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置管前、置管后的宣教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管后10天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置管后11~30天,干预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视频宣教在PICC置管阶段式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2017年年初成立项目小组,3~4月制作视频。将视频宣教前(2016年10月—2017年4月)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67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视频宣教后(2017年5月—2017年11月)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92例PICC置管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患者对PICC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提高;PICC留置的时间延迟;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士完成PICC健康教育的时间缩短(P0.05)。结论对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住院患者采用自制视频宣教的PICC置管宣教法,有利于提高患者对PICC健康教育掌握程度、置管依从性,降低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延长PICC留置的时间,缩短护理人员的宣教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each- back方法对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握球依从性和正确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行PICC置管的初发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采用Teach-back方法进行健康宣教。追踪导管使用情况3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握球运动的依从性和正确性、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知晓率、握球运动的依从性以及正确性、健康教育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初发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宣教的知晓率,握球运动的依从性、正确性,健康教育满意程度,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斯金纳教学理论运用于肿瘤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对降低置管并发症、改善导管维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科行维护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变化,并统计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维护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人际关系、营养、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实施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导管维护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养成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PICC置管维护的肿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导管延迟维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维护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斯金纳教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养成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路径组40例按制订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对导管知识掌握情况、对导管的自我护理操作掌握情况,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两组患者院外导管维护情况.结果 路径组患者的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摩高于对照组;路径组导管院外维护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首次PICC置管出院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于本科首次置入PICC的1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先后顺序依次排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50例),双号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出院指导进行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3个月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带管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实现了出院后与住院期间PICC导管的无缝连接护理,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吴超群  黄青青   《护理与康复》2017,16(2):182-185
目的观察SWOT分析法在PICC置管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门诊PICC首次维护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首次置管维护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SWOT分析法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行为水平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3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水平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焦虑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采用SWOT分析法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水平,降低患者焦虑情绪,使PICC院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让患者在置管前中后有直观的了解,增加对PICC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配合程度。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PICC置管患者42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无计划性,随机地向患者宣传与PICC相关健康知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即根据患者的特点与PICC置管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规范性、系统性、有计划地落实各项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7月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的随机教育方式,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PIC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赵密桃 《全科护理》2011,(4):366-367
[目的]系统性健康宣教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274例PICC置管维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导管外移、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早期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20年4月1日收治的12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行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思维导图早期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对PICC的了解程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采用PDCA护理模式对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肿瘤PICC置管患者共计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留置时间、PICC导管维护效果、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导管维护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肿瘤PICC置管患者,采用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置管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PICC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肿瘤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在置管后第7天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导管堵塞、导管异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PICC肿瘤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保证导管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围置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行2周期及以上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152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健康教育;选择2017年1-7月行2周期及以上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158例为观察组,采用阶段式视频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围置管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有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有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围置管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阶段式健康教育视频在PICC化疗患者围置管期中的干预效果明显,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保障PICC的正常使用,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输注。  相似文献   

16.
黄玲 《当代护士》2017,(11):156-158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自护能力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恶性肿瘤PIC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接受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及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肿瘤化疗PICC患者自护能力,降低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对其并发症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为更好地护理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8例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导管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38.4±7.1)d vs(114.2±4.9)d,P<0.01)]。观察组干预后感染并发症(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及导管相关全身感染)及非感染并发症(导管堵塞、意外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 32.1%,6.7%vs 25.0%,P均<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延长PICC导管在人体内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操作方法进行置管,观察组采取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技术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技术可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到位率,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PICC置管中两种不同送管方法对导管异位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行PICC置管的10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3月行PICC置管的10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采用偏头法送管,观察组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比较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及穿刺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对照组为9.7%、观察组为1.0%;置管过程患者舒适度测评对照组为29.1%、观察组为55.4%,x2CMH=21.908,P0.01。结论 PICC置管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优于偏头法送管。  相似文献   

20.
邹晓影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919-1920,后插1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化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认知水平、PICC置管后自我管理行为以及PICC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PICC置管目的及优势、PICC置管方法、观察穿刺点的目的及要点、PICC导管日常维护方法、置管后沐浴注意事项、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独立进行导管日常维护、避免置管肢体外旋及负重、敷料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填写PICC维护记录表、意外情况正确处理、并发症识别及处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7%(17/75)(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置管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提升置管后自我管理行为,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