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在放疗靶区勾划的应用价值。方法鼻咽癌颅底侵犯21例,均行CT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依据CT扫描图像(A组)、MRI扫描图像(B组)及CT联合MRI图像(C组)分别勾划放疗靶区。结果A组放疗靶区体积〈C组放疗靶区体积〈B组放疗靶区体积。结论CT联合MRI可准确反映出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范围及程度,可作为鼻咽癌颅底侵犯放疗靶区勾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CT和MRI在鼻咽癌局部侵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9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局部侵犯患者6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鼻咽癌侵犯颅底和鼻咽部的检出率。结果:MRI对鼻咽癌侵犯颅底的检出率(55.0%)高于CT(20.0%)(P<0.05),对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副鼻窦、咽旁间隙、头长肌、海绵窦的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CT和MRI在鼻咽癌局部侵犯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但MRI在鼻咽癌侵犯颅底和鼻咽部的检出率上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颅底侵犯的MRI表现特征,评价MRI检查对其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有明确颅底或颅神经受损临床症状的40例鼻咽癌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侵犯翼突(包括翼腭窝)16例,斜坡11例,卵圆孔(包括蝶骨大翼)13例,岩骨尖4例,枕骨2例。19例有2处及以上联合侵犯病变。表现形式有:正常低信号的颅底骨皮质不完整;骨髓内T1高信号脂肪影消失,被肿瘤信号代替;骨内被侵犯病灶异常强化;穿过颅底神经孔的条索状强化影。有颅内侵犯者19例。结论: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颅底骨侵犯(skull-base bone invasion,SBB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为16~72岁)初诊未治且由病理学检查证实的NPC患者,比较头颅~(99m)Tc-MDP SPECT/CT图像与鼻咽部MRI图像。另设正常对照10例,仅进行头颅SPECT/CT。计算SPECT/CT图像矢状面颅底异常浓集最高计数区域与高位颈椎体处比值(L/S),L/S1视为SBBI。以临床和鼻咽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SPECT/CT及MRI判断颅底骨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随访确诊为NPC SBBI的患者有64例。MRI检查真阳性64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18例;SPECT/CT检查真阳性60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16例,假阴性4例。61例患者在MRI和SPECT/CT上均表现为SBBI。MRI诊断NPC SBBI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100%、94.74%、0及5.26%;SPECT/CT的相应指标分别为93.75%、84.21%、6.25%及15.79%。结论:SPECT/CT与MRI诊断NPC SBBI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但对各骨的诊断效能不同,尤其在颞骨诊断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NPC)的UICC/AJCC(2002,6th)分期和我国1992年福州分期的影响.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9例N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前1周内均有CT和MRI资料.结果 CT不能显示咽颅底筋膜,MRI显示清楚;MRI显示茎突后间隙肿块和鼻窦肿块性质较CT明确;MRI显示颅底骨质肿瘤侵犯较CT敏感.根据UICC/AJCC分期标准,28.2%(11/39)的病例发生分期改变,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35.9%(14/39)发生改变.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的侵犯途径和范围,特别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建议NPC临床分期应考虑以MRI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CT和MRI诊断颅底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和MRI在诊断颅底鼻内型脑膜脑膨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底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的CT与MRI表现。结果:7例颅底鼻内型脑膜脑膨出中有1例合并脑积水。4例行CT和MRI扫描,2例仅行CT扫描,1例仅行MRI检查。冠状位CT扫描见筛骨骨质缺损,MRI见鼻腔内囊状异常脑脊液信号,并向上与颅内蛛网膜下腔直接相通,其内有少量脑组织信号。结论:CT和MRI能正确诊断该型脑膜或脑膜脑膨出,CT显示颅底骨质缺损大小、部位优于MRI,MRI可清楚显示疝出物及其与脑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CT征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颅底骨质破坏和颅内侵犯的CT征象及侵犯途径。方法和材料:应用全身CT机对64例经病理证实为NPC且伴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颅内侵犯的患者进行轴位成像。结果和结论:CT轴位扫描可以显示几乎所有颅底骨质结构的改变和颅内侵犯。颅底骨质结构改变主要有三种表现:吸收破坏、增生硬化或两者共存。破坏部位以枕骨斜坡、蝶骨体部和岩尖最多见,分别占20.1%、17.9%和16.7%。