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预防ICU苏醒期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I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Riker镇静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情况,记录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意外风险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5 min、15 min、30 min时麻醉苏醒期Riker镇静评分、P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躁动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脑外伤患者麻醉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处于麻醉复苏期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围麻醉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处于麻醉复苏期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围麻醉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10 min时Riker镇痛-躁动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10 min时Riker镇痛-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PAR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非计划拔管、坠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切口渗血量增多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麻醉复苏期患者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957-958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全麻扁桃体摘除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选择行全麻扁桃体摘除术患儿64例,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26),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镇静躁动评分(SAS)和Ramsay镇静评分。两组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可明显减少全麻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行气管插管全麻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强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拔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拔管时间、躁动情况、疼痛情况、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波动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顺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LC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并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关腹前30 min分别肌肉注射地佐辛0.1 mg/kg(A组,n=20)、0.2 mg/kg(B组,n=20) 对照组:给予5 ml 0.9%氯化钠溶液静注(C组,n=20).比较3组患者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且无呼吸抑制;苏醒后VAS评分C组最高,A组和B组次之(P<0.05).拔管后苏醒室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 0.2 mg/kg地佐辛于手术结束前30 min肌肉注射可以明显降低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沟通护理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全麻下行鼻内镜双侧鼻窦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1 d接受常规麻醉医生访视和手术窜护士心理护理,术后麻醉医生常规拔管苏醒,实验组增加苏醒期沟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记录躁动评分、术后鼻腔止血效果及麻醉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鼻腔止血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鼻窦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沟通护理能降低躁动发生率及减少鼻腔渗血,提高苏醒期安全性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全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行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麻醉恢复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PARS评分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镇静剂使用率、入室及出室时PAR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镇静剂使用率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室时PA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ARS评分能有效反映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生理功能变化,可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留室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防治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患者80例,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麻醉前预注纳布啡,而对照组全麻患者术前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苏醒时间、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皮质醇以及肾上腺素,有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等。结果观察组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个不同时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麻患者术后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在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中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发生躁动情况,提高镇静作用,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给予地佐辛,观察组患者静脉给予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管前、拔管后VAS评分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联合用药后,观察组拔管前、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轻度躁动、重度躁动、咽痛、呕吐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能有效预防腹腔镜全麻苏醒期躁动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导尿时机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对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在麻醉前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对照组(40例)在麻醉后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分值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躁动分值和导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躁动分值与导管脱出呈正相关。结论在麻醉前行导尿术,可明显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张迪  王珊珊  张洁  李燕爽 《全科护理》2021,19(30):4262-4265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防控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462例腹腔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1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睡眠集束化管理与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相关防控措施.比较两组病人躁动率,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5天、第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两组病人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躁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第5天、第7天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实施睡眠集束化管理与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后可有效减轻其疼痛与躁动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4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约束时间、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不良事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镇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约束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皮肤损伤、坠床、末梢循环受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约束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不停药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12月的70例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拔管前不停用丙泊酚,血药浓度维持在1.3μg/mL,拔管后再停药;对照组则完全停用丙泊酚后再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后5 min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评估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和躁动情况,询问复苏室护士对每例患者配合护理操作的情况是否满意。结果观察组拔管前后5 min呼吸频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拔管前后5 min镇静评分均较高;复苏室护士对观察组患者配合满意度高,观察组患者发生躁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不停药拔管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躁动,并促进患者配合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的临床表现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将76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R、MAP、SA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疼痛较为明显,患者常伴有HR加快、MAP升高等临床表现。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减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早期的疼痛程度,降低躁动、脱管及坠床等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为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注射液组(A组)、芬太尼(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于手术结束前30 min ,A、B、C三组分别静注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1μg/kg、生理盐水5 mL。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后20 min、1 h、2 h的VAS评分。【结果】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拔管时间延长( P <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镇静评分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要优于C组( P <0.05);与A组比较,B组、C组拔管时SBP、DBP、HR明显增高,且C组高于B组( P <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患者在拔管后20 min、1 h、2 h ,VAS评分明显升高,且C组明显高于B组( P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 P <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腹部肿瘤切除术患者全麻苏醒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满意,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全麻鼻内镜手术预防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90例择期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P、PM、C组三组,每组30例。鼻内镜手术结束前30min,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PM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咪唑安定0.02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三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T1)及拔管后5min(T2)、10min(T3)的MAP、HR值;躁动评分(Rs)及Ramasay镇静评分(RSS),术后6、12、24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T1-T3三个时点的MAP、HR值均以PM组为优(P均〈0.05)。PM组的RS、RSS、VAS值在不同时点均低于P、C组(P均〈0.05)。三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差异(P均〉0.05)。C组恶心14例,呕吐11例;P组恶心12例,呕吐9例;PM恶心8例,呕吐6例。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相近(P均〉0.05)。结论帕瑞昔布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可有效预防全麻鼻内镜手术苏醒期躁动,并可安全用于鼻内镜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特殊管路交接单在肺切除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全麻下行肺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进入ICU后是否应用特殊管路交接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记录单。观察组采用特殊管路交接单。比较两组苏醒期总平均时间、管路意外发生率、由于管路问题引发的躁动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苏醒期总平均时间、管路意外发生率、由于管路问题引发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于肺切除患者全麻术后转运至ICU过程中采用特殊管路交接单,可有效降低管路意外事件及因管路问题发生的躁动发生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有效确保了患者由手术室转运至ICU交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预防儿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ASA分级I~Ⅱ级、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的12~14岁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30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右美托咪定组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01 ml/kg滴鼻。记录患儿苏醒即刻(T0)、苏醒5 min后(T1)、苏醒10 min后(T2)、苏醒30 min后(T3)的心率(HR),以及拔管3 min(T4)、拔管5 min(T5)、拔管10 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 O2)以及拔管10 min时Aono躁动评分和儿童麻醉苏醒谵妄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组Aono评分、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各时间点Sp O2、H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儿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均无呕吐、喉痉挛、误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经鼻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是临床上预防苏醒期躁动的一个行之有效且安全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曲马多联合芬太尼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术毕对照组静注芬太尼0.1μg/kg,观察组静注曲马多1.0 mg/kg、芬太尼0.3μg/kg,观察两组拔管前5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T1、T2、T3观察组RS、RSS和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马多联合芬太尼能有效防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20.
布托啡诺在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在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65岁,70kg以下,ASAI~Ⅱ级的全麻病人4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n=20)和曲马多组(n=20)。全麻术毕即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等待全麻苏醒拔管。布托啡诺、曲马多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0.03mg/kg和曲马多1.5mg/kg静注镇痛。记录病人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吸痰和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拔管后10min的清醒评分(Ramsay)、舒适评分(BCS)、满意评分及不良反应,病人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所有病人达到Modified Aldrete Score 9分及以上则可以离开PACU回病房。结果:布托啡诺组镇痛、镇静满意,镇痛效果与等效剂量曲马多镇痛效果相似;两组对强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不能完全抑制,但布托啡诺组优于曲马多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BCS舒适评分、满意评分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情况亦相似,但布托啡诺组嗜睡率较高,达40%,同时苏醒期痛苦记忆率较低。结论:布托啡诺(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围拔管期的镇痛和镇静,病人舒适、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