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急救、途中救护、医院急诊科和ICU急救[1].  相似文献   

2.
李翠琴 《护理研究》2006,20(11):1028-1029
随着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护士的救护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方法的单一化、教条化,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为满足临床实践救护的需要,我院护理部运用模拟急救情景训练法进行专科急救操作考核,将21项<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与临床真实救护及各种专科仪器的使用进行结合,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救护能力,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临床护士的团队精神及现场救护决策能力和综合急救意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模拟急救情景进行临床综合救护操作考核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翠琴 《护理研究》2006,20(4):1028-1029
随着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护士的救护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方法的单一化、教条化,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越米越突出。为满足临床实践救护的需要,我院护理部运用模拟急救情景训练法进行专科急救操作考核,将21项《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与临床真实救护及各种专科仪器的使用进行结合,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救护能力,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临床护士的团队精神及现场救护决策能力和综合急救意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创伤中心在抢救病人时采用三位一体的急救模式 ,即院前抢救、急诊科的初步抢救与分流、加强监护病房 (ICU )的进一步救护。此种模式使严重创伤病人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全校性选修《现场救护》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14名在校大学生开设《现场救护》全校性选修课,以观看视听光盘教材结合教师面授、实际操作练习、参观医院急诊科及考核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的急救技术培训。结果学生考核成绩均合格,对课程的平均满意度为92.6%。结论《现场救护》全校性选修课可作为综合性高校大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选修《现场救护》可以提高现场应对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伤中心在抢救病人时采用三位一体的急救模式,即院前抢救、急诊科的初步抢救与分流、加强监护病房(ICU)的进一步救护。此种模式使严重创伤病人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7.
中医院急诊科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城市各大西医医院急诊科都进行了规范化的建设,实行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急诊ICU一体化,使综合急救能力提高.而中医院急诊能力相对落后.如何提高中医院急诊应急反应能力,如何改善中医院急诊条件、提高每位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是我们中医院急诊科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危重患者进行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分析研究,提出研制性价比高、实现国产化的途中转运载体移动重症监护病房(ICU).方法 分析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分别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治、ICU救治三部分组成的急救医疗体系中的救治措施,研制了与该模式相适应的集成有急救设备的途中转运载体移动ICU.结果 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提高了各环节人员的急救能力,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途中转运载体移动ICU可为危重患者创建一体化救治链提供有效保障.结论 实际使用证明,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患者的院前、院内抢救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移动ICU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相关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连续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探索适合急救护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方法将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107名,对照组108名。在"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的实验教学中,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和高端模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和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救护理实验技能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和高端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急救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科室护士急诊科轮转培训的做法与成效。方法:将中医各科室工作满3年的护士共31名,分批在急诊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救技能和重症监护能力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扎实急救基础知识;培养急救意识,并参与抢救;重症监护能力的培养。采取集中授课、跟班一对一带教等方法进行培训。结果:31名护士培训后急救理论和技能成绩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急诊科轮转培训,提高了轮训护士的应急能力及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级智能综合模拟人ECS在急诊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江西中医药大学大三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组,实验组利用ECS模拟人模拟临床急救环境进行急诊护理技能实训授课,对照组配备普通模拟人按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分别比较考核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S模拟人用于急诊护理学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急救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综合急救素质。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实验对护理专业学生急救综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培养和训练护理专业学生的急救综合能力。方法对2005级和2006级护理系332名本科学生开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综合性实验,并于实验结束时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认为开展综合性实验对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急救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人文关怀、应变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帮助作用的学生分别为94.5%、94.2%、92.6%、93.9%、94.2%、90.3%、92.3%、以及89.7%。结论通过综合性实验,加强了学生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急救技能和急救意识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综合性实验,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名全军危重症急救护理示范基地学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名,观察组32名,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评价两组学员在危重症理论、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等方面能力改变情况以及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危重症理论知识水平、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教学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运用于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及学员对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急救模拟训练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急救技能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通过对急救模拟训练前、后手术室护士急救技能水平的比较,探讨手术室急救技能教学方法的改进。方法对在手术室工作1-3年的护士进行急救模拟训练,由过去的单纯理论讲课改为和医生一起对急救的各个阶段进行综合模拟训练,并对训练前、后手术室护士急救技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模拟训练后手术室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均较训练前水平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1)急救模拟训练可以明显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并能够主动配合手术医生应对手术室的各种急救;(2)使手术室教学由抽象变为实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脏外科护士护理带教工作现状,给予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模式带教干预,探讨该带教模式在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脏外科工作的44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带教,研究组行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带教。对比两组应急能力、护理工作水平及带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应急能力总分、护理工作综合评分、带教满意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外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期间应用医护团队急救模拟演练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增强护理工作综合水平,且带教满意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贺晓春  周凤琼  蒋迎佳 《全科护理》2016,(24):2488-2490
[目的]探讨对从事新生儿转运工作护理人员的培训方式,以期提高护士现场急救和照护能力。[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承担新生儿转运工作的年轻护士进行转运情景模拟培训及演练,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掌握、转运综合能力及团队协助能力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供高仿真的现场感,强化护士在新生儿转运工作中与医师有效合作,定期培训可以保障护士现场处理能力和照护水平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本科生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以中风患者为例,教师设计急诊接诊/评估/救护、收入病房后的护理查房、突发状况紧急救护、出院指导等临床场景。学生在急救仿真模拟人身上进行评估、判断、操作等模拟实训,针对问题进行强化练习和再次模拟实训。结果通过2次模拟实训,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了明显提高,有效纠正了第1次模拟实训中沟通、评估及操作中的问题。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衰心衰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2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衰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手段,研究组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急救、吸氧镇静剂急救等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等。结果:在急救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两个指标方面,研究组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衰心衰患者实施具有预见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who participate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d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programme of pre-hospital first aid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pre-hospital first aid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Methods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6 nursing undergraduates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in an ambulance from a teaching hospital in Hunan, China. The interview data were transcribed, and Colaizzi's seven-step method was used for subject analysis.ResultsThe experience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five themes: helplessness and fear of death, uncertainty of unknown events, satisfaction with self-improvement, need f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he perception of a gap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resources.ConclusionsNursing colleges and teaching hospital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ath education and pre-hospital first aid training.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apply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pre-hospital first-aid teaching and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nursing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schools and teaching hospitals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during pre-hospital first aid practice to reduce the rate of nursing personnel turnover. It's very important to supplement and retain professional nurses for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养学生的急救整体思路,提高其综合运用急救知识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方法在2009级护理专业急救护理学实训课程教学中开展情境模拟表演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给出情境中必须出现的操作项目和人物,6~8名学生自愿组成救护小组,自行设计剧情并组织练习,在课堂上学生做观众,各小组依次表演,课程组教师和学生代表现场评分,最后总结反馈。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情境模拟表演增强了实训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结论该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急救思路,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急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语言表达和护患沟通等非技术能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