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雷  龚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850-2851
目的 观察研究低分子肝素钙(LMWH)预防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3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20例,机械通气后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于第2天开始预防性连续每日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次,共用14 d.对照组18例,机械通气后常规治疗和护理,不予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 预防组1例(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无明显症状.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1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为下肢DVT高发人群.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使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减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物理预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高龄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高龄(均≥75岁)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物理预防组50例、B组——低分子肝素钙组50例、C组——物理预防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50例。入院后即开始进行三组对比研究。结果物理预防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发生率为24%;低分子肝素钙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8%;物理预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结论物理预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压力泵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入院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泵。结果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13.9%),观察组发生2例(4.76%),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泵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李宗婷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1072-107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及足底静脉泵(A-V泵)系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6月~2005年6月行THR的患者40例,2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20例间歇性应用A-V泵。全部患者于术前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晨测下肢髌上、髌下、踝上10cm周径,术后7d用多普勒超声仪来诊断DVT。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下肢周径明显增加(P<0.05),第3天时足底静脉泵组下肢周径明显较低分子肝素组小(P<0.05),7d后两组逐渐缓解,与术前无明显差异。在低分子肝素应用组,4例发生DVT(20%),其中2例为近端血栓、2例为远端血栓;A-V泵组,1例(5%)发生DVT,为近端血栓。两组中血栓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A-V脉冲系统可以显著地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血栓形成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予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53例,除传统常规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观察对两组患者下肢神经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 治疗组53例中仅2例(3.77%)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52例中有10例(19.23%)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梅莉  张宁芝 《临床医学》2013,33(3):28-30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产科的285例具有发生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的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40例,于剖宫产术后24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每日1次,连续5 d;对照组145例,不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其他任何抗凝药物;术前及术后第4天监测凝血功能。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1例肺栓塞,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倾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确切,且无明显出血风险,有特异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预防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老龄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共150例,其中41例应用利伐沙班,109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入院后次日及术后10d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发现:入院后次日利伐沙班组2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4.9%;低分子肝素组5例,占4.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0d利伐沙班组4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9.7%;低分子肝素组10例,占9.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对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相当,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利伐沙班每日用药费用较高,部分患者不愿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B组运用普通血管活性药物,术后14~20d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0例(0%)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为6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295±80)ml,B组(272±80)ml,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可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两组产妇血小板计数、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未见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其中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2例,股静脉血栓2例,髂骨静脉血栓2例。术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纤维蛋白原含量为(4.37±0.85)g/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不影响患者其他机体功能,可减轻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0.
活血通络汤预防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已经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多见于下肢.因而如何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活血通络汤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分别给予活血通络汤内服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活血通络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低分子肝素组(P < 0.05);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计数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均能明显的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但低分子肝素效果优于活血通络汤(P < 0.05);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两者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相当.说明活血通络汤能够预防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同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措施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术后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配合下肢功能锻炼等机械预防方法预防血栓形成。结果:本组93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发生率5.4%,无1例出现肺栓塞。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广泛术后患者45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术后第2d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1次/d,共7~14 d,同时联合运动训练等护理干预;对照组22例,术后第2d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皮下注射,1次/d,共7~14 d。比较2组治疗后双侧下肢的周径,并行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流速度及有无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4d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凝血指标F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术后第7d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4d其余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护理干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96-3697
将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高危患者80例,观察组采用venaflow system技术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照组采用小腿按摩法加序贯加压袜。开始护理操作,分别于第1,3,7d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压超声成像和MRI诊断血栓形成。两组均未见严重下肢DVT和肺栓塞PE,观察组小腿血栓形成3例,占7.5%,未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对照组大腿近端血栓形成2例,小腿血栓形成8例,占25%,下肢中度肿胀3例,无PE发生,其它未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无不良副作用。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应用venaflow system技术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常继斌 《临床医学》2013,33(4):69-7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措施预防动力髋螺钉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终结果。方法术后采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并配合下肢功能锻炼、下肢气压泵等机械预防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发生率1.6%,无一例出现肺栓塞。结论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湘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05-1307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威肝素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术后12h、24h、48h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μ,对照组不采用预防性用药。两组均记录盆腔引流量及拔除引流管时间,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d3、d7双下肢静脉血管和血流情况,术前和术后d1、d2、d5、d7血小板、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盆腔引流量和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D-D术后d1达到高峰,对照组D-D在术后d3达到高峰,且高值持续时间大于治疗组。血管彩超结果:对照组术后d7有7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组术后d7有2例下肢静脉微小血栓。两组病人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出血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吲哚美辛对预防全髋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世纪坛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38~82岁,平均66.9岁;均计划行全髋置换.全部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41):没有接受抗凝预防治疗;低分子肝素组(n=40):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以患者的体质量计算,给予皮下注射范围1900~3800 U/d;吲哚美辛组(n=39):接受吲哚美辛治疗,剂量为2次/d,口服25 mg/次,均从置换前1d至出院当天.对比观察各组患者全髋置换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在全髋置换后第1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65例患者有深静脉血栓(54%),其中18例深静脉血栓发生在非手术侧肢体.在手术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18例有临床症状(28%),在非手术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未见临床症状.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1%,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48%和吲哚美辛组45%(P<0.05).结论:全髋置换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或吲哚美辛明显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力挤压腓肠肌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4 h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足踝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4 h内配合不间断人力挤压腓肠肌.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力挤压腓肠肌有助于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腹腔镜术后患者35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术后第2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 皮下注射,1次/ d,共7~14 d;对照组17例,术后第2天给予注射用丹参40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次/ d,共7~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双侧下肢的周径,并行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流速度及有无血栓形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下肢周径及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0.14±0.24)cm 与(25.34±0.11)cm,(0.91±0.14)m/ s 与(0.62±0.04)m/ 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861、2.937,P 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肿瘤腹腔镜术后进行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抗凝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骨转移癌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大手术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术后预防性抗凝尚无标准化的方案。 目的:比较骨转移癌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行开放手术治疗的73例脊柱、骨盆及下肢的骨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使用药物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41)及利伐沙班组(n=32)。 结果与结论: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22%),利伐沙班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1,P=0.74)。2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32%和6.2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校正χ2=0.083,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因此,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在预防骨转移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两者均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伴有一定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