少阳胆经郁热,太阴脾家虚寒,且常有瘀血兼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身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结合编程制作查询,收集整理古代情志医案中涉及心身疾病用方的医案1332则,通过数据库的查询和统计功能,研究心身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数据库所提供的心身疾病相关医案用药的统计分析结果,对出现频次在50次以上常用的54种药物进行分析,总结了用药的特色。结论:结合数据库统计结果,探讨心身疾病用药配伍经验,以期为临床上心身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叶天士(1667—1746),名桂,字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先祖世居安徽歙县,后迁苏州,著《温热论》,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由其弟子华岫云收集其晚年医案,分门别类整理而得的《临证指南医案》,体现了叶天士在内伤杂病的辨证施治方面的建树。对于脾胃病的认识与施治,针对东垣治疗脾胃病详于脾而略于胃的不足,叶天士主张养胃阴,首创"脾胃分治",提出"胃为阳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指导下,周鸿图教授临证处方当思维灵动活跃,无一拘泥于病症表象,跟诊疗期间多叹其辨病论治奇思。论文通过记叙周师临床运用清胃散这一清泻胃热之良方的遣方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其对胃火炽盛证之口疮、脾胃湿热之口臭及胃强脾弱之泄泻疗效确切,并举例3个医案,旨在为清胃散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见补益类食物的性效与病症宜忌等方面的作用特点与规律,为更好地开展中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目前较为权威的中医食疗学教材中具有补益功效的食物为对象,以《中华本草》为依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常见补益类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适宜病症及使用注意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常见补益类食物中,在自然属性方面,蔬菜、果品类的食物数量与肉食、水产类相当;在四气方面,平性、温性居多;在五味方面,甘味最常见;在归经方面,以脾经、胃经、肺经、肾经为主;在功效方面,着重于补气养血,尤其侧重在脾肾二脏;在适宜病症方面,以脾、肾、肺、肝等相关脏腑的常见虚弱病症为主;在使用注意及禁忌方面,普通人群"不宜多食、久食"的食物较为常见,脾胃虚弱、阴虚内热以及体内有痰、湿、热者在选择补益类食物时尤应注意。结论补益类食物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物中,与脾、肾最为相关,使用时需辨病、辨症、辨证相结合,因人制宜,并非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11.
《杏轩医案》是一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医林佳作。其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选案精心,言简意赅;脉证互参,审证求因;危急重证,治验颇丰;治病求本,重视脾肾等特色对后学颇有启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脾是介于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之间的微循环高度分化、高度发达的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滤血和进行免疫应答等重要的功能.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免疫学领域对脾的功能和免疫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然而脾免疫细胞发生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借助光镜及电镜技术对大白鼠脾免疫细胞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为专业理论和有关学科提供基本资料,有利于进一步探讨脾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新安医家余国佩对燥邪的认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燥邪,为六淫邪气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病机十九条,在六气病机中独遗燥气.金·刘完素在其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增列"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而成为六气一类.清·喻昌著<医门法律>提出"秋伤于燥"之说.对于燥邪的认识,除刘完紊、喻昌之外,清代新安医家余国佩编著的<婺源余先生医案>(以下简称<医案>)有医案70余则,其中所列诸证,多从燥邪论治,在前人对燥邪认识的基础上,又有颇多创见.现就其对燥邪的认识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医体征是指在临床过程中,运用中医思维方式及诊断方法,通过感观和客观检查发现的患者异常的客观征象.中医体征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专门记载,但与体征相关的内容如舌诊、脉诊、腹诊等,早已是历代医家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体征研究在中医学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价值.该研究在对明清至近代关于中风病的医案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中风病常见体征及并现体征进行统计分析.文献整理显示:古医案对中风病体征的记载主要集中在辨病体征,较少涉及辨证体征;发现体征诊断与症状诊断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体征诊断相对症状来说更客观,而且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晓晖教授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门诊病历,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医案数据导入平台中,利用该软件的数据分析模块,挖掘何教授的用药规律。结果:121例患者,共计641诊次,涉及中药124味。辨证分型以胃络瘀阻证、气阴亏虚证、脾胃湿热证为主;高频药物为蒲公英、黄连、鸡内金等;药性以寒(微寒和寒)、温(温和微温)、平为主,药味多为甘、苦,归经以脾、胃、肝、肺经为主;根据中药关联规则得出34对常用药对;系统聚类分析得到六组药物。结论:何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标本兼顾,以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在健脾益气、养阴和胃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化湿、活血祛瘀之品,以达脏腑安和、气血调畅之功,有效保护和修复胃黏膜,使萎缩逆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搜集有关沉香的中医医案,应用结构化采集与分类标引,构建沉香中医医案数据库,梳理沉香使用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优化数据的频次分析挖掘方法对医案进行解构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诊次总数共154次,经过频次分析处理后,涉及中医、西医诊断各20类,临床症状20类,舌象36类,脉象17类,病机12类。结论临床使用沉香的适应证在总体上为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其中有肺气上逆所致的肺系疾病,可用沉香以降气平喘;气机阻滞所致的疼痛如痛经等,可用沉香以行气止痛;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等,可用沉香以温中止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围手术期耳穴运用的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关于围手术期耳穴治疗的文献330篇,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进行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症状、耳穴刺激方式、耳穴的频次分析,围手术期症状与耳穴、耳穴配伍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27个症状,前5位是疼痛、焦虑、睡眠异常、胃肠功能异常、尿闭;所有处方共有71个耳穴,前10位是神门、皮质下、交感、胃、肾、大肠、脾、心、小肠、肝.围手术期核心耳穴处方:皮质下、神门、交感.针对围手术期常见的5个症状分别有核心耳穴处方:疼痛-神门、皮质下;焦虑-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肾、肝;睡眠异常-神门、皮质下、心、肾、脾、肝、交感;胃肠功能异常-交感、胃、大肠、小肠、脾;尿闭-膀胱、肾、尿道、三焦.结论 ;本研究的核心处方是皮质下、神门、交感,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中医辨证、手术部位和经验加减配穴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敬孝教授认为不寐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相关,文章通过分析总结其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方证机理和治疗不寐典型医案,证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有效性,通过四诊合参,准确辨证,灵活应用本方进行临证加减,善调情志,治疗上多疏肝理气,重镇安神以治疗失眠。李教授通过临床经验发现,情志因素不仅会导致失眠,还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故嘱患者要善调情志,内外兼治,以增加治病疗效。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益气活血""冠心病"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临床在运用西药常规治疗或PCI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益气活血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学相关指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应对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化趋势对中国护理教育的挑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护理理论,在对胜任力和护理整体胜任力结构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和研究基础,初步构建了一个"蛛网式"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整体胜任力标准框架模型,并对其内容体系提出分析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构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