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因MCA供血区缺血事件住院的患者,并依据性别分组,各组内分为症状侧及非症状侧,比较组间及组内HR-MRI图像上获取的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结果: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共71例,其中男性46例(64.7%)。两性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9),且性别与侧别间具有明显交互作用(P=0.026);两性狭窄率无明显差异(P=0.056),但该指标的性别与侧别间交互作用明显(P=0.011);男性斑块负荷更大(P=0.006),且性别与健患侧间的交互作用明显(P=0.011);男性斑块强化现象较女性更为常见(P=0.026);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影响最狭窄管腔面积及斑块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及糖尿病,性别主要影响斑块强化(OR 6.75,95%CI1.60-28.49, P=0.009)。结论: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患者的局部血管及斑块特征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斑块体积更大并造成局部血管管腔面积更小,且更易出现易损性斑块。性别因素对局部血管狭窄程度影响不明显,更可能通过影响局部斑块稳定性参与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高分辨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技术,以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性和定量分析斑块的形态学特征,探索MCA斑块与卒中相关的高危HR-MRI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症状性MCA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利用3.0 T MR仪行头颅3D TOFMRA、双侧MCA的HR-MRI和全脑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HR-MRI包括T_2WI、T_1WI、STIR和对比增强T_1WI。将患者分为陈旧性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和急性脑梗死组。对hr MRI的定性分析是以同序列眼外肌信号为参考将斑块分为等、高、低及混杂信号四种类型;定量测量最小管径和斑块厚度,计算斑块负荷、管腔重塑率和斑块强化率。结果有1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53.6±10.1)岁,男96例(68.09%),其中陈旧性脑梗死组15例(10.64%),TIA组86例(60.99%),急性脑梗死组40例(28.37%)。根据HR-MRI,T_1WI、T_2WI和STIR序列中急性脑梗死组的混杂信号斑块的数量和比例均明显多于TIA组和陈旧性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01;P=0.0006)。定量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组的最小管径明显小于TIA组和陈旧性脑梗死组(P0.0001);陈旧性和急性脑梗死组的斑块厚度显著大于TIA组(P=0.0003);急性脑梗死组的斑块负荷和管腔重塑率最大(P=0.0021;P=0.0846),且急性脑梗死组的斑块强化率的平均值也大于其他两组(P=0.0413)。结论利用HR-MRI管壁成像技术可实现对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及信号进行无创性评估。急慢性脑卒中相关的MCA斑块在多序列HR-MRI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下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共计128个斑块)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根据影像学资料及症状体征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卒中组(42例,81个斑块)和非卒中组(34例,47个斑块),均采用HR-MRI进行脑部血管检查。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斑块分布情况和斑块HR-MRI特征。结果 2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粥样斑块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好发于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卒中组患者斑块负荷、斑块强化数占比均高于非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循环众多血管中,椎-基底动脉是最常受累的血管,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HR-MRI特征分析,能够了解其危险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成像(three dimensions time of flight 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hy,3D TOF MRA)及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讨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角度与其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证实的新发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基于3D TOF MRA的BA角度分为侧角(前后位视图)及前角(侧位视图)。BA责任斑块定义为脑桥梗死同一层面或邻近梗死上下层面的BA斑块,而斑块位置分为腹侧壁、背侧壁、侧壁(左或右)。根据有无BA斑块将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22例)及有斑块组(75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BA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所有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中无BA斑块22例(23%)、存在BA斑块75例(77%),其中腹侧壁3例(3%)、背侧壁41例(42%)、侧壁31例(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侧角、BA前角、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在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侧角及前角是BA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BA前角:OR值=0.095,95%CI=1.032~1.171;BA侧角:OR值=0.132,95%CI=1.053~1.236)。BA侧角及前角在BA斑块分布(无斑块、腹侧壁、背侧壁、侧壁)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结论 BA前角(侧位视图)越大,BA斑块更可能在背侧壁形成;BA侧角(前后位视图)越大,BA斑块更可能在侧壁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程度及血管重塑方面与豆纹动脉数量及深度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0例有症状组患者与40例无症状组患者参加该研究,对所有受试者行HR-MRI 3D-T1WI-VISTA序列成像。受试者高分辨血管成像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应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软件对大脑中动脉斑块强化指数及管腔重构指数与豆纹动脉血管数量及深度进行统计。