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40例联合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介绍了丝裂霉素的作用机制及手术方法,重点阐述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对结膜滤过泡的保护等,通过医护配合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较常发生的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及后期的滤过口疤痕化致滤道堵塞,从而使眼压复升,防止继续损害视功能的发生。方法我科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即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可调节缝线)配合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急救、心理护理、滤过泡护理、眼球按摩等护理技术,治疗护理原发性青光眼。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手术前后眼压比较说明复合小梁手术对患者远期的眼压控制得更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及视力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后早期与滤过过强相关的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3年11月始,进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研究(即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可调节缝线)治疗原发性青光眼,我科护理根据复合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手术方式的不同,配合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急救、心理护理、滤过泡护理、眼球按摩等护理技术,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专科护理方法,有效地防止了上述并发症,并获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66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小梁切除术,实验组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C。结果:实验组术后前房形成情况、滤过泡功能及长期降压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C,可明显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用于小梁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34例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分析主要的护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重点做好术前访视,完善专科特殊用物的准备,术中医护协调做好特殊环节的配合,合理安排物品、器械、药品的使用,防止丝裂霉素C对眼部组织的毒性作用.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无丝裂霉素C的毒性反应发生.结论:要求配合手术的护士要了解手术步骤,掌握特殊环节的配合要点,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应用生物羊膜联合丝裂霉素C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7例(27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生物羊膜联合丝裂霉素C的围术期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术程顺利,术后视力改善4眼(14.8%),视力降低2眼(7.4%),视力不变21眼(77.8%);并发症情况:浅前房4眼,低眼压3眼,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的中位眼压为12.3mmHg,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可以减少疤痕的形成,提高滤过功能;而术后针对性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黄和煦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280-3281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56眼)行小梁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晚期青光眼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后用药、主要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的护理。结果:术后6~12个月56眼眼压控制在≤2.8kPa (21mmHg)内,术后视力提高且稳定,并发症轻而少。结论:小梁切除术后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晚期青光眼病人的手术成功率。[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陈莲  方林彬 《护理研究》2005,19(8):1645-1646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晚期青光眼共52例(66眼)行小梁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后用药、主要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的护理。[结果] 术后6个月~12个月64眼眼压控制在≤2.8kPa(21mmHg)内,术后视力提高且稳定,并发症轻而少。[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晚期青光眼病人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护理工作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的成功提供有力的护理保障。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在我科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58例(76眼)患者进行治疗及系统护理。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结膜渗漏、角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陈莲  方林彬 《护理研究》2005,19(18):1645-1646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晚期青光眼共52例(66眼)行小梁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后用药、主要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的护理.[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64眼眼压控制在≤2.8 kPa(21 mmlHg)内,术后视力提高且稳定,并发症轻而少.[结论]小梁切除术后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晚期青光眼病人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滤过手术区瘢痕化,影响滤过效果,这是青光眼手术研究的一大难题。术后常规使用类固醇激素来解决瘢痕化问题,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不佳。近年来,在手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明显减少了滤过道粘连瘢痕化,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继红 《天津护理》2010,18(1):18-19
总结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C联合用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护理要点。术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眼压和眼前房的动态变化,协助医生把握巩膜调整缝线的拆线时机,并针对不同类型浅前房的病例,采取具有前瞻性的护理措施,巩固了手术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抗青光眼手术方法均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此方法使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眼压不可调控。且控制眼压长期效果不理想,增大了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功能继续受损的发生率,所以,此手术方法在国内一些医院正在被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所代替。我院自2002年9月以来,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抗青光眼术中,增加了术中前房形成,与单纯小梁切除抗青光眼术相比,降低了手术患者术后眼压及浅前房发生率,进一步完善了复合式小粱切除术。为配合此手术,我们对手术患者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徐国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96-4297
目的探讨在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7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5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对照组35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不变或增减1行,视野基本不变,试验组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P〈0.01),浅前房的出现比例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P〈0.01),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结论丝裂霉素C可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只需1次用药,不引起眼内损害,联合使用巩膜瓣可调缝线减少了手术算管痒.椹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室.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早期滤过过强、浅前房及相关并发症;二是后期结膜滤过泡瘢痕化致手术失败。为此,我院对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36例患者在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同时,使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调整缝线术,在预防浅前房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眼科护理     
013863小儿眼科全麻手术的护理/姜青丽…刀现代护理一2001,7(1)一29 患儿全麻术后会出现窒息、气道痉挛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在护理方面应加强术前护理及术后麻醉苏醒期的严密观察采取妥善的去枕平卧位,正确用氧和适量应用激素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症状和精神症状,发现尿潞留时勿需导尿,采取诱导法让其自行排尿。及时对症处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安全提供保证(刘丽萍)013864联合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月鬃立君…//现代护理一2001,7(l)一23 为提高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对4…  相似文献   

17.
<正>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关选择小梁切除术作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方式的报道尚不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9月至2005年4月期间应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长期随访资料,评价手术的长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44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术后基础护理,浅前房的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认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护理难度大,手术的成功施行需要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青光跟206眼,分为A、B2组,A组80例(106只眼)行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C(MMC)的复合小梁切除术,B组80例(100只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结果 2组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率、术后长期眼压控制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可调节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可明显提高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滤过手术目的是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途径降低眼压达到减轻和消除高眼压对视功能的损害[1] ,手术后房水由新的滤过途径排出眼外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是在传统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基础上改良发展而来的。同传统手术一样 ,术后因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及炎症反应导致结膜下组织纤维化和滤过泡疤痕形成 ,常使手术失效。丝裂霉素C(MMC)是临床广泛应用于抗瘢痕形成的药物之一 ,2 0 0 1年 1~ 12月我科行联合MMC手术 2 0例 ,下面就MMC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 2 0 0 1年 1~ 12月我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