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后长期带管的老年患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特点。方法对气管切开后带管125~1860d的21例老年患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后带管时间长、平均住院时间长的老年患,其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高,痰培养以Gˉ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居首。结论 气管切开后长期带管是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进行监测,分析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840例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为监测对象,监测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40例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中共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101例,感染率12.0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住院天数、年龄、手术方式、是否输血、糖尿病史、吸烟史、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因素为胸外科患者术后并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针对性加强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管理,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护理。方法对142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7%,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使老年患者抵抗力降低,住院时间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低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监测患者311例,发生医院感染82例,医院感染率为26.4%;感染例次93,例次感染率为29.9%;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序为泌尿道感染占47.3%,下呼吸道感染占32.3%;老年患者、住院时间>14 d、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意识障碍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降低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ICU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共监测患者311例,发生医院感染82例,医院感染率为26.4%;感染例次93,例次感染率为29.9%;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序为泌尿道感染占47.3%,下呼吸道感染占32.3%;老年患者、住院时间>14 d、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意识障碍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教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调查该重症监护病房60岁以上老年患者1 152例,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356例,平均感染发生率为30.90%。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居前三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单胞菌。高龄、住院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是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病情严重和长期住院是引发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持续性植物状态伴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找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2例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2例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均得到控制。结论以上护理方法可有效控制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利于患者早日拔除气管导管、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以便进行有效的防控。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发生的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医院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罹患率为14%,感染患者痰培养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所在科室环境物体表面及空气中,护士手和陪护者手上均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检出菌株的生化特性和耐药性均与患者感染菌具有同源性。结论该医院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来自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或医护人员接触感染,必须对环境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和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9.
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气道湿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感染、进行全面监测等方面的管理。结果:17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喉癌术后呼吸道的综合护理。不仅避免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以促进其早日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ICU病房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危重患者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可防止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痰多者及时进行排痰,待感染控制、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行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及术后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结论对危重患者采取严格的呼吸道管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对控制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362例患者为干预组,采取减少和消除口咽部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加强患者气道管理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清洁,并对特殊感染患者实施标准预防,定时进行病房空气通风、消毒和细菌监测,规范医疗器械消毒及护理用具的使用与消毒等护理干预;以2006-2008年住院的3684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医院感染的部位、年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护理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10月60例65~95岁行气管切开术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并发症的13个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50.0%),常见的并发症为伤口感染20例(33.3%)、出血10例(16.7%)、皮下气肿8例(13.3%),少见并发症为套管堵塞2例(3.3%)、气管软化2例(3.3%)、气管食管瘘2例(3.3%)、脱管1例(1.7%)。结论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凝血障碍、高龄、糖尿病和置管时间过长等。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可减少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情况,并探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1-12月24 585例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的调查。结果 24 585例住院患者中有899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66%(899/24 585)。其中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者424例次。感染发生的科室以老年病房和神经内科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8.18%。424例次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者中有254例次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史。使用呼吸机造成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为68.42%。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及加强病区内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等是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爱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45-1146
目的 分析脑卒中卧床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调查389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内感染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9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76%;前3位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58例次,占53.7%;泌尿道29例次,占26.85%;上呼吸道16例次,占14.81%;医院内感染与患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留置尿管、长期卧床有关.结论脑卒中卧床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房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旖菲  王兰仙 《护理学报》2005,12(10):69-70
目的观察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肾移植中诱导治疗和逆转难治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该药物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4年2月期间23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治疗或治疗排斥反应的肾移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护理经验.结果8例应用ATG诱导治疗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TG逆转难治性排斥反应的总有效率为86.7%(13/1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发热、寒战和外周血白细胞下降.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呼吸道、泌尿道护理,用药期间加强护理观察,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肾移植患者中使用ATG进行诱导治疗和逆转难治性排斥反应是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 weaning process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a complicated issue for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require long‐term respiratory support. 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weaning protocols reduces weaning time, and enhances patient outcom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actual approaches that clinicians use for the weaning of these patients.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pproaches to weaning of long‐term ventilated patients in a Scottish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findings are part of a larger study on decision‐making during the weaning of long‐term ventilated patients. Method: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follow‐up interviews with the nursing staff. Twenty‐four‐hour chart and medical notes review and informal conversation with the bedside nurse were also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the weaning process. Findings: Nin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to the study. Two patients were extubated and three patients were extubated but then required a tracheostomy. A further four patients had a tracheostomy performed.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weaning was individualized, and physician led, regardles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weaning protocol. Six different weaning approaches were identified. Nurses followed a conservative approach to weaning in comparison to doctors who appeared more aggressive.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varieties in the approaches clinicians use when weaning long‐term ventilated patients, which acts on the continuity of their care. A shift of focus to identify ways of maintaining continuity of care and a combined ‘wake and wean’ approach needs to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了解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分布和主要原因,提出具体护理对策。方法 对1876例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和肝胆外科次之;全麻插管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P〈0.05),60岁以上高龄患者较中青年患者更易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存在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针对影响其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经病理检测确诊,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3例。收集患者手术方式、性别、年龄、留置胃管、颈部清扫、饮酒史、使用呼吸机、吸烟史、应用抗菌药物等临床资料,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21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比66.67%;革兰阳性菌6株,占比28.57%;真菌1株,占比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术后营养支持较差及全喉切除术是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提早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高龄开放性肺结核危重病人院外转送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2007年3月至5月,对5例高龄开放性肺结核危重病人在严密监护下实施了院外转送。对转送前及转送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高龄开放性肺结核危重病人均被安全转送至专科医院。结论实施转送前的护理风险评估及转送中的风险管理,可确保病人及时、安全的转院治疗及抢救,为危重症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院外转送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致病诱因。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结果,亦与患者年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和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