采用SPSS 25.0软件对两组受试者大脑中动脉斑块强化指数及管腔重构指数与豆纹动脉的深度及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症状组患者组与无症状组患者组相比,有症状组患者组MCA粥样斑块有更高的增强指数(P0.05)且豆纹动脉长度明显短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患者组与无症状组患者组MCA管腔重塑指数与豆纹动脉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症状组患者组与无症状组患者组MCA粥样斑块的强化程度与豆纹动脉深度存在一定差异,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MCA粥样斑块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董晓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33-683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初步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均行头部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证实有无梗死发生。结果 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经检查证实有梗死灶发生49例(59%),其中有典型临床症状23例(2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软斑、混合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5我院收治的4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与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66),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硬化大小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颈动脉粥样内中膜增厚组(n=46)、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n=320),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和稳定性程度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46)、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85),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按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n=331)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组间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按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血症组(n=66)、高尿酸血症组(n=385),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内中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尿酸血症组和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间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尿酸水平没有明显的联系,稳定颈动脉斑块和无颈动脉斑块的颈动脉样硬化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优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者。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及头部MRI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及头部磁共振(MRI)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220例患者中145例(65.9%)检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侧斑块的发生率为66.8%;38例(17.3%)发现有颈动脉中重度狭窄,28例(73.7%)在梗死灶同侧;48例(21.8%)有颅内动脉狭窄,32例(66.7%)梗死灶在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颅外颅内动脉的狭窄率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颅外颅内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及吸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对轻、重度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弯曲的患者间斑块分布、大小及成分的差异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将BA弯曲的患者纳入研究.测量BA最大弯曲处的血管外壁到BA两端(BA顶部与左右椎动脉汇合处的连接线)的横向距离,分为轻度弯曲组(5 mm<横向距离<10 mm)和重度弯曲组(横向距离≥10 mm).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因素、BA斑块分布(内弧、外弧)、大小(微小斑块、明显斑块)及成分[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有无差异.结果92例患者纳入研究,共计106个斑块.轻度弯曲组54例,BA斑块60个;重度弯曲组38例,BA斑块46个.两组间BA斑块均常见于内弧(内弧与外弧:76.7%、73.9%与23.3%、26.1%);重度弯曲组中明显斑块所占比例较轻度弯曲组大(重度与轻度:65.2%与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重度弯曲组中IPH所占比例较轻度弯曲组大(重度与轻度:69.6%与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临床相关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弯曲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分布于内弧.基底动脉重度弯曲组较轻度弯曲组斑块更明显,且重度弯曲组中IPH所占比例较轻度弯曲组大,轻度弯曲组斑块相对来说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两种不同的管腔形态特征及对应脑梗死类型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诊断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行HR-MRI及头颅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管腔形态特征及头颅DWI上脑梗死类型。依照HR-MRI上闭塞管腔的形态学特征将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与非斑块形成组;DWI上脑梗死类型分为单发脑梗死、多发脑梗死、无脑梗死灶。结果 44例患者纳入分析,斑块形成组30例,非斑块形成组14例。斑块形成组闭塞位置位于近端16例,远端14例,非斑块形成组闭塞部位为近端13例,远端1例,两组闭塞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5,χ~2=4.99),非斑块形成组闭塞部位多为M1段近端。斑块形成组与非斑块形成组单发性脑梗死分别为11例和5例,多发性梗死分别为15例和2例,无梗死灶分别为4例和7例,两组脑梗死类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6,χ~2=8.29),斑块形成组脑梗死类型多为多发性脑梗死,而非斑块组多为单个脑梗死或无梗死灶。结论高分辨MRI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管腔管壁形态特征评价具有重要价值,闭塞管腔内是否有斑块与主干周围有无侧支形成可能是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脑梗死类型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高分辨率MRI (HR-MRI)观察基底动脉(BA)几何形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颈部高分辨率MRI及MR血管造影(MRA),根据BA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n=60)及对照组(n=60),并依据斑块是否高危将斑块组分为高危亚组(n=33)及非高危亚组(n=27);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A斑块及BA高危斑块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几何形态参数评估BA斑块及BA高危斑块的效能。