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裂需素C(Mitomycin—C,MMC)是一种抗代谢药,是由头状链需菌发酵物滤液中分离出来的乙撑亚胺类抗生素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C15H18N4O5),在组织中激活成为一种烷化物,具有烷化作用,与加A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利功能,抑制增生期的DNA复制并能抑制RNA依赖性DNA的合成,从而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阻止成纤雏细胞产生胶原物质:MMC为细胞周期性相对非特异件药物,影响整个细胞周期活动,对增殖各期及静止期细胞均有作用。实验研究证明MMC对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其作用强度是5-FU的100倍。组织瘢痕形成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生物合成所致,是眼科许多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基于MMC的强抗组织粘连、抗成纤维细胞增殖、抗瘢痕形成等作用,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现就MMC在服科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齐跃年 《临床医学》2000,20(11):55-56
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滤过泡的瘢痕化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一些难治性青光眼,如葡萄膜炎、无晶体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特别容易发生滤过泡瘢痕化。我科1995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26例难治性青光眼,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了丝裂霉素C(MMC),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术的疗效。方法对21只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棉片覆盖于结膜瓣下5min。结果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眼压Ⅰ类手术成功19眼,功能性滤泡17眼。术后常规并发症减少。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疤痕形成是导致青光眼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纤维化倾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我们采用滤过手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方法,对20例(32眼)青光眼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滤过术的目的是绕过阻塞的小梁网,重建一个新的“流出通道”,即建立前房至结膜下的永久通道,使眼内压回复到正常水平,停止对视神经和视网膜的损害。由于术后血一房水屏障的破坏以及手术区的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导致结膜下组织纤维化和滤过泡瘢痕形成,使滤过手术失败。自有文献报道丝裂霉素在滤过术中能有效防止滤过泡瘢痕增生以来,很多人相继应用于临床。因此.我们对26例(37只眼)青光眼患者在青光眼滤过术中配合使用丝裂霉素治疗.在治疗中经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小梁切除术是原发性青光眼的常规术式,既往由于滤过泡疤痕化影响了手术疗效,随着丝裂霉素和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使用,滤过泡疤痕化的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联合巩膜瓣调节缝线在婴幼儿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方法观察16例26眼婴幼儿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的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26眼婴幼儿青光眼术后一周眼压控制率为96.15%,术后半年眼压控制率为88.46%,术后3年眼压控制率为76.92%。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浅前房、术后滤过泡漏、术后低眼压、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等。结论尽管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在婴幼儿青光眼的治疗中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治疗56例(62眼)青光眼患者.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1~2条.结果:术后眼压控制良好,Ⅰ、Ⅱ度浅前房发生率低,滤过泡形成良好.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能有效降低眼压.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徐国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96-4297
目的探讨在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7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5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对照组35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不变或增减1行,视野基本不变,试验组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P〈0.01),浅前房的出现比例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P〈0.01),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结论丝裂霉素C可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只需1次用药,不引起眼内损害,联合使用巩膜瓣可调缝线减少了手术算管痒.椹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室.  相似文献   

10.
