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更新版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不仅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一个主要发病原因,而且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系统治疗的一项主要开支。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估计每个有风险的患者每年因透析管路发病导致的费用接近8000美元。保守的估计,这个数字相当每个血液透析患者总耗费的17%。因透析管路相关的疾病住院占ESRD患者住院总天数的25%,住院费用则达总住院费用的50%。医疗机构在计划患者人均费用时,估计约有1/3的ESRD总费用被用于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因此,对ESRD项目而言,血管通路的维护不仅是保持大量瘘管的血流量,而且是一个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透析的关键。但是,内瘘失功仍然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首要问题。没有一个充分有效的血管通路,血液透析的效率就会下降,从而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1]。有报道指出,因血管通路狭窄和栓塞导致的住院人数占透析患者住院总人数的15%~24%[2]。如何维护内瘘和延长使用寿命成为了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血管内瘘狭窄的检测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血管通路的建立是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透析生存期延长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日趋增多,血管通路狭窄己成为导致血液透析失败的重要原因。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经典的永久性通路,95%的尿毒症患者以此作为透析通路。用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通畅的费用逐年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估计,每年因血管通路建立和相关并发症住院的费用高达9.39亿美元。因此,建立并维持功能良好的血管内瘘作为血液透析血管涌路是肾科医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治疗已成为社会关注问题。在美国,因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住院的患者占到透析住院患者的近30%,且每年花费10亿美元[1]。而我国早在2008年就有100万ESRD患者,且上升趋势明显[2],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血液透析治疗,良好的透析血管通路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本。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建立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比较分析了7种临时血管通路建立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将我院自1998年开展血液透析工作以来180例患者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采用股静脉直接穿刺的为113例,占62.7%;采用股静脉插管的为23例,占12.7%;其它方法44例,占24.6%。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正确的选择临时血管通路对保证抢救患者的成功和更好的开展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及血管条件、治疗目的等选择最有利于病人的血管通路建立方法。笔者认为股静脉直接穿刺和股静脉插管是应用最多、最易于操作、并发症最少的两种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6.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血管通路的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及住院时间、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 (AVF)具有并发症少 ,通畅时间长等优点 ,其三年通畅率可达80 %以上 ,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模式。但由于长期血液透析 ,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形成等 ,这些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透析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尽可能的利用自体血管 ,修复和治疗这些并发症 ,以维持血管内瘘的畅通。确保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治疗(central vein stenosis,CVS)的临床效果、治疗费用、对通路血管资源的节省与保护,并依据当地患者报销方式的不同,初步探讨报销方式对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沧州市人民医院首次确诊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侧均伴有通畅的动静脉内瘘,临床综合评估,分别予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tenting,PTS)、选择合适血管重建通路3种方案治疗,记录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并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畅率的随访,记录不同治疗方案的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报销方式及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同时记录3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管资源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有2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例,女15例,96.30%存在中心静脉置管史,其中12例行单纯PTA治疗,4例行PTS治疗,11例选择合适血管重建通路。(1)从通畅率分析,PTA、PTS 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1.67%、58.33%、41.67%和100%、75%、50%;次级通畅率为100.00%、83.33%、58.33%和100.00%、100.00%、75.00%;从再次通路干预时间分析,PTA、PTS、重建通路分别为(6.36±2.69)月、(9.00±4.24)月、(1.73±0.26)月,重建通路者均因应用动静脉内瘘后拔除导管进行住院干预。(2)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分析,血管腔内治疗(PTA及PTS)者与重建血管通路者相比,因治疗后不影响血管通路的使用,故住院时间较短[(6.58±0.67)天、(9.00±0.82)天、(11.45±1.75)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8.657,P0.001;t=-3.675,P=0.003),其总治疗费用高[(21788.16±1246.29)元、(33853.50±1524.99)元、(12966.36±902.44)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9.557,P0.001;t=25.800,P0.001),但PTA及重建血管通路者相比,其自付部分费用相当[(5056.36±1795.27)元比(4510.09±916.26)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0,P=0.366)。(3)从通路资源的节省及保护方面来看,PTA、PTS治疗者医源性干预仅涉及1处血管资源,重建血管通路者涉及4处血管资源。(4)因医保报销比例差异,报销比例高者,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多倾向于PTA或PTS治疗(72.73%、100.00%、33.33%),而报销比例低者则倾向于选择合适的血管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结论从临床效果、治疗费用、通路血管资源的节省与保护方面综合分析,介入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以单纯PTA治疗临床效价最佳,报销方式影响患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随着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腔内治疗仍是CVS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保持血液透析通路的通畅是保证患者安全、有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前提,虽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公认的血液透析患者首选血管通路,但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仍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通路之一,据DOPPs 4研究报道,美国血液透析患者中约25%患者使用长期留置导管作为透析通路。长期留置导管存在2大问题:导管血栓形成及感染。血栓形成是长期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主  相似文献   

9.
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染,尤其是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约15%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于感染,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同时感染又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约20%的患者因感染住院,透析相关的感染(血管通路或腹膜炎)是主要原因,占总感染的24%。  相似文献   

10.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最根本的前提[1].内瘘是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有效血液透析治疗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2].而血液透析导管作为血液透析患者临时血管通路已广泛应用[3],其既满足了血液透析治疗的需要,又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由于以前医疗水平的局限,对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往往只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置管后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4].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置入时间过长会导致上腔静脉狭窄、堵塞,甚至粘连.2013年4月,本院肾内科收治1例尿毒症患者,左颈长期血液透析置管渗血,需拔除左颈血液透析导管,因长期血液透析置管与血管粘连无法常规拔除,在全麻下开胸取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