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2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头颈部64排CT血管造影,分析并记录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类型、狭窄程度及颅内动脉瘤。结果:(1)梗塞侧颈动脉的中度狭窄率、重度狭窄或闭塞率明显高于正常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梗塞侧颈动脉的易损斑块率明显高于正常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颅内动脉瘤发生率高于无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1)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2)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3)64排CT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及粥样斑块的形态和成分,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及头部MRI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及头部磁共振(MRI)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220例患者中145例(65.9%)检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侧斑块的发生率为66.8%;38例(17.3%)发现有颈动脉中重度狭窄,28例(73.7%)在梗死灶同侧;48例(21.8%)有颅内动脉狭窄,32例(66.7%)梗死灶在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颅外颅内动脉的狭窄率明显高于非梗死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颅外颅内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及吸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1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颈动脉中膜增厚出现率、颈动脉狭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中膜增厚、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7.81%、100%、42.97%,对照组分别为12.5%、7.03%、2.3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来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患者颈动脉的情况可以得出准确的检查结果,因此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和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血压和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乙芳①龚新环本文报告92例经CT或磁共振证实之缺血性脑梗塞患者之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并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狭窄程度分级作一分析。1资料和方法对象:从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复发风险分层的关系。方法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对8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后分为ESRS≥3分组(40例)和ESRS 0~2分组(4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和程度。结果 ESRS≥3分组与ESRS 0~2分组相比,ESR≥3分组中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本次卒中之前有TIA或缺血性卒中的比例明显较高(P<0.05)。ESRS≥3分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尤其多发斑块)发生率,脂质性、钙化性斑块发生率,中、重度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ESRS 0~2分组(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总动脉IMT≥1.0 mm,脂质性、钙化性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ESRS≥3分组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成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高危风险密切相关。颈总动脉IMT、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卒中高危复发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国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发病特征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安徽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与数目,采用非条件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85.9%(141/16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以斑块多见(134/164,81.7%),中重度狭窄发生率较低(26/164,15.8%);颈动脉斑块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69/134,51.4%)。斑块发生率及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以斑块居多,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程度在预测脑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经本院放射科进行颈部CTA扫描发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狭窄的患者原始图像资料,根据有无脑卒中情况将患者分为A、B组,分析CT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性表现,研究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颈动脉钙化斑块44侧、纤维斑块31侧、脂肪斑块37侧及混合斑块26侧,发现29侧颈动脉轻度狭窄(50%~75%)、64侧中度狭窄(76%~90%)、24侧重度狭窄(90%)。各种类型硬化斑块在引起动脉管壁增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程度较重、钙化斑块所致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较轻;混合型斑块与脂肪斑块易引起动脉管壁溃疡;钙化斑块不易引起颅内血管病变(P0.05)。纤维斑块、脂肪斑块及混合斑块与脑卒中密切相关,颈动脉轻度狭窄和重度狭窄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CTA能够分析硬化斑块的类型和准确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能够起到预先评估脑卒中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濮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A检查,以数字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及检出率。结果 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380个血管节段,CTA诊断颈动脉狭窄无狭窄、轻度、中度、重度、闭塞的准确率为95. 15%(196/206)、73. 33%(55/75)、72. 22%(26/36)、80. 95%(34/42)、85. 71%(18/21);与DSA诊断结果比较,CTA诊断符合率为86. 58%(329/380); CTA诊断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 789); CTA及DSA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95. 45%(63/66)、92. 42%(61/66),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 CTA及DSA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CTA诊断的价值较高,可有效检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斑块形态,为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粥样斑块的影像学特征,并评价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脑血管造影明确为中度以上狭窄的患者21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组112例,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组103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进行颈动脉粥样斑块回声分级和形态学评价,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症状组软斑、溃疡型斑块及重度狭窄比例明显多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颈动脉狭窄率、重度狭窄、软斑及溃疡型斑块均与颈动脉狭窄脑梗死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重度颈动脉狭窄(OR2.644,95%CI1.432~4.882)和溃疡型斑块(OR2.725,95%CI1.017~7.299)与颈动脉狭窄脑梗死发生独立相关。结论重度颈动脉狭窄和溃疡型斑块是中度以上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分层治疗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近1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组)40例,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组)40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测定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检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等。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M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A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个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能有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