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HIE新生儿136例作为HIE组,同期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TCD测定大脑中动脉(MCA)的舒张期流速(V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阻力指数(RI);出生后28 d复查TCD,并进行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 HIE组新生儿在出生24、48 h时,脑血流速度显著减慢,阻力指数显著升高,MCA的Vs、Vd、Vm均显著低于NC组,RI均显著高于NC组(P0.05);出生后72 h,轻度HIE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的Vs、Vd、Vm均显著低于NC组,RI均显著高于NC组; HIE患儿随着病情程度增加,Vs、Vd、Vm相对越低,RI相对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在出生后28 d随访复查TCD和NBNA,轻、中、重度三组患儿的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的Vs、Vd、Vm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RI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MCA血流动力学Vs、Vd、Vm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P0.05),RI与NBNA呈负相关(P0.05)。结论 HIE患儿普遍具有脑动脉阻力升高及低脑血流灌注,TCD动态观察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对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福辛普利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用福辛普利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9例(38眼)糖尿病患者给予福辛普利10mg/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CR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CRA的Vs、Vd、Vm低,而PI、R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Vs、Vd和Vm增加,PI、RI降低(P<0.05或0.01)。结论 福辛普利能改善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11月,将7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头针组(n=39)。常规组采用运动疗法、理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5个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共脱落5例,其中常规组3例,头针组2例。治疗前,两组ACA、MCA、PCA的Vs、Vm、RI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CA、MCA、PCA的Vs、Vm均较治疗前增加(t2.051,P0.05),常规组各血管RI无明显变化(t1.1631,P0.05),头针组各血管RI降低(t2.659,P0.05);头针组各血管Vs、Vm均高于常规组(t2.098,P0.05),头针组ACA的RI低于常规组(t=2.375,P0.05),MCA和PCA的RI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异(t1.637,P0.05)。头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χ~2=6.887,P0.05)。结论头针有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血流,降低颅内血管阻力,促进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方式及作用.方法 脑性瘫痪患儿60例分为医院康复组及医院一家庭康复组,2组分别给予医院康复及医院-家庭康复治疗1年.治疗前后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进行评定,对治疗前后智力发展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的平均值和平均增长值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MDI及PDI均有增长(P《0.05),医院-家庭康复组平均增长值优于医院康复组(P《0.05).结论 家庭康复是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不可缺少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15例HIE患儿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7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新生儿出生后24、48、72 h时大脑中动脉(MCA)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侧脑室前角宽度与体部宽度、不同预后HIE患儿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新生儿脑实质超声图像。结果出生后24、48、72 h,研究组的Vs、Vd、V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I显著高于对照组,且Vs、Vd、Vm随着研究组HIE分度的增加而降低,RI随着研究组HIE分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脑室左侧及右侧前角宽度与体部宽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的Vs、Vd、Vm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RI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E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MCA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动终板药物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230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 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包括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及药物应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痉挛肌肉运动终板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价患儿功能区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MAS)评价痉挛程度,采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定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明显改善,MAS分级明显降低,MDI和PDI评分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运动终板药物注射能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减轻痉挛,改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疗法对脑瘫患儿远期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瘫患儿,根据分层抽样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式家庭疗法,干预时间为12个月。记录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PDMS-2量表、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对两组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体重增长、身高增长、头围增长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觉追踪、抓握能力、上肢移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操作能力及PDMS-2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MDI评分、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能有效促进脑瘫患儿体格生长发育,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HIE)颅脑超声参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其颅脑超声参数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5例HIE患儿,根据其病情分度分为轻度组(38例) ,中度组(24例),重度组(13例)。并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75例作为对照组。均于出生48h及72h分别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收集其脑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比较各组间差异。对HIE患儿进行28d的随访,再次进行TCD复查及预后评估,利用Peason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结果 出生48h 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流速(Vm):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出生48h 阻力指数(RI):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轻度组出生72h各参数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均P<0.05);出生72h Vs、Vd、Vm: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出生72h RI: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5)。预后不良者出生28d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量表评分、Vs、Vd、Vm均低于预后良好者,RI高于预后良好者(均P<0.05)。HIE患儿出生28d后的Vs、Vd、Vm均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0.493,0.434,0.432,P<0.05),RI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478,P<0.05)。结论 HIE患儿TCD脑血流动力学参数Vs、Vd、Vm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呈降低趋势,RI呈升高趋势;TCD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可较为客观的反映HIE患儿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且对其预后评价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急性脑水肿患儿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床旁监测,研究TCD在急性脑水肿患儿颅内压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对73例符合急性脑水肿诊断的患儿应用TCD进行监测,将各项参数(Vs、Vd、Vm、PI、RI)以及血流频谱与同龄段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水肿一组患儿的TCD显示,Vd及Vm下降,PI、RI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V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其血流频谱在颅内压升高的不同阶段呈现出特征性改变。结论:TCD所提供的丰富的脑血流动力学资料对于急性脑水肿患儿的颅内压增高的分级以及评价治疗的效果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量表(PSQ)对2组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客观评估,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等PSQ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MDI和PD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MDI和PDI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DI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小儿脑瘫的临床症状,显著促进患者运动能力恢复并带动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功能及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NGF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KP、P、La C、θ波值均降低,β波值及GMFM、MDI、PD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联合NGF穴位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脑功能,提高其运动及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电刺激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脑瘫儿童的康复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180例脑瘫患儿展开分析,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SE、T-SOD水平、GMFM-88、TI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SE、T-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SE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SOD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D、E能区评分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D、E能区评分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E能区评分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协调、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协调、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协调、静态平衡、动态平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电刺激可调节NSE、T-SOD水平,改善脑部血流量,提高整体康复效果,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发育情况及平衡能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点穴结合运动疗法对早期脑瘫患儿神经发育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点穴结合运动疗法对早期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神经康复部初诊的脑瘫患儿78例,其中40例采用点穴按摩结合运动训练的综合康复方案,设为干预组;38例给予家庭康复干预,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治疗前后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展量表进行发育商(DQ )评定。同时进行运动模式、肌张力等综合评定。比较两组运动发育指数(MDI)、智力发育指数(PDI)及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MDI、PD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能促进脑瘫患儿的神经发育及修复,提高其运动、智力水平及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脑瘫康复方法和疗效与分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4例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根据不同分型分别采用头针、体外、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点穴按摩、功能训练及手术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总有效率为69.36%。结果表明:康复方法和疗效与分型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对各种类型脑瘫分别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是脑瘫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肉毒毒素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局部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8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BTX-A局部肌肉注射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系统的康复训练等。治疗前后均以改良阿氏量表(MAS)评分肌张力,运动评价量表(PRS)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MAS评分均明显下降,PRS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局部肌肉注射BTX-A结合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步态、提高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瘫脑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小儿脑瘫脑血流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 例患儿与60 例正常健康儿脑血流参数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小儿脑瘫组的三个年龄段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末期及平均血流较同年龄段的正常小儿显著下降,而脑血管阻力指数则显著增高。同时年龄较大组的脑瘫患儿的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及脑血管阻力指数较同年龄组的正常儿差异更显著。结论: 通过检测脑血流有助于对脑瘫患儿的诊断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62例具有高危因素患儿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0),治疗前及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并定期随访。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MDI和P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其他功能障碍上,干预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结果:干预组在降低脑瘫发生率上存在一定优势。结论针康法作为早期干预手段能提高脑瘫高危儿的运动功能和促进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