侵犯途径可分为前、前上、上、外上和后上五种,以上和后上最多见。作者认为颅底骨质破坏及颅内侵犯对临床分期,放疗方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同时强调颅内侵犯时采用冠状位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RI及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7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于放射治疗前行鼻咽MRI及CT扫描,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MRI、CT对颅底骨侵犯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1%,29.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破坏的部位均以斜坡最多见,MRI对颅底孔道破坏的显示更具优势。结论MR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诊断优于CT,在放疗前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位CT扫描(冠扫)对防止鼻咽癌(NPC)颅底侵犯的误诊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92例NPC的轴位扫描(轴扫)与冠扫颅底骨质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NPC中,47例经轴扫和冠扫描均未见颅底侵犯;3例轴扫颅底未见异常,而经冠扫发现颅底侵犯;13例轴扫可疑颅底受侵而经冠扫确定有颅底受侵4例,排除9例;12例轴扫见颅底侵犯而经冠状扣描其范围更广;17例轴扫与冠扫颅底受侵情况一致。结论:冠状CT扫描对诊断NPC有无颅底侵犯及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只有将轴、冠状扫描紧密结合才能防止NPC颅底侵犯的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放疗前后比较的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49例颅底骨质破坏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MRI的变化。结果49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颅底骨质破坏;MRI可见肿块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骨髓高信号消失及压脂增强后明显强化。经放射治疗49例患者均呈放疗后状态。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对鼻咽癌TNM分期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术(MRI)增强扫描在判定鼻咽癌(NPC)根治性放疗前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NPC患者54例,均于根治性放疗前后行鼻咽、颅底、颈部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放疗前后肿瘤病灶范围、形态及对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变化。结果:放疗后经MRI增强扫描复查,49例NPC患者原发灶范围不同程度缩小,提示根治性放疗总有效率达90.74%,此外,影像结果显示肿瘤病灶边界较之前变清,侵犯范围有所缩小,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其淋巴结直径均有所减小;剩余3例较放疗前无明显变化,2例肿瘤范围增大,颈部淋巴结退缩不明显甚至增大,并向颅底侵犯。结论:MRI增强扫描可对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前后疗效作出有效判定,进而有利于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颅底侵犯的MRI表现及与p53、p16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鼻咽癌(NPC)颅底骨侵犯的MRI特征及其与p53、p16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NPC患者和20例鼻咽炎症患者行鼻咽部MR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蛋白质p53和p16的表达.结果 MRI发现颅底骨侵犯63例,其中溶骨性破坏29例,成骨改变13例,混合性破坏9例,骨髓浸润10例.沿神经侵犯2例.破坏部位最多见于斜坡(42例).NPC及鼻咽炎症中p53、p16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5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颅底骨质侵犯相关(P<0.001),形成溶骨性颅底破坏的NPC组织与仅有颅底骨成骨改变者中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3.10%(27/29)、61.54%(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表达与颅底骨质侵犯无关.结论 p53蛋白表达与NPC颅底侵犯有一定相关性.成骨改变可能是反应性骨改变,颅底骨质破坏形式可以反映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准确认识鼻咽癌(NPC)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确诊的24例NPC患者,在治疗前都做CT和MRI检查。结果24例NPC原发灶,伴有颅内占位6例,其中前颅窝病变1例,中颅窝3例,后颅窝2例。颅底骨质破坏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CT和MRI检查都可显示原发灶及鼻咽癌颅内侵犯的部位、途径及范围,有助于临床分期及指导放射野的设置。由于MRI具有比CT更高的软组织分辨力,故MRI检查对病变早期的显示和颅内病变的显示更优越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颅底骨改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咽癌颅骨改变的CT征象。方法对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并有颅底骨质改变的182例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常规轴位,层厚5mm,层距5mm。