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噬在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自噬与其介导神经炎症的相互作用具体调节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众多分子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受体及其相关物质可能是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自噬的潜在机制。自噬抑制剂和小胶质细胞受体靶向治疗可能会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策略。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对不同种人源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Daudi、人B淋巴瘤细胞SUDHL-4和人套细胞淋巴瘤细胞Je Ko-1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噬抑制剂处理细胞和慢病毒稳定感染干扰Atg5基因的表达,改变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自噬活性,并观察淋巴瘤细胞对ADR和VCR的耐药性的变化。结果:Je Ko-1细胞对ADR和VCR具有较强的耐药性,SUDHL-4次之,Daudi细胞对ADR和VCR的耐药性最弱。同时,Je Ko-1细胞自噬活性也最强,SUDHL-4次之,Daudi细胞自噬活性最弱。自噬抑制剂处理或稳定干扰Atg5基因的表达后,淋巴瘤细胞对ADR和VCR的耐药性显著降低,且耐药性降低程度与淋巴瘤细胞本身自噬活性呈正相关。结论:自噬可以增强淋巴瘤细胞Daudi、SUDHL-4和Je Ko-1对ADR和VCR的耐药性,自噬活性越高,淋巴瘤细胞的耐药性越强。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而闻名,是目前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80%—90%~([1])。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以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元损伤。目前认为,缺血后细胞死亡过程包括细胞凋亡、坏死、自噬及胀亡等的其他形式。当脑血流中断时,细胞经过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细胞自噬是细胞在某些刺激因素下,细胞内膜性结构包绕损伤的蛋白或细胞器,并通过溶酶体融合降解损伤的蛋白质或细胞器的过程;生理状况下的自噬,对于维持细胞稳态有积极作用;肿瘤形成以后,细胞自噬反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起到促进肿瘤发展的功能。自噬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微自噬和巨自噬,均通过两个泛素化途径实现。细胞自噬可以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细胞应激反应、肿瘤基因表达、凋亡及病毒感染反应等诸多过程参与细胞癌变,也可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降低了对于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但是在肿瘤进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肿瘤之间自噬活性的变化不一。自噬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或关键酶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靶标,拓展了肿瘤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CD34(+)细胞自噬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MDS、20例非恶性病贫血和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BMMN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些标本中CD34(+)细胞自噬活性。结果:低危组MDS及非恶性病贫血组CD34(+)细胞自噬活性高于高危组MDS及AML组(P0.05),且MDS患者中CD34(+)细胞自噬活性与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呈负相关(r=-0.887)。结论:MDS患者CD34(+)细胞自噬活性较AM L患者明显增高,同时M DS患者骨髓CD34(+)细胞自噬活性与M DS患者WPSS评分呈负相关,提示自噬活性的降低有可能促进MDS疾病的演进,同时与MDS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点(mTOR)是一种广泛表达的激酶,mTORC1调节细胞增殖与自噬,mTORC2与细胞生存有关,足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细胞,自噬对足细胞生存及老化有保护作用,足细胞自稳有赖于低水平的mTOR活性和高水平的自噬活性,这种平衡的破坏与肾小球疾病的慢性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中,磷脂酶D1(PLD1)在自噬和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只6~8周龄成年雄性C57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sham组和stroke组,每组各3只。sham组小鼠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处理但不进行大脑中动脉结扎,stroke组小鼠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处理。观察两组小鼠脑神经元内PLD1的变化。然后构建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将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sham PLD1~(fl/fl)组12只,缺血性脑卒中后PLD1~(fl/fl)组(stroke PLD1~(fl/fl)组) 12只,缺血性脑卒中后PLD1-KO组(stroke PLD1-KO组) 12只,然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TTC染色法观察sham PLD1~(fl/fl)组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后PLD1~(fl/fl)小鼠和缺血性脑卒中后PLD1-KO小鼠神经元自噬(LC3-Ⅱ)的情况及自噬对梗死面积的影响,明确PLD1的作用机制。结果在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中,stroke组较sham组PLD1表达明显增多。在条件性敲除小鼠中,stroke PLD1~(fl/fl)组较sham PLD1~(fl/fl)组自噬重要标志物LC3-Ⅱ明显升高(P 0. 05),而条件性敲除神经元内PLD1后,stroke PLD1-KO组较stroke PLD1~(fl/fl)组LC3-Ⅱ明显降低(P 0. 05),同时,梗死面积也明显缩小(P 0. 000 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内PLD1表达升高,LC3-Ⅱ增多,抑制PLD1引起的过度自噬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压低氧应激条件下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SC)自噬活性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压低氧装置培养MSC,将压力控制在41.1 k Pa,氧气浓度控制在1%,在0、4、8、16、24和48 h收取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自噬标记性蛋白LC3B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采用自噬抑制剂羟氯喹(8μg/ml)和三甲基腺嘌呤(5 mmol/L)处理细胞,观察低压低氧条件下,抑制自噬后M SC的存活状况。结果:低压低氧培养M SC后LC3Ⅱ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转录水平在8 h时间点上调最明显;低压低氧培养MSC 8 h,自噬抑制组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低压低氧应激可以促进MSC自噬活化,该活性对MSC的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临床康复》2011,(49):F0003-F0003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和细胞神经退化研究室:主要进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探讨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蛋白降解、自噬和退化机制,并用神经化学活性物质等对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噬活性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铁死亡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S法和台盼蓝染色法分别检测ALL细胞系(Reh、Jurkat、CCRF-CEM)细胞活力及细胞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LL细胞自噬相关蛋白p62、LC3I/II及铁蛋白(Ferrit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ALL细胞内不稳定铁池(LIP)的水平变化。结果:Reh细胞对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反应敏感,而Jurkat、CCRF-CEM细胞对Erastin反应抵抗。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可增加Jurkat、CCRF-CEM细胞对Erastin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发生铁死亡(P0.001);自噬抑制剂氯喹可降低Reh细胞对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敏感性,抑制细胞发生铁死亡(P0.001)。