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及支架置入后炎症因子的变化与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脉粥样硬化为一多因素疾病,慢性炎症介导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炎症过程的一些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细胞黏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a-等,不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而且还可预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炎症因子的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心脏支架置入后也存在着明显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在内膜的重塑过程中、尤其是支架内再狭窄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炎症过程的分子机制及其病理变化,研究药物对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将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可导致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如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可影响As及其并发症进程。作为机体炎症反应指标的多种生物标志物,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关注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在CVD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阐明临床抗炎治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生成的一类重要血细胞,主要参与机体止血、凝血、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且在维持机体血管损伤修复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血小板还可与多种细胞及因子结合,参与级联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小板通过各种表面受体、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多种细胞因子实现其功能。血小板及相关分子的研究和应用,对于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机制十分重要,在监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SAA)是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同时,SAA也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SAA对感染、心血管疾病、肿瘤、结核、淀粉样病变、移植排异等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和健康监测均有重要意义。该文就SAA在临床试验诊断及健康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发病机制多与炎症反应相关。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是一种潜在的反映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整合了机体炎症状态及抗炎能力,其被证实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本文就MHR在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代谢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建萍  张卫  葛郁芝  汪玉如 《临床荟萃》2006,21(21):1551-1552
近年研究证明,免疫炎症反应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有关,CD40-CD40I,系统作为免疫炎症反应中细胞信息通道的关键介导因子,可激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黏附分子、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因子等,因此CD40-CD40L在AS的致病机制中可能是始动因素,并参与了AS发生、发展乃至斑块破裂的全过程,而目前应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和药物治疗,有关PCI治疗对CD40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前后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李聪 《中国血液净化》2011,10(2):100-104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因其存在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致内皮功能紊乱,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理论上,成功的血液透析过程可以清除蓄积的毒素,逆转炎症和氧化应激,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然而,透析本身似乎可以加剧炎症,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硬化。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相互作用,诱导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内源性因子包括肾衰竭患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成分,而外源性因子来源于透析过程本身。透析器的生物不相容性已成为增加炎症标志物的重要因素。因此,透析过程中的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和透析不充分性可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而不是清除了那些内源性因子。随着透析器的发展,生物相容性膜不仅可以减轻透析相关性炎症,而且可以清除更多的尿毒症毒素和中大分子,这不失为减轻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和氧化应激,并降低ESR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已成为心脑血管病领域的共识。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细胞成分多种多样,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活化时释放的网状物质,它具有抗炎、促炎、促凝等多种生物活性,并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可以在某些刺激因子作用下活化并释放出NETs,而NETs具有细胞毒性和血栓形成效应,并且能够与巨噬细胞产生交互作用,它作为将炎症和血栓形成联系起来的桥梁,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炎症反应,微炎症状态是以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为中心的缓慢发生和持续存在的轻微炎性反应,与患者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及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变等密切相关。微炎症状态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微炎症反应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  相似文献   

10.
NF-κB及其相关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 κB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 ,它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进程。NF κB的活化是涉及多种信号转导分子的复杂过程 ,它们包括κB抑制蛋白、IκB激酶及其上游信号分子等。本文就NF κB及其相关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