用骨窗显示:窗宽2500HU,窗中心300HU。结果颅底骨改变分为骨质硬化、溶骨性破坏和混合性改变。溶骨性破坏最多,常见于斜坡。增强后,溶骨性破坏的颅底骨强化最明显,混合性改变其次,骨质硬化的颅底骨无明显强化,三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F=5.73,P<0.01)。结论颅底骨硬化可能是一种反性改变,无需大剂量放疗。CT对鼻咽癌颅底骨改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临床高度怀疑颅底骨质破坏,而CT检查显示颅底骨质正常时,进行MRI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近期81例鼻咽癌初诊患者进行CT和MRI对颅底骨质侵犯检出率的对比研究,以探讨CT与MRI对颅底骨质侵犯的检测能力及对临床分期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颅底侵犯的途径及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颅底侵犯的途径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病理证实的NPC颅底侵犯的CT资料,结果: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翼突同,外板,蝶骨体及枕骨斜坡,颅底侵犯以骨质破坏最常见,占71%,其次为骨质硬化占21%,二者并存最少见,仅占8%,侵犯途径可分为5种,以向上、向前、向后上多见。结论:CT可以显示NPC侵犯途径,但侵犯途径的分类有待统一。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局部侵犯的CT与MRI对比研究:附28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CT与MRI在检测鼻咽癌局部病灶侵犯范围的差异.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同时有治疗前鼻咽部的增强螺旋CT与MRI资料的初诊鼻咽癌283例.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分别进行CT与MRI的阅片,采用χ2检验比较CT与MRI检测各部位受侵的发生率.结果 MRI显示软组织超腔侵犯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95.1%和74.6%,均明显高于CT的90.5%和65.0%(P分别为0.035和0.013).MRI上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受侵的发生率分别为44.2%和39.6%, 均明显高于CT的29.0%和18.7%(P值均小于0.001).MRI上颅内及海绵窦的侵犯率为17.3%,明显高于CT的5.7%(P<0.001).结论 MRI对于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颅底骨质及通颅孔道侵犯、海绵窦及颅内侵犯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均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诊断鼻咽癌(NPC)颅底骨破坏的临床价值,分析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途径及CT表现。方法分别利用CT轴位扫描和冠状位扫描29例鼻咽癌患者。结果29例NPC患者,颅底侵犯14例,占48.3%,发生于蝶骨体、斜坡、蝶碟窦、蝶骨大翼、岩尖、筛窦、翼突板、枕骨和下颌窦等部位。结论轴位扫描可清楚显示NPC颅底破裂孔、卵圆孔、棘孔,枕骨斜坡及颞骨岩尖的结构的破坏情况,但对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显示不佳;冠状位扫描能清楚显示蝶窦底壁、海绵窦及圆孔等结构的破坏情况。只有将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位扫描方能较全面了解NPC颅底及颅内早期受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99mTc-MDP SPECT/CT颅底显像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头颅SPECT/CT颅底显像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病理证实为NPC患者44例(初诊患者30例,复诊14例,低分化鳞癌38例,未分化癌6例,其中患头痛14例),同期行头颅99mTe-MDP(锝标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CT与鼻咽MR显像对比,正常对照组10例行头颅SPECT/CT。于SPECT/CT图像矢状面颅底异常浓集最高计数区域(L)与高位颈椎体(S)处各画相同大小的感兴热区(ROI),计算L/S值。L/S〉1考虑颅底骨侵犯。结果@SPECT/CT示颅底骨侵犯组(SBBI)24例与未侵犯组(none-SBBI)20例,L/S值分别为1.83±0.69和0.68±0.13,差异显著(P〈0.01);MRI示24例SBBI和20例none-SBBI,但病例与SPECT/CT不全一致,且SPECT/CT与MRI有一定的相关性②伴头痛患者,SPECT/CT颅底阳性检出率较高(P〈0.01);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颅底骨受累部位的多少未见明显影响阳性检出率(P〉0.05)。③对照组L/S〈1。结论NPC患者头颅99Tc-MDPSPECT/CT颅底显像阳性为颅底骨侵犯可能性大,与MRI有较好的相关性。伴头痛患者应高度怀疑颅底骨受肿瘤侵犯,其它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明  黄际远  谢可 《华西医学》2010,(10):1839-1840
目的探讨SPECT及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测能力。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2月对159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行颅底SPECT断层显像,同期行CT检查,分别计算颅底受侵的阳性率。结果①159例鼻咽癌SPECT颅底断层阳性率46.5%(74/159),CT阳性率25.2%(40/159),SPECT检测敏感性高于CT(P〈0.001)。②鼻咽癌伴颅神经损害SPECT检测敏感性高于CT(P=0.004)。结论 SPE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测敏感性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