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结合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长沙市星学园教育发展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行为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推拿。以30次为1个周期,共进行1个周期干预,以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和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ARS、ABC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结论:推拿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或仅进行行为干预均能改善ASD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是中医推拿结合行为干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听觉及感觉统合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行为分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经干预后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AB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C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分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治疗孤独症,能有效改善患儿躯体应用能力,帮助患儿的功能障碍恢复,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行为训练(ABA训练)联合童趣化干预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及对家长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单一ABA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ABA训练联合童趣化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和家长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ABC、C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觉/知觉、社交、健康/身体/行为、语言/言语/交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孤独症患儿中采用ABA训练联合童趣化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的孤独症症状,缓解家长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感官训练系统对孤独症患儿人际交往能力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感官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后人际交往状况[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c,CARS)和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定]及患儿家属对训练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训练前2组患儿CARS和AB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2组患儿CARS和AB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训练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02%比76.74%,P<0.05)。结论在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中,相较于常规训练方式,联合使用多感官训练系统训练,利于提升患儿人际交往能力及患儿家属对训练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在自闭症(ASD)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80例ASD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家庭康复护理,均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孤独治疗评估量表评分(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TEC、ABC与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ASD患儿语言与社会交往能力,促使患儿康复,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言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儿均接受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和言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低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核心症状的改善率,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2组的ABC及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言语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可能会更有效地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和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CABS)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中的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36例孤独症患儿(孤独症组)、32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组)及3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ABC 和CABS 的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孤独症组和精神发育迟滞组ABC、CABS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BC量表对三组的评估结果与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DSM-V)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4);CABS量表对三组的评估结果与DSM-V的一致性稍低(Kappa=0.60).ABC量表对孤独症组和精神发育迟滞组的评估结果与DSM-V的一致性较高(Kappa=0.69);CABS量表对2组的评估结果与DSM-V的一致性较低(Kappa=0.51).ABC和CABS量表对孤独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评估结果与DSM-V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0.85、0.72).[结论]ABC量表对辅助诊断儿童孤独症、鉴别诊断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及正常儿童的价值优于CABS量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为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及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孤独症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正常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根据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定孤独症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间25(OH)D水平及其与CARS评分相关性,比较睡眠障碍及胃肠道紊乱发生率及其与25(OH)D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与CA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观察组睡眠障碍及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两者发生率与25(OH)D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与ASD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睡眠障碍及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孤独症行为评分(ABC)、Gesell发育评分及家长心理状况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的ABC评分、Gesell发育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ABC评分、Gesell发育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长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其孤独症症状,促进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有利于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60例儿童孤独症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加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ABC评分、Gesell发育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ABC评分低于对照组,Gesell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降低了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ABC评分,提高了Gesell发育评分,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了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运动干预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6 0例孤独症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 0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均治疗6个月。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AutismR atingScale,CAR S)、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Behav iorChecklist,ABC)评估孤独症核心症状,采用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评估感觉统合能力康复情况,并观察其平衡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ARS评分及ABC中的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庭功能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感觉统合失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睁眼、闭眼时间长于对照组,平衡木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运动干预治疗孤独症儿童可减轻孤独症核心症状,进一步改善感觉统合失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形机器人干预联合体感游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4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干预与治疗,对照组实施体感游戏干预,观察组实施人形机器人联合体感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情绪状况及社交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干预后儿童孤独症症状评定量表(CARS)评分为(34.28±5.37)分,观察组干预后CARS评分为(28.74±5.23)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人形机器人干预联合体感游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有较好干预效果,可改善其情感状况,提高其社交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运动训练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和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GDS、GMFM和MA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DS、MAS和GMFM评分均有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GDS及MAS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较单一运动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3例孤独症患儿采取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治疗、游戏治疗等综合康复训练10月,并请家长培训后参与医院的部分训练过程,训练前后分别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康复训练后,63例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较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ARS量表评估综合分较前下降,SM量表评估标准分较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的各种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结构化教学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108例孤独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结构化教学治疗;试验组采取行为分析疗法联合结构化教学治疗。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评价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CARS评分、ATEC总分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临床疗效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行为分析疗法联合结构化教学治疗可显著提高孤独症患儿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孤独症中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7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孤独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后两组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ATEC、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ATEC、ABC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重症孤独症患儿比率为20.4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儿童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孤独症患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孤独症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45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共43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儿使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中发展量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ABC量表、发展量表、ATE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1年后两组患儿ABC量表、ATEC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1年后两组患儿发展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发展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的典型行为特点,并分析象征性游戏测试(SPT)在孤独症早期识别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以语言问题就诊的儿童260例,确诊孤独症患儿193例为观察组,健康儿童67例为对照组,均行SPT,探讨孤独症儿童SPT中的典型行为特点,并对SPT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适应性及个人社交进行评分,与SPT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孤独症儿童SPT评估Cronbach α系数为0.835~0.935,SPT总分以及以物代物、虚构属性、虚构客体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 0.607, P <0.001)。观察组SP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9.615, P <0.001)。SPT总分与GDS适应性和个人社交发育商均呈正相关(r> 0.609, P <0.001)。结论 孤独症儿童典型行为可以在象征性游戏中得到体现,SPT可以为孤独症早期识别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注意转移与惩罚方法改善患儿不良行为的效果。[方法]将存在不良行为但未达到孤独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注意转移认知重塑方法干预,对照组进行惩罚方法干预。治疗前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估行为问题情况,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社会适应性。[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ABC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适应性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注意转移认知重塑对患儿不良行为的改善效果优于惩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头穴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行为评分(ABC)量表、孤独症评分(CARS)及社会生活能力(SM)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BC、CARS及SM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社会生活能力,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