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积极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银屑病患者体象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团体积极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体象障碍及自尊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象障碍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评分、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积极心理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银屑病患者自尊水平,改善体象障碍,也能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极主题循序心理干预法对银屑病患者体象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90例纳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主题循序心理干预法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体象障碍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体象障碍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积极主题循序心理干预法应用于银屑病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改善其体象障碍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情感障碍病人病耻感、服药依从性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情感障碍病人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纳入的20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病耻感、服药依从性、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评分为(2. 53±0. 25)分、病耻感应付量表评分为(2. 55±0. 21)分、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评分为(2. 56±0. 25)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为(6. 47±1. 58)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为(7. 43±1. 14)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的躯体功能为(22. 53±2. 26)分、心理功能为(21. 61±2. 95)分、物质生活状态为(17. 06±2. 37)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 00%,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团队心理辅导可降低情感障碍病人病耻感,提高临床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社区康复对高龄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日至2016年3月4日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高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早期社区康复模式,对照组行基础随访,记录2组护理前后的MMSE分数、Barthel分数、SFMA分数以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MMSE、Barthel以及SFMA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19. 5±3. 3)分、(73. 2±16. 2)分、(79. 6±13. 2)分]高于对照组[(13. 9±3. 6)分、(64. 1±15. 5)分、(71. 2±12. 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93. 33%高于对照组70. 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龄脑卒中后患者行社区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认知功能以及睡眠障碍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整形美容求术者体象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筛选2016年1月~2018年6月来门诊咨询整形美容手术、接受和配合调查,评估其体象心理状态。将出现体象心理障碍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63例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序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参照认知行为疗法(CBT)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体象障碍严重程度量表评分(33.65±15.24)分,25分者63例,检出率为52.5%。两组求术者干预后体象障碍严重程度量表(BDD-YBOC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BDD-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情况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整形美容求术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体象心理障碍,依据CBT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求术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惊恐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惊恐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对照研究,分别实施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和医院常规治疗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4周心理干预后HAMA评分(7.83±3.12)分,对照组(11.42±4.0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AMD评分(19.45±3.92)分,对照组(18.67±4.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CL-90评分中焦虑、抑郁,躯体化以及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改善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认知及应对方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病人耻辱感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收治的84例银屑病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团体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耻辱感、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疾病耻辱感总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积极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银屑病病人耻辱感及不良情绪反应,可提高病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护理,比较2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及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比较SAS及SD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情绪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18. 33±3. 09)分,对照组为(18. 28±3. 14)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6. 03±2. 2)分,对照组为(10. 58±2. 19)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使得其不良情绪得以调节,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使得疾病朝良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 52±1. 15)分,低于对照组的(5. 62±1. 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为(1. 31±0. 12)分,入睡时间评分为(1. 32±0. 13)分,睡眠时间评分为(1. 41±0. 43)分,睡眠效率评分为(1. 51±0. 13)分,睡眠障碍评分为(1. 31±0. 24)分,催眠药物评分为(1. 63±0. 23)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为(1. 35±0. 21)分,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躯体质量评分为(70. 21±3. 42)分,心理健康评分为(74. 34±3. 92)分,情感功能评分为(71. 94±4. 2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3. 54±4. 62)分,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胃癌患者的癌痛症状,同时提升其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负面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 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为(7.2 ±1.8)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为(12.6 ±2.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9.4 ±1.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3.5 ±3.3)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11.5 ±2.6)分,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14.1 ±3.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负面情绪,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严重烧伤患者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4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接受烧伤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12周。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9个因子分和对照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因子分较入组时基线分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研究组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及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研究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和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维度分均较入组时基线分显著提高( P<0.05或0.01),对照组主观支持因子分和积极应对维度分也较入组时基线分显著提高( P<0.05或0.01),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严重烧伤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和积极应对方式,对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对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本院门诊2015年7月~2017年8月接诊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心理干预措施。综合分析2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SAS 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连续干预8w后的生活质量总分为(38. 1±2. 9)分,明显比对照组的(47. 3±3. 5)分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5. 56%,明显比对照组的80. 00%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选择积极心理干预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施护,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门诊复查候诊未参加汝康沙龙活动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对照组)和100例参加汝康沙龙活动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干预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著心理痛苦发生率对照组为36.8%,干预组为21.1%(χ2=5.02,P=0.03);干预组心理痛苦阴性组的疗效因子总分(236.86±35.17)明显高于心理痛苦阳性组(214.21±26.52)(t=2.61,P=0.01),其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因子有5项:团体凝聚力、普遍性、人际外学习、指示指导、希望重塑。患者报告得分较高的5项因子为:人际外学习、希望重塑、团体凝聚力、引导指示、存在意识。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以降低乳腺癌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痛苦,其中团体凝聚力、普遍性、人际外学习、指示指导、希望重塑、存在意识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有相对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 9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45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 ,对于干预组施以精神卫生全程服务 ,约 2 4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评分差值的比较 ,干预组的BPRS总分、反应缺乏因子分、思维障碍因子分、偏执因子分、SDSS评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结论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控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护士职业倦怠的团体咨询模式,观察团体咨询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40名具有职业倦怠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士长谈心,观察组进行8次团体咨询干预.在咨询前、咨询后即时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测量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结果 团体咨询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NBS总分、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理心理症状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团体咨询干预后,观察组NBS总分、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理心理症状得分分别为(144.15±5.37),(43.95±2.52),(23.05±1.70),(23.35±2.06),(15.80±1.82),(38.00±2.10)分,对照组分别为(186.95±6.38),(46.95±2.37),(34.35±2.23),(33.70±1.95),(25.05±2.11),(46.90±5.21)分,观察组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51,3.874,18.016,16.325,14.814,7.084;P均<0.01),但分量表内工作量大、非护理工作导致角色模糊、躯体症状项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咨询模式可有效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评定治疗干预前后2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紧张、悲观失望、失眠、情绪不稳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5.63±8.37)分和(46.27±8.05)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分别为(28.23±5.43)分和(40.27±6.64)分.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其心理状况向积极方向转变,提高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中的应用及焦虑情况.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体化护理干预. 观察所有产妇在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SDS、SA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母婴护理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PG水平(7. 01±0. 76)mmol/L,2hPG水平(8. 13±0. 89)mmol/L,及HbAlc水平(6. 35±0. 35)%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 ,观察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 12. 77%)显著低于对照组( 40. 43%) ( P<0. 05 ) ,观察组患者的 SDS 评分( 39. 46 ± 5. 56 )分及 SAS 评分( 38. 34 ± 4. 89 )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 ,其总的满意度(93. 61%)显著高于对照组(78. 72%)(P<0. 05). 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且能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伴负性心理非介入治疗患者的意义.方法 将60例冠心病伴负性心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介入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结束后对2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SAS评分为(42.17±6.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65±4.72)分;观察组SDS评分为(40.35±6.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68±4.93)分.结论 心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伴负性心理患者的非介入治疗有很大帮助,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食管癌患者述情障碍、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襄阳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76例食管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38名)和对照组(38名)。试验组接受2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6周、12周,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0,TAS-2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述情障碍、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述情障碍、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的述情障碍、焦虑、抑郁水平均较高,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述情障碍、焦虑和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情况,并比较护理前后2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6 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为(32.12±5.78)、(33.89±5.02)分,低于对照组(42.80±5.45)、(42.89±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提高,观察组为(268.12±45.89)m、(58.12±6.02)%,高于对照组(168.45±30.12)m、(45.12±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素质,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