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急诊科收治4·20芦山地震伤员来院前的不同转运方式及相关伤情特点,探讨地震救援现场进行院前转运所需要的医护人员调配,为今后相关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后伤员的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芦山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接受的地震伤员的受伤类型和伤情特点等基本资料,对救护车和非救护车转运伤员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有314例伤员纳入分析,其中经救护车转运的伤员共277例,经非救护车转运的伤员共37例,各占88.2%和11.8%,转运中的伤员均以四肢及骨盆骨折受伤类型为主,救护车的转运高峰期为第1天和第5天,非救护车的转运高峰期为第1天。救护车转运伤员中重伤以上患者的比例与非救护车转运伤员中重伤以上患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地震现场进行伤员分拣以后,就需要根据病情轻重迅速选择合理的转运方式,从而根据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合理配备相关急救物资和调配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2.
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过程中各个板块间相互挤压,快速释放能量所形成的震动。地震中以砸伤为主要受伤机制,其次为高坠伤及挤压伤。还有就是埋压、窒息、淹溺、烧伤以及冻伤等伤害。各类损伤可导致精神障碍性的损伤[1]。患者常表现为多部位损伤,排在首位的损伤类型为软组织挫裂伤,紧随其后的便是各类型骨折[2]。并且地震伤中肾脏腹膜后损伤的发生率偏高[3]。地震好发地区常常位于偏远地区,大量地震伤员的同时产生往往导致当地医疗资源极度紧缺,不利于危重伤员的救治[4]。并且交通设施的毁损增加了伤员救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九寨沟地震医院志愿者在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急作用,为我院地震灾害中志愿者应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九寨沟地震救援中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工作情况。[结果]有209名志愿者参加了53名地震伤员的救援工作,从诊疗协助、伤员运送、家属安置及媒体接待、基础护理、心理干预、献血物资捐献6方面有力支持了救治工作。[结论]医院志愿者在此次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印尼地震海啸灾区成人破伤风的救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2004—12—26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海啸,海啸波及东南亚、北非等十几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靠近震中的印度尼西亚伤亡惨重。根据联合国呼吁及受灾国请求,我国政府决定紧急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印尼实施紧急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班达亚齐灾区进行医疗救援期间,共收治地震、海啸中受伤并发破伤风伤员16例,现将救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伤员转送方式及其物资准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急诊收治5·12汶川地震伤员来院前的各种转送方式,探讨地震医疗救援中院前转送时所需要的物资准备,为今后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后伤员的现场转送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震后3周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所接收地震伤员的受伤类型和伤情等基础资料,对救护车和直升飞机转送伤员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 338名被统计的伤员中,经救护车转送来的伤员比例最大,达60.56%,其它方式(包括汽车、船、警车、消防车、步行、抬送等)次之,占25.96%,飞机占13.47%.经由救护车转送伤员中重伤以上患者的比例明显大于飞机及其它方式,而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应尽快建立现场急救指挥体系,简洁快速分检伤员,根据病情轻重合理选择转送方式,并根据不同转送方式的特点配备相应足够的急救物资.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后,卫生部及浙江省卫生厅组织转运508名地震伤员来杭救治.本中心在保证省城日常医疗用血的同时,保障了地震伤员医疗用血的供应和安全.我们调查分析了地震伤员的用血情况[1,2],以期为今后大规模救治伤员提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3-07-22 07∶45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造成极大数量的人员伤亡,远远超过了当地的医疗救治能力。灾难发生后危重伤员陆续被转往兰州市各三甲医院进行救治。由于地震伤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医疗机构需积极行动,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组织救援者应该熟悉该类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本文对地震发生后转入兰州市伤员的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以后类似的抢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为康复医学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学科发展的机遇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7月7日12时,地震已造成69196人遇难,374176人受伤,18379人失踪。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我国医务人员在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在伤员医疗救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地震伤员的抢救成功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山沟发生7.0级地震。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立即派遣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本文为一名普通的医疗救援队成员在灾区救援工作中所记的日记,反映了地震现场救援的危险与困难,以及救援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伤员的紧急医疗分级救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5.12汶川地震伤员紧急医疗救援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灾害发生时紧急医疗分级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至8月12日四川省地震医疗救治伤员资料和紧急医疗救援队资料。结果救援医疗队员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灾区,救治伤员达374640,其中住院治疗96540人,在灾害现场急救、各级医院院内救治、跨省病员转移、重症集中收治等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救治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死亡率。结论5.12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工作主要以三级救治模式全面展开,一级救治是始动环节,二级救治是关键环节,三级救治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3周2621例急诊伤员分检流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发生后,根据接诊地震伤员的特点动态调整分检流程的意义与要点,为建立在大型灾害事件中的分检处理流程,及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启动应急预案,提高医疗救援水平提供思路。方法以华西医院在震后不同时段接收地震伤员的诊治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分析不同时段伤员特点,对流程变化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震后3周,华西医院共收治地震伤员2621例,伤员的伤情特点在不同时段有所改变,皮肤软组织伤和肢体骨折占总就诊量的45%,挤压伤占4.3%,气性坏疽5例,无一例院内交叉感染。结论根据急诊人数及病情的变化,急诊流程动态改变和调整有助于伤员早检早治,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从而提高医疗救援水平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会诊在雅安芦山地震救援中的作用。方法:总结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2013年“4·20”四川芦山地震伤员护理中发挥其远程医疗服务的经验。结果:在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开通面向灾区服务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位于地震灾区的多家医院及地震救援队救护车远程医疗系统联通,借助此系统。我们对部分地震重伤员进行了远程护理会诊。结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提高了地震伤员的护理质量,有利于伤员的早日康复,为我国在灾难救援中实施远程护理指导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震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特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咨询由四川转运到我院的26例伤员及其家属,查阅病历,了解其受伤过程及症状表现。[结果]病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其中睡眠障碍、不由自主回想地震经历、烦躁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及惊吓反应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地震灾区伤员有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和体征,护士发现问题应积极给予危机干预处理,可以避免PTSD的发生和加重。  相似文献   

14.
