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妇瘤科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按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将2014年1月~2015年2月236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229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宫颈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其凝血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出现下肢肿痛、活动受限等血栓样症状者 23 例,发生率9.75%;实验组出现下肢血栓样症状者 8 例,发生率 3.49%,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2,P=0.007);②实验组术后一周的凝血指标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亦可改善其凝血系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气压治疗仪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8月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50例,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9月~2014年8月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确定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和实施、效果评价和护理流程标准化等进行护理,比较品管圈活动在气压治疗仪对宫颈癌根治术下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压治疗的落实率、住院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增加宫颈癌患者气压治疗的落实率,减轻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水肿的程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12月收治该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1~7月收治该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14,P=0.048).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杨萍  欧利芳  李亚芳 《全科护理》2012,10(19):1823-182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宫颈癌常见并发症之一。有资料表明,宫颈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而死亡[2]。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了生存期。我科收治1例宫颈癌病人综合治疗后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43岁,宫颈癌综合治疗后1月,左下肢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抗栓泵结合下肢操预防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80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下肢自由活动。观察1、2、3组,分别于手术后在护士指导下进行特定的下肢体操锻炼(观察1组)、抗栓泵被动按摩(观察2组),抗栓泵结合下肢操锻炼(观察3组),比较四种方式在肺癌根治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观察3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结论:抗栓泵结合下肢操锻炼更能有效的预防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罗露 《当代护士》2022,(4):74-77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36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6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心理状况及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 医护一体化干预后,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栓塞、淋巴囊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心理状况,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促进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提高其预防、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11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归纳出针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肺栓塞的预防护理措施。结论: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护理可减少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宫颈癌中重度贫血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6例宫颈癌中重度贫血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评估、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压疮、跌倒/坠床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感染的预见性干预护理、营养支持、用药及输血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46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切口感染1例,无压疮、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经积极的护理及治疗,46例患者术后6~18d恢复良好出院。结论预见性护理管理干预对减少宫颈癌中重贫血患者术后安全不良事件及术后感染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能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张宏  童茜 《中国康复》2015,30(4):274-27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气压治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水肿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宫颈癌术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联合气压治疗。结果:术后第7及14天,研究组大腿中段周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7天,在下肢肿胀感和下肢疼痛方面,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行走障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2组纤溶指标D-二聚体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凝血酶原时间组间及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 14天及出院后14天,2组SPB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超显示,研究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对照组有5例,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8.33%,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气压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水肿发生率和患者的主观不适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聂微  哈颖 《华西医学》2014,(3):539-541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151例宫颈癌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积极的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措施,并与2010年1月-12月同样行宫颈癌手术且实施常规护理的1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验证血栓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方法对预防患者术后DVT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肿痛、活动受限等血栓样症状者5例,发生率3.3%;对照组出现下肢血栓样症状者31例,发生率21.0%,两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秦春蓉  唐娟妮  谭金梅 《妇幼护理》2023,3(16):3799-3802
目的 探究责任制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手术的 7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应用 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责任制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下肢肿胀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 验组护理后 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责 任制护理能预防宫颈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减轻肿胀与疼痛,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 度。  相似文献   

12.
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下肢骨折手术高危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09%。经治疗后,治愈4例,并发脑栓塞导致智力障碍1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余雪姣  王卫珍 《全科护理》2013,11(15):1393-139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210例接受TURP手术病人进行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并观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210例TURP术后病人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围术期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很好地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行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全面评估、心理护理及指导;术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指导功能锻炼并配合护理等。结果 120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周长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下肢周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静脉血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史丽玉 《全科护理》2014,(31):2914-2915
[目的]探讨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方法和实施护理措施。[结果]2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随访3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了解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病人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孔炜  胡敏 《全科护理》2016,(1):16-18
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危险因素、预防护理等方面综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合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引导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IMB引导护理),各50例。比较2组护理后满意度、并发症(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功能良好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96. 00%)高于对照组(82. 00%),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12. 00%)低于对照组(26. 00%),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良好率(64. 00%)高于对照组(40. 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MB引导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乳腺癌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方法 将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315例乳腺癌行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循证护理组,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的3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循证护理组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和最佳证据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传统护理组则应用传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 循证护理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417%,传统护理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5,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发现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中、大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卫生宣教;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情况.术后加强下肢功能锻炼、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给予气压治疗等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时间1~3个月,182例患者中,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突发急性肺栓塞,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围手术期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