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化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8例需经下肢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例采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21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传统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及四肢静脉留置针3种不同静脉给药途径在预防化疗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科进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6例分成3组,其中采用PICC化疗(A组)76例,采用股静脉置管化疗(B组)80例,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化疗(C组)70例,比较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分别为5,10,18例,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58%、12.82%、25.71%,A组和B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A组与B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PICC和股静脉置管均能有效地预防化疗静脉炎的发生,PICC和股静脉置管对预防化疗静脉炎的效果无明显差别,均能有效地预防化疗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华芳  黄国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843-3844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中晚期恶性肿瘤以静脉输液方式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90例采取输液化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PICC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方式化疗时采用PICC穿刺置管,可降低堵管、渗漏、静脉炎、脱针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化疗输液中的效果比较,以保证化疗效果,保护外周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按主要影响因素墓本均等的原则,将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70例.实验组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给药;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给药.连续留针给药3~5 d,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堵管率、脱管率、液体外渗率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17%,对照组58.5%;实验组堵管率4.2%,对照组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管率及液体外渗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外静脉单次留置针给药较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给药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疼痛轻,不失为一较好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5.
外周静脉与颈外静脉化疗致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秋爱 《天津护理》2005,13(1):44-45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给药和置管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颈外静脉和外周静脉两个不同部位给药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对外周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颈外静脉置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外周静脉置管(P <0 . 0 1)留置时间 <48h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 48h。结论 :颈外静脉置管化疗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外周静脉置管化疗置管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以不超过 48h为宜。  相似文献   

6.
张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45-46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给药途径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65例化疗患者分为A组103例、B组89例、C组73例,A组采用经皮外周静脉插管(PICC)或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B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C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分别采用含长春瑞滨、多柔比星、紫杉醇等药物的方案化疗4~6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三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发生静脉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3、4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 <0.05,P<0.01).结论:行PICC或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能明显降低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针,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情况、不良事件、置管时间、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穿刺时间两组患者无显明差异。观察组的输液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穿刺次数、静脉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颈外静脉置针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并发症少,疼痛轻,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的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经周围静脉输注盖诺引发的静脉炎提供更好的预防方法,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我科使用盖诺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股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盖诺,对照组采用一般外周留置针静脉滴注盖诺,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9.52%、33.33%,一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24%、80.95%,送管顺畅率分别为90.48%、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股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盖诺是预防静脉炎的有效方法,具有独特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化疗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因各种因素未接受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化疗患者寻求安全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 纳入256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的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当天输液化疗结束冲管后及时拔除留置针,同时避免24小时内在原部位原静脉再次穿刺化疗;对照组常规留置48h-72h,注射部位如出现不良反应即给予拔除留置针。观察记录二组化疗病人发生药液外渗、静脉炎及管腔堵塞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化疗病人发生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6%、2.9%,小于对照组的12.7%、11.0%(P<0.05);管腔堵塞发生率为0.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0%(P<0.01)。结论 化疗结束当天及时拔管,可明显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不同时机对导管相关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白血病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化疗前行PICC置管,研究组在化疗第2周期开始前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2周后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第2周期前行PICC置管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导管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安普贴外敷可防治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安普贴对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研究分为预防和治疗2部分.预防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实验组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近针眼处用安普贴直接外敷;对照组为直接薄膜同定留置针.治疗研究对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30例患者,对照组28例患者.观察时间为1~5d.结果 预防研究的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3.0%,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90.0%.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研究的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9%.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安普贴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尼莫地平经外周静脉泵入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40例经外周浅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3M透明贴覆盖穿刺部位,观察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覆盖穿刺部位。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康惠尔透明贴覆盖穿刺部位,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程度,效果优于常规3M透明贴覆盖穿刺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维护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将武警总医院外三病区2008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158例化疗患者与2010年4月~2011年9月收治的162例患者进行比较,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实验组,把标准化管理应用于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维护,包括化疗前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上肢前臂血管及穿刺工具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输液计划,化疗中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静脉穿刺肢体适当保暖,化疗全程应用喜疗妥保护皮肤。结果对照组化疗4~12次,平均8次,发生静脉炎18例,静脉渗漏6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1.39%;实验组化疗3~13次,平均8次,发生静脉炎3例,静脉渗漏2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85%,经及时处理,无局部组织损伤。结论标准化管理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的静脉维护,利于减少静脉炎及漏液的发生,同时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四肢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穿刺部位将200例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112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血管的保护,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肘静脉与颈外静脉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肘静脉组和颈外静脉组各40例,并对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颈外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穿刺点渗血情况明显低于肘静脉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高于肘静脉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选择颈外静脉置入PICC,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外套管留置长度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后在皮肤外留0.2cm,对照组则全部送入皮肤。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6.33%,对照组为44.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6,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穿刺时皮肤外留0.2cm,安全性高,舒适度好,有效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使用艾条自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 cm处进行温和灸,每天15min~20 min,并结合按揉足三里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75%,低于对照组的23.75%(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18.
股静脉穿刺留置在ICU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留置在ICU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92例微循环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研究组(股静脉穿刺留置)和对照组(颈内外静脉或周围静脉穿刺)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人均穿刺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前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针头脱落、皮下淤血、针头阻塞及深浅静脉炎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股静脉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8%)高于对照组(80.4%),两组人均穿刺所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穿刺留置能达到及时抢救和迅速补液的效果,是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建立静脉通道的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颈静脉和股静脉留置针在N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静脉穿刺组和股静脉穿刺组各80例.观察两组患儿留置套管针的时间、首针穿刺成功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颈静脉穿刺组患儿留置套管针的时间为(7.26±2.16)d,股静脉穿刺组为(9.87±2.9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P<0.05);首针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堵管、脱管、外渗、渗血、局部感染发生例数股静脉穿刺组均少于颈静脉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41,7.83,4.10,4.78,5.77,5.77;P <0.05).结论 NICU患儿选择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可以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老年听神经瘤患者开颅术中应用不同部位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行听神经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观察组患者在下肢大隐静脉留置20G留置针,对照组患者在上肢静脉留置20G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静脉留置针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术后48 h内静脉炎、局部渗液发生率及微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操作时间为(3.58±0.06)min,对照组为(5.42±0.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8%(122/130),对照组为81.5%(106/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5)。置管48 h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渗液17例、静脉炎2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发现微血栓14例,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2、2.04、0.54;P>0.05)。结论:老年听神经瘤患者术中应用下肢外周静脉导管留置综合效果优于上肢外周静脉导管,且便于临床操作,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