泪囊鼻腔吻合术(DCR)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由于术后骨切孔处肉芽组织增生,疤痕形成,其远期疗效有所下降。借鉴于丝裂霉素C(MM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纤维化的成功经验,作者从1998年开始对部分慢性泪囊炎患者DCR术中应用MMC,收到了良好的远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滤过手术区瘢痕化,影响滤过效果,这是青光眼手术研究的一大难题。术后常规使用类固醇激素来解决瘢痕化问题,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不佳。近年来,在手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明显减少了滤过道粘连瘢痕化,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治疗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数目及松紧 ,联合丝裂霉素 (mitomycin ,MMC)的应用 ,在抗滤过泡瘢痕形成及预防术后浅前房和低眼压的作用 ,作者自 1 997年 1月始将 6 8例 (78眼 )适于行滤过手术的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6 8例 (78眼 )患者为本院自 1 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病人。男性 4 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 1~ 76岁。闭角型青光眼 4 0例 (4 4眼 ) ,其中晚期青光眼术前眼压仍高达 5 .3~ 8kPa者 8例 (8眼 ) ;开角型青光眼 1 8例(2 4眼 …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失明.笔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对53例(58眼)青光眼进行了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3例(58眼),男22例(23眼),女31例(35眼),年龄33~69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5眼,开角型青光眼5眼.1.2手术方法常规手术野消毒、铺巾,球周和球后麻醉.做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充分暴露角膜缘处角膜及巩膜.结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MMC)棉片,结膜切口处及角膜避免接触MMC棉片.然后用150~200ml氯化钠溶液反复加压冲洗.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早期滤过过强、浅前房及相关并发症;二是后期结膜滤过泡瘢痕化致手术失败。为此,我院对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36例患者在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同时,使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调整缝线术,在预防浅前房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 ,部分术眼巩膜瓣发生瘢痕化 ,滤过泡消失或局限性隆起呈包裹样滤过泡 ,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 ,常不能控制眼压 ,需再次手术或再次手术效果不理想。为避免再次手术的风险 ,作者于1997年5月~2000年10月对81例 (102只眼 )小梁切除术后发生巩膜瓣瘢痕化的滤过泡行局部丝裂霉素C注射联合瘢痕巩膜瓣刺开的治疗和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1例 (102只眼 )中男48例 (63只眼 ) ,女33例 (39只眼 )。年龄16~80岁。青光眼类型包括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相似文献   

16.
颜敏 《临床医学》2003,23(5):51-52
青光眼小梁切除中应用丝裂霉素可有效地抑制瘢痕形成 ,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导致滤道粘连而手术失败。由于丝裂霉素有较强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术后早期可出现引流过畅或滤过泡渗漏性浅前房 ,从而引起角膜水肿、晶体混浊、低眼压性黄斑水肿。为此 ,我们自 1999年起在使用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AMT)与丝裂霉素(MMC)在难治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7例(73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MT组22例(33眼)与MMC组25例(40眼),并给予精心观察与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术后6、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T组在术后1个月内视力不变或提高、术后视力下降发面优于MMC组(P<0.05)。结论:应用生物羊膜可有效防止术后滤过泡瘢痕组织形成,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通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保证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和粘弹剂预防术后浅前房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2,38只眼)和对照组(n=32,37只眼)。研究组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0.4mg/mL的MMC棉片,缝合结膜瓣前在巩膜瓣下及前房内注入少量粘弹剂(1%gluey Healon)。对照组仅应用MMC,而不用粘弹剂。结果:研究组术后有6眼发生浅前房(15.8%),对照组术后有17眼发生浅前房(45.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远期滤过泡形成及眼压控制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应用MMC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如联合应用粘弹剂,可以有效预防浅前房的发生而不影响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伟  李娜 《临床医学》2013,33(7):108-109
目的探讨在青光眼滤过加丝裂霉素加可调节缝线手术中黏弹剂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临床选取分析了46例50眼青光眼滤过加丝裂霉素加可调节缝线手术,随机选择25眼为A组,另外25眼为B组。A组手术结束时前房注平衡盐水(BSS),B组手术结束时前房注黏弹剂。结果青光眼滤过加丝裂霉素加可调节缝线手术中应用黏弹剂,早期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4%,A组后浅前房发生率为20%。结论黏弹剂应用于青光眼滤过加丝裂霉素加可调节缝线手术中,早期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降低,优于术终用BSS恢复前房,长期来看两者术后效果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术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难治性青光眼患者84例(共100眼),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的小切除术。治疗组在完成结膜瓣和板层巩膜瓣后用浸含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巩膜瓣下以及瓣上2~3 min,去除棉片,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只实施常规的小切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均给予精心观察与护理,对比2组术后滤过泡情况、眼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5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压控制完全成功率为94.23%,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丝裂霉素可有效防止术后滤过泡瘢痕组织形成,配合优质的护理,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