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9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EORTC QLQ-C30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功能性和症状性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功能性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性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34例和开胸组35例,胸腔镜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开胸组患者经左后外侧开胸行传统的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于术后1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于术后1、3、5d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开胸组,其中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0.48±8.68)%、(75.25±7.33)%,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78.20±7.35)%、(74.56±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70,P=0.042;t2=2.111,P=0.039)。胸腔镜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1、3、5d分别为(2.80±0.72)、(2.09±0.66)、(1.23±0.68)ng/mL,均明显低于开胸组患者(3.50±0.70)、(2.57±0.76)、(1.66±0.7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IL-6、IL-10术后1、3d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IL-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食管癌根治后患者肺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式,且腔镜手术在降低术后炎性反应方面较传统开胸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近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70~80岁高龄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腔镜组(48例)采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的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拔管时间,检测术后1月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多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Pa O2均有下降(P0.05),但腔镜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具有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恢复快、近期对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腔镜组(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和开胸组(行传统开胸手术),各100例。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和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及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2组患者FEV%、FEV1%、FVC%、MVV%、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 h,腔镜组患者FEV%、FEV1%、FVC%、MVV%、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2组患者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48 h,腔镜组患者IL-6、IL-8、IL-10水平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更加有利于保护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并能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对患者机体损伤更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常规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躁动情况,记录拔管即刻及15、30、45 min后的VAS评分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10% (3/30)]明显低于对照组[60% (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拔管即刻及15、30、45 min的VAS评分[(1.3±1.2)、(2.4±1.7)、(2.7±1.3)、(2.8±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1.5)、(4.7±1.8)、(5.0±1.6)、(4.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8.6、P<0.05,F组间=20.4、P<0.05,F交互=20.0、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比较,P均<0.01).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以明显降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598-599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术后血清CRP、WBC、IL-6、IL-8及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腹腔镜微创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联合)组各30例及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于术后第1、4d分别检测两组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炎症因子IL-6、IL-8、l L-10水平,并于术后1个月分别对两组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及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结果联合组术后第1、4d CRP、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4d的IL-6、IL-8、l L-10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FEV、FEV1、FVC、MVV、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微创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相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及手术创伤,对肺功能及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与传统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该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入组的患者75例,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35例接受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组),30例接受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传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术毕、术后1、3及7 d时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NK细胞含量。结果①术毕、术后1~3 d,传统组IgA、IgM及IgG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时略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毕、术后1 d,VATS组IgA、IgM及IgG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时开始升高,7 d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比较,术后3~7 d,VATS组IgA、IgM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②术毕、术后1、3 d时,传统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时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有所升高,但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毕、术后1 d时,VATS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也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升高,术后7 d时已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之间比较,术后1~7 d,VATS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下(腹腔镜+胸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的优势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的食管癌患者19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的对照组(9例)和行腋下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游离食管+腹腔镜游离胃+胃食管右胸顶吻合的观察组(10例).比较2组手术结果.结果 2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胸引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全腔镜下(腹腔镜+胸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兼顾开放手术和纯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319-2320
探讨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右胸腹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选取接受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行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分析两组的效果。研究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30.64±6.58)枚、(209.64±11.52)ml、(1563.25±36.61)ml、(2.21±1.26)分、(10.75±1.83)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壁切口愈合不良、腹膜后淋巴结复发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23.33%)相比,差异明显(P0.05)。食管癌实施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肺癌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FTS治疗,对照组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 d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得分、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吸气肌训练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同组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两组患者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先降低后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低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两组患者Borg呼吸困难及疲劳评分先升高后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诺丁汉健康量表(NHP)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可有效纠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负性情绪,改善其术后呼吸肌力和活动能力,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对食管癌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开胸切除术,实验组给予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4+、CD4+/CD8+水平较术前升高,CD8+水平下降,且升高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维持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清醒镇静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均选择静吸复合插管全身麻醉,并顺利完成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清醒镇静。结果两组术毕及术后72h外周血CD3+和CD3+CD8+T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术毕及术后72h外周血CD3+和CD3+CD8+T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术后的恢复,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24h与术后7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疗组术后切口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调整食管癌根治术后免疫紊乱,缓解疼痛,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皮下自控镇痛对食管癌术后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皮下自控镇痛组(PCSA组,n=20)、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n=20)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n=20).术毕以电子镇痛泵分别行皮下、静脉、硬膜外自控镇痛,行术后6、12、18、24及48h的镇痛评分(VAS评分);采用放免法检测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2天(T4)、术后第5天(T5)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结果:三组术后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PCSA组和PCIA组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PCEA组比较,PCSA组和PCI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升高(P<0.05).术前三组血清IL-2、IL-6水平及WBC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三组病人血清IL-2在术后有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IL-6水平及WBC升高(P<0.05),IL-6于术后第1天(T3)达峰值,术后第5天(T5)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组间比较:PCSA组与PCIA组之间在各时点血清IL-2、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PCEA组比较,PCSA组和PCIA组术后IL-6在T3时点明显升高(P<0.05).结论:PCSA对于食管癌病人血清IL-2、IL-6水平及WBC的影响与PCIA相同,PCEA较PCSA、PCIA更能有效地降低食管癌术后病人血清IL-6水平升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肿瘤转移风险、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6例。开放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腔镜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手术情况、并发症、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及手术前后肿瘤转移潜能、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0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放组(P0.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P0.001),并发症率低于开放组(P=0.015),但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0.280)。术前两组TK1,EGF,SAA,IL-8,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腔镜组TK1,EGF,SAA,IL-8,IL-17水平低于开放组(均P0.05)。术前,两组外周血GCC-mRNA表达阳性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8)。术后,腔镜组外周血GCC-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开放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血清中TK1,EGF,SAA,IL-8的表达水平,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肿瘤转移风险与开腹组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7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量、术后7d VAS评分,均少(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热、切口红肿、喉返神经麻痹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用于甲状腺癌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能减轻患者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皮质醇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C组、M1组、M2组、M3组,每组20例。M1组术前经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并经硬膜外腔给予芬太尼;M2组术前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术后硬膜外腔给予芬太尼;M3组术前经硬膜外腔给予芬太尼,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C组不给镇痛药物。记录并比较4组患者术后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术毕、术后24、48h的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8、12、24、48h,M1组、M2组、M3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M2组、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M1组、M2组、M3组的Cor、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水平明显低于M2组、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优于单一镇痛模式,可以有效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498-501,50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43例采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两组于术前及术后1、3、5d检测炎症因子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应激反应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36、48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dTNF-α、IL-6、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术后机体应激程度,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自评-主观全面量表(PG-SGA)评分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PG-SGA评分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胃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G-SGA评分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水平和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30例)与对照组(传统食管癌根治术,2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疗效显著、创伤小,配合严密护理观察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