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1998年以来,采用带筋膜蒂骨瓣移植术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47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过深筋膜后口径仍≥0.5mm)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20世纪80年代,穿支皮瓣在肌皮瓣和筋膜皮瓣基础上得到发展,逐渐成熟并在全世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对于肌皮皮瓣,无论足皮下肌肉或是皮下筋膜,都不是皮瓣存活的必要条件,皮肤的血供主要来自肌肉深部血管的主干发出肌皮血管进入肌肉前后所发出的血管穿支,穿支以接近垂直方向穿过深筋膜,再进入皮下组织和皮层,以供应肌肉浅面的皮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掌背皮神经筋膜皮瓣在拇指末节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掌背皮神经筋膜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13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掌背皮神经筋膜皮瓣,经指蹼皮下隧道逆行移位至手掌侧远端,屈曲拇指贴紧手掌固定,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指端饱满,色泽正常;指腹两点辨别觉6.4~8.6mm,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掌背皮神经筋膜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跃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40-142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 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 back pain,compartment 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 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将1995-01~2004-01我院收治的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4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对160例要求重睑美容者实施微创重睑成形术。在瞳孔正上方及设计好的重睑线内、外侧1/3处三至四点作3~5mm左右小切口,剪除小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部分睑板前脂肪及筋膜,适当去除部分膨出的眶隔脂肪,将切口上、下唇皮肤与睑板前筋膜缝合固定。[结果]160例,手术顺利,受术者对效果满意。42例获3个月至2年随访,无一例重睑线完全消失。[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外观自然,重睑持久的效果,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1992~ 2 0 0 2年 ,作者采用结膜囊入路行眼袋整复术 6 0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5 5例 ,平均年龄 34(2 0~ 4 8)岁。无皮肤松弛者占 4 5例 ,伴轻度皮肤松弛者 10例 ,有明显皮肤松弛者 5例。1.2 手术方法 先用 1%地卡因滴眼行结膜表面麻醉后 ,再用 1%利多卡因 3ml行局部浸润麻醉。浸润区域自切口至眶下缘手术区。于下穹窿结膜中部做横向 0 .5cm切口 ,用眼科弯剪刀向前下钝性分离 ,在轮匝肌的深面暴露眶隔 ,用小弯血管钳夹住并提起眶隔筋膜可见眶内脂肪 ,分开眶隔筋膜 ,轻压眼球 ,可见眶…  相似文献   

8.
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例,皮瓣面积为5cm×7cm-6cm×13cm。【结果】所有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色泽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手术术式简便,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臂筋膜室综合征致Volkmann挛缩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Volkmann缺血性挛缩是儿童上肢损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最常见的原因,多是由前臂筋膜室综合征引起,若及时发现并作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处理,预后良好,否则导致终身残疾。我院1989-06~2002-01收治11例.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手术巡回护士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多发病常见病,此类疾病治疗比较困难。传统的手术视野局限,手术往往不彻底,出血多,痛苦大。随着鼻内窥镜的推广应用给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该手术精细,准确,通过小范围手术彻底清除鼻窦病变,并保持其生理功能。我院2000-01开展此项手术86例。手术巡回的配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的手术方式并评价疗效。【方法】应用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患儿72例,手术年龄21~90d,体重2.7~4.5kg。术中俯卧位,直接在会阴部,牵引线牵开肛门,于齿状线上0.5cm环行切开直肠黏膜,下拖并向上分离直肠黏膜约4~5cm,约达腹内直肠游离处,肛门处环行切开翻转脱出直肠鞘,逐步向上游离肠壁周围筋膜及血管直到拖出至扩张段以上正常肠管,近端结肠切缘与直肠黏膜齿状线上切缘吻合。【结果】72例巨结肠中60倒手术一次成功,12倒出现并发症,其中小肠结肠炎4例,术后肠梗阻1例,直肠肌鞘感染1例,肛周糜烂6例,均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一期根治具有手术打击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采用此方法安全可行,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育凤  归来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161-163,F0003