激活自噬下调Jurkat、CCRF-CEM细胞内Ferritin的表达(P0.05)、增加LIP水平(P0.05);抑制自噬可上调Reh细胞内Ferritin表达(P0.01)、降低LIP水平(P0.001)。结论:自噬通过影响Ferritin及LIP水平调节细胞内铁稳态,改变ALL细胞对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的敏感性,表明自噬调节剂联合铁死亡激活剂可能成为临床化疗难治性ALL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检测人急性白血病(A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MAPLC3)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RT-PCR方法检测初治、复发难治、完全缓解(CR)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自噬活性以及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初治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自噬活性、Beclin1和MAPLC3mRNA表达分别为80%、0.68±0.18、0.24±0.06;在难治复发组分别为100%、0.79±0.09、0.30±0.07;在完全缓解组分别为40%、0.52±0.15、0.16±0.04;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57±0.13、0.16±0.05。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Beclin1、MAPLC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组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均上调,在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上调尤为明显,这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自噬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阐明自噬作用的机制对于治疗脑卒中意义重大。因此在本文对自噬的发生过程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并对自噬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自吞噬现象广泛存在于缺血性脑损伤中,但自吞噬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仍不明确.自吞噬是一把双刃剑,其保护抑或损伤细胞主要取决于自吞噬活性的强度,一般情况下,适度的自吞噬作用可有效清除细胞内过多的代谢产物,衰老的细胞器等;而过度自吞噬却容易导致细胞正常功能的细胞器及物质被溶酶体降解而出现自吞噬样细胞死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以下两点进行论述:1.自吞噬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是保护还是损伤?2.自吞噬与凋亡和坏死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调节全身细胞能量代谢的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AMPK能够促进大脑发育和调节神经元极化。在缺血性脑卒中中,AMPK的上调可以减弱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调节神经元自噬和凋亡,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等。AMPK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主要形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受体靶向治疗。但靶向AMPK的应用在临床中的证据和机制依然不是很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体外应用于诱导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检测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10,20,30,40μmol/L)对HPV阳性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自噬抑制剂3-MA与姜黄素联用,观察自噬对姜黄素抑制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SiHa细胞Caspase-3活性;应用ELISA检测姜黄素和(或)自噬抑制剂3-MA对宫颈癌SiHa细胞内Bcl-2、Bax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HPV阳性的宫颈癌SiHa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而姜黄素与3-MA联用后,对HPV阳性宫颈癌SiHa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细胞Caspase-3活性明显提高(P0.01)、Bax和Beclin-1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而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单独应用姜黄素组相比,姜黄素与3-MA联用组细胞Caspase-3活性和Bax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而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姜黄素能有效抑制HPV阳性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可以提高细胞Caspase-3活性、促进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升高和抑制凋亡因子Bcl-2表达下调,同时促进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上调,从而诱导HPV阳性宫颈癌SiHa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性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氧化型脂蛋白抗体(ALOA)活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34例,女11例)和45例健康者(男23例,女22例)ALOA的活性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LOA活性阳性18例,阳性率为40.0%,45例健康对照患者,ALOA活性阳性4例,阳性率为8.9%,缺血性脑卒中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TG、TC、L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ALOA活性升高,ALOA活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噬对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诱导的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和(或)自噬抑制剂3-MA处理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NVP-BEZ235作用于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24h后,MTT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明显地抑制了细胞增殖,并增加了细胞凋亡率,同时观测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采用3-MA特异性抑制自噬活性后,明显地增加了NVP-BEZ235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同时,检测到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上调。结论自噬在NVP-BEZ235诱导的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保护作用,3-MA抑制自噬后,促进了NVP-BEZ235诱导人结肠腺癌DLD1细胞凋亡,联合应用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和自噬抑制剂3-MA有望成为人结肠癌的新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自噬是一个将细胞质中"废物"进行包装,与溶酶体结合的分解代谢过程。自噬的分解代谢是一个循环再利用的过程,它将有毒物质在细胞中清除,剩余有用物质如氨基酸则回收再供细胞利用,从而保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自噬活性的改变与消化道肿瘤的增殖及迁移有着密切关联,自噬相关基因特别是Beclin1在其中起关键调控作用。了解自噬过程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希望肿瘤以及自噬相关疾病在未来可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一种在进化上保守,亚细胞水平的自我吞噬,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泡内的细胞质及细胞器,释放氨基酸和游离脂肪酸,从而实现细胞的自身代谢和细胞器更新,以适应环境、维持稳态的过程.自噬活性的改变、自噬信号通路和转运途径的负向调控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基因的异常表达能够启动或抑制某些肿瘤的形成.Beclin 1 基因是近十多年来发现的与自噬相关的一种抑癌基因,主要通过诱导自噬、促进凋亡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在多种肿瘤中发现Beclin 1 基因表达异常.现对自噬基因Beclin 1的结构、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尤其是与神经胶质细胞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细胞自噬分子生物学》(成军著,科学出版社)共48章,详细介绍了细胞自噬的概念、研究历史、调节基因、信号转导、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各种细胞自噬的调节机制。对发育、免疫学、衰老与细胞自噬的相互关系细胞自噬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