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B型超声(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210例肠套叠患儿在B超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采用日本产的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应用37℃生理氯化钠灌肠,灌肠压力控制在60~90 mmHg.结果:188例(89.5%)1次复位成功,10例(4.8%)2次复位成功,复位成功共198例(94.3%),10例(4.8%)复位不成功直接转为手术复位或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1.0%)在灌肠过程中发生肠穿孔,转行肠切除吻合术后治愈.结论:B超引导下治疗小儿肠套叠简便、安全、复位成功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108例,入院后全部患儿经B超确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水压灌肠复位禁忌症后在B超引导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全部患儿采用水压灌肠复位治疗,103例患儿复位治疗有效,有效率95.37%(105/108)。治疗过程中仅出现发热、腹泻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56%(6/108),未出现肠穿孔。B超可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在其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效果确切,避免X线对人体的辐射副作用,作为无创性检查和辅助治疗方法,B型超声值得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广泛性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9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94%)整复成功,6例(6%)失败.结论:对于病程在48h以内,无其他并发症的小儿急性肠套叠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优越性及对水压灌肠复位的指导意义. 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达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100%.结论 超声对肠套叠可早期诊断,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治疗肠套叠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X线诊断及其引导下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方法:对136例经B超和134例X线确诊并整复治疗的两组肠套叠进行对比。结果:226例中B超确诊204例,X线平片确诊1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超水压灌肠和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为91.2%、9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诊治小儿肠套叠首选B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6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B超下行水压灌肠复位及精心护理,其中5例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经B超检查确诊后行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5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86%;9例需要手术治疗。结论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复位过程清晰、直观,安全性好。了解此类患儿的病情特点、加强临床观察、做好复位后宣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黄霞  李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94-719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8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超声引导下进行压力控制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及精心护理。结果 8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82例复位成功,6例需手术治疗。结论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复位过程清晰直观,安全性好,无1例发生肠穿孔,较传统方法无X线辐射。加强水压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肠套叠是指肠道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多见2岁以内的肥胖健康婴儿,严重者危及生命,故及早复位治疗至关重要[1]。近10年来,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方法被应用于临床,避免了X线对小儿及医护人员的损害。本次研究在B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28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总结79例婴幼儿急性肠套叠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灌肠复位后严密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营养支持和患儿家长的健康指导。77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2例复位失败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陈靖 《当代护士》2018,(1):101-10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早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32例肠套叠患儿实施循证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32例肠套叠患儿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水压灌肠复位后24 h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肠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0.63%与87.50%,两组间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位后24 h复发率分别为3.13%与18.75%,两组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小儿肠套叠患儿5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儿在超声监控下用改良灌肠液水压灌肠复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观察两组患儿复位效果及复位后患儿并发症及大便性状、实验检查。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复位成功100%,对照组一次复位成功96%,两组无1例发生肠破裂穿孔。观察组患儿复位后大便白细胞计数增高、血CRP增高、发热、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套叠灌肠液的改进可以使灌肠液成为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的重要辅助手段,可显著减少肠套叠复位后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护理技术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诊断和超声监视下对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及水压灌肠复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诊断206例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温盐水灌肠复位200例。结果诊断符合率100%,复位成功率97%。结论小儿肠套叠超声检查为首选检查手段,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48例肠套叠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在X射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复位平均用时、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且具有复位用时较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及灌肠复位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低频及高频超声显像对临床可疑肠套叠患者进行检查 ,测量小肠套叠的外径及长度。并在高频 B超引导下进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结果  6 5例小儿小肠套叠中 ,经低频 B超确诊的仅 3例 ,套叠肠段外径 2 4~ 2 5 mm(均值 2 4 .33mm) ,长度 5 3~ 6 0 mm(均值 5 7.0 0 mm) ;经高频 B超确诊的达 6 2例 ,套叠肠段最大外径 2 0 mm(均值 16 .4 8mm) ,最大长度 4 3mm(均值 2 7.0 5 mm)。其中 5 3例在高频 B超引导下进行了灌肠复位 ,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明显提高了小儿小肠套叠的确诊率。在小儿小肠套叠的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中 ,应是目前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压力7~9kPa)。结果肠套叠整复成功171例,未成功14例,整复成功率92.4%,复位时间10~40min,灌肠过程中未发现肠穿孔及患儿呕吐,出院后短期随访无复发。结论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效果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选取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62例,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为低频B超监测分次注水灌肠复位组,研究组为高频彩超监测下自制全控式水压复位器复位组。研究组的灌肠成功率、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中转手术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彩超下运用全控式水压复位器行水灌肠诊治幼儿肠套叠,疗效显著,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与水压灌肠疗效差异。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9年2月18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0例行B超监视下温盐水灌肠肠套叠复位法,对照组95例行X线透视下注气肠套叠复位法。观察两组复位成功率、24h复发率、复位时间及复位压力。结果:实验组复位成功率91.1%,对照组93.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h内复发率8.9%,对照组复发率3.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位时间、复位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套叠采用B超监视下温盐水灌肠复位法,患儿、家属及医务人员可以免受X线的辐射,避免出现肠穿孔,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8.
黄春叶 《全科护理》2011,9(26):2361-2362
[目的]探讨急性肠套叠两种灌肠方法复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B超组65例,X线组55例。B超组在B超监视下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X线组用钡剂灌肠复位,比较两种灌肠复住的诊断符合率、复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B超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成功率比X线组高,中转开腹手术率比X线组低。[结论]急性肠套叠在B超监视下用生理盐水灌肠法复位具有诊断符合率高、复位成功率高、患儿痛苦轻,同时免受X线照射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下水压灌肠在小儿肠套叠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95例经彩超确诊的肠套叠患儿应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进行整复治疗.结果:95例中,一次灌肠复位成功86例,4例经再次灌肠后复位成功,总体复位成功率为94.73%.无患儿发生肠穿孔,误吸等并发症.结论:小儿肠套叠应用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治疗,复位成功率高,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可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本院对45例可疑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采用B超诊断并在其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