背景:颞浅筋膜瓣吻合移植在手伴有骨、肌腱、关节外露的脱套手损伤治疗中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国内几乎没有报道。 目的:评估颞浅筋膜瓣吻合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患者的手部功能及其外观。 设计:病例回顾分析。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 对象:选择2001—01/2005-05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就诊的采用颞浅筋膜瓣吻合移植的手损伤患者11例,均自愿参加观察分析。所有病例均有肌腱,骨或肌腱外露。 方法:术前采用多普勒或触摸的方法行定位并标记颞浅血管神经束的走向,切取筋膜瓣尺寸于10cm&;#215;9cm和4cm&;#215;6cm之间。通过全厚皮肤移植行筋膜瓣表面再皮肤化。随访时间8个月(6~11个月),随访项目包括手的功能检查和外形的满意程度。功能评估采用伤及关节的总主动活动度与相应未受伤关节的比值进行评价,中位为零。功能康复按比值大小分3等:大于0.75为良好,小于0.5为差,二者之间为较好。手部外形的评价包括患者和医生的双方满意程度,包括是否臃肿和有可见瘢痕。 主要观察指标:颞浅筋膜瓣吻合移植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纳入手外伤患者11例,4例失访。①例患者的筋膜瓣完全成活,1例因取瓣操作中损伤静脉,术后出现部分坏死,创面通过换药自行愈合。1例3d后出现静脉危象,手术探查发现,因静脉过长,术后出现静脉折叠,形成血栓,再次吻合后静脉通畅,但创面形成散在疤痕。②手部功能恢复4例良好,3例较好,4例失访。医生和患者对手部外观恢复情况满意。 结论:应用颞浅筋膜瓣吻合移植同时再皮肤化是修复骨、肌腱外露的手部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不需要二次皮瓣修整,能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而最重要的是柔软的筋膜组织特点为肌腱、关节的功能恢复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环境。且供区的瘢痕隐蔽而且无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24例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将我们近些年对胫前软组织采用皮瓣修复的各种手术方式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7~68(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重物压砸伤7例,烧烫伤4例,糖尿病慢性溃疡4例。均合并有胫骨外露,其中伴骨折16例,慢性骨髓炎3例。缺损部位与皮瓣类型本组胫前上1/3缺损,采用隐动脉皮瓣转移修复5例,腓肠肌内侧肌皮瓣4例。胫前中1/3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皮瓣修复4例,小腿后侧筋膜皮瓣修复3例。胫前下1/3缺损,采用外踝上皮瓣转移修复8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腿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构建,为临床足部损伤修复提供解剖学理论。 方法:实验于2004-01/08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64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6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以外踝尖、内踝最凸出点为观测标志点,重点显微解剖:①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吻合。②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与胫骨、腓骨、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供血关系。另用4侧标本行远端蒂复合瓣摹拟手术。结果:①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隐动脉(3-5支)穿皮支、膝下内动脉穿皮支、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7)、骨皮穿支(1-2)支、踝前内侧穿皮支、踝上穿皮支和踝管筋膜穿皮支(4~5支)。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自腓动脉肌间隔穿支4~8支,最远的跟外侧动脉穿支距外踝尖上(1.0&;#177;1.3)cm,外径(0.6&;#177;0.2)mm。③腓肠肌内、外侧头动脉沿途发2-6支的肌皮穿支营养皮神经浅静脉。④胫后动脉肌间隙支营养胫骨、比目鱼肌内侧半。⑤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营养腓骨、比目鱼肌外侧半。上述穿皮支平均外径在0.3~1.6mm,发出皮支、筋膜支、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浅静脉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血管网。 结论:小腿皮神经、浅静脉、骨膜、筋膜和皮肤的营养血管同源,可以设计4种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用于足部和小腿下段的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很多,但并发张力性气胸不多见,献报道为仅0.083%。将近4a来我科收治支气管异物并发张力性气胸3例观察与护理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由于呼吸道阻塞病变所引起的呼吸暂停现象,在睡眠时出现,至少每次呼吸暂停10s以上,在夜间7h的睡眠中共计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近几年我们对OSAS18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肝胆外科较为复杂的手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对患机体侵袭面广,易出现并发症。我院术后严格护理7例,效果较好,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科近年来采用原位肛门Ⅰ期成形术为62例低位直肠癌患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18~76岁,平均47岁。病理类型:黏液腺癌14例,腺癌30例;管型绒毛腺癌5例,腺瘤恶病3例。浸润范围:癌肿均未穿出直肠浆膜层,与周围组织未形成粘连。肿瘤均距肛门不足6cm,位置较低,肿瘤切除后肛门已无法保留,适宜做原位肛门一期成形术。  相似文献   

19.
我科近1a来对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疼痛60例,除了使用镇痛泵、肌注及口服镇痛药外,更注重针对疼痛病因采取的护理干预及辅助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跟腱及皮肤缺损修复术式。方法:根据皮肤缺损大小设计腓肠神经筋膜蒂皮瓣与跟腱V—Y成形术于同一术野内一次性完成。结果:本组病例随访2个月~1a,皮瓣全部成活,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该术式简便、实用且术后患肢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