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观察及其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震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特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咨询由四川转运到我院的26例伤员及其家属,查阅病历,了解其受伤过程及症状表现。[结果]病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其中睡眠障碍、不由自主回想地震经历、烦躁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及惊吓反应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地震灾区伤员有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和体征,护士发现问题应积极给予危机干预处理,可以避免PTSD的发生和加重。  相似文献   

15.
震惊全国的5·12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也使很多人在地震中受伤。由于当地医疗设施破坏严重、病人大量增多,为了更好地救治伤员,其中一部分伤员转到全国各地进行治疗。在这批伤员中,学生占很大的比例,本院也接收了22名8~17岁地震中受伤的学生。大地震带给他们的不仅是身体的损害,还有心灵的伤害。身体的伤害可以治疗康复,心灵的伤害却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健康的心理,他们才会乐观地面对困难,顽强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2周2283例急诊伤员分检方案的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汶川地震后采取非常规方法(传统分检方法结合灾害救援的特点)分检伤员的效果,为建立大型灾害事件伤员分检处理流程,及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救援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华西医院在震后两周内接诊的所有地震伤员的诊疗信息数据为基础,对伤员伤情严重程度和所需医疗干预的迫切程度进行分检。结果按伤情严重程度和所需医疗干预的迫切程度对伤员进行分检,使危重伤员得到了及时处理,一般伤员得到了足够重视,轻伤员被及时分流,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医疗资源,使各类伤员都得到了最恰当的处理。结论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伤员分检方法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分检方法。采用灾害救援伤员分检方式分检地震后大批伤员,可使重伤员不延误病情,轻伤员不浪费医疗资源,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808"九寨沟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8月8日—2017年8月13日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地震病人8例采取项目管理救治模式,具体包括成立跨学科应急项目组;明确项目组成员救灾任务;实施双轨制工作模式,保障院内院外病人安全;重视过程管控,加强一线救援医务人员应急救治能力培训,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与有效性。评价实施项目管理救治模式后院内地震伤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应急救治能力。[结果]应用项目管理后,地震伤员未发生死亡,且未发生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骨科常见并发症。1例老年伤员在术后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积极处置后治愈。住院满意度总分为(99.13±1.81)分,参与救护的30名骨科医护人员应急救治能力较参与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水平与医务人员应急医疗业务能力,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汪娟  吴雪琼 《全科护理》2011,9(21):1943-1944
[目的]总结突发地震灾害发生后,伤员救治中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护理部采取正确的实施对策,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实现人性化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结果]成功救治伤员231人,无护理差错、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部根据地震伤员特点,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及时应用护理管理策略、采取措施,可确保地震伤员成功救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后,灾后康复工作也在紧急救援的同时作为医疗救护的重点积极开展起来。康复工作以如何早期介入康复治疗预防继发性残疾、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肢体功能、提高伤员生存质量、成功完成自理重塑等为工作重点,取得了地震伤员康复的阶段性成功。汶川地震至今已历时1年多,为了了解汶川地震后受伤人群康复现状及康复需求,为灾害康复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方案的形成提供信息,我们于2009年8—9月对康复专家及部分受伤人群进行了康复需求访谈。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5个小时到达了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展开医疗救护.由于对受灾情况不清楚,伤员很多、医疗救援人员少、所带医用材料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早期现场救护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