结果 年龄、高血压及BA曲率均与BA斑块独立相关(P均<0.05);BA曲率及斑块负荷均与BA高危斑块独立相关(P均<0.05)。BA曲率评估BA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评估BA高危斑块的AUC为0.79。结论 HR-MRI可用于观察BA几何形态;BA曲率与BA斑块及高危斑块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探讨急性脑桥梗死患者基底动脉迂曲及斑块特征。  方法  搜集35例急性脑桥梗死和40例非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磁共振扫描,测量基底动脉迂曲角度及斑块特征(狭窄处管周、管腔及壁面积、参考处管周及管腔面积、斑块负荷、重构模式及重构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斑块负荷、重构模式及重构率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基底动脉迂曲度、狭窄处管周、管腔、壁面积、参考处管周及管腔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负荷为急性脑桥梗死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01,95% CI=0.000~0.306),重构模式为急性脑桥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514,95% CI=1.380~4.580)。  结论  斑块负荷及重构模式可以影响急性脑桥梗死的发生。随着基底动脉斑块负荷的下降,急性脑桥梗死的发病率减低。基底动脉发生正性重构容易导致急性脑桥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高分辨MRI成像分析有症状和无症状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斑块分布、成分及相关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行高分辨MRI检查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后循环卒中分为症状性组(n=45)和无症状组(n=61),收集所有纳入对象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斑块分布、成分、重构等相关特征。结果症状性组斑块主要分布在背侧壁,无症状组斑块主要分布在腹侧壁,两组斑块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症状性组合并斑块内出血、纤维帽断裂概率高于无症状组(P < 0.05);症状性组患者最狭窄层的血管面积、管壁面积、管腔面积、最大管壁厚度、狭窄率、血管重构指数(RI)均高于无症状组(P < 0.05),两组斑块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斑块强化等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症状性组斑块2级强化率高于无症状组(P < 0.05)。结论有症状和无症状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斑块分布、成分、重构等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而高分辨MRI成像能为识别斑块特征和及早干预提供可靠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高分辨MRI(HR-MRI)观察初发脑梗死(PCI)与复发脑梗死(RCI)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并分析RCI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75例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并接受HR-MR检查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脑梗死病史分为PCI组(n=41)和RCI组(n=34),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R-MRI特征及临床资料,并分析脑RCI危险因素。结果 RCI组吸烟史占比、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高于PCI组(P均<0.05),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MRI示RCI组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占比及斑块负荷高于PCI组,斑块较易出现T2WI、T1WI高信号,且强化程度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T2WI高信号、管腔重度狭窄、高HCY及高UA均为RCI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RCI的HR-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斑块呈T2WI高信号及管腔重度狭窄为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联合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1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脑梗塞和非脑梗塞两组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血管表面积(VA)、管腔截面积(LA)、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RSA)、偏心指数(EI)、最窄处流速(Vs)和最窄处收缩期内径(Ds),计算动脉最大剪切率(SRs)。结果:VA、LA、RSA、PA、Vs、Ds、SRs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脑梗塞组的IMT、EI明显比非梗塞组的高(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偏心性重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频发组与非频发组间基底动脉管壁差异。材料与方法将经过头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和基底动脉HR-MRI扫描后发现斑块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24 h内TIA频次分为频发组(≥2次)和非频发组(<2次)。对两组斑块形态学指标、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斑块分布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8例TIA患者,共184个斑块(频发组:38例、108个,非频发组:30例、76个)。最狭窄层面的斑块形态学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频发组狭窄程度、重构指数较非频发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频发组腹侧斑块占比较大(38.0%vs 22.4%),背侧斑块占比较小(17.6%vs 3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06);两组侧壁斑块比例(44.4%vs 42.1%)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两组临床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频发组斑块多分布于腹侧,非频发组多分布于背侧,两组侧壁斑块比例相似。频发组斑块负荷、狭窄程度、重构指数更高,非频发组斑块更稳定。  相似文献   

17.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依有无临床症状及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将85例老龄患者分为3组:非梗死组(NI组)、无症状性脑梗死组(AI组)和症状性脑梗死组(SI组),各组病人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结果:SI组和AI组斑块指数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颈内动脉(CIA)及颈总动脉(CCA)内径均较低,与N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SI组斑块指数、IMT较AI组亦有显著增高。结论: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及评价ICD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