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生产高度纯化的对肿瘤细胞抗原有特异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开辟了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瘤的新途径。许多Ⅰ期试验表明,单抗能激活或调节人的免疫系统消灭肿瘤细胞,也可作为抗肿瘤因子如化疗药、放射性物质和毒素等的载体。但单抗应用于临床尚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临床应用单抗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单抗治疗肿瘤的途径单抗治疗肿瘤至少有4种主要途径。第一,单抗作为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直接启动或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统以消灭肿瘤细胞。第二,使用单抗将放射物、细胞毒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或其他药物传递到肿瘤细胞。第三,使用单抗来调节恶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四,用单抗引起主动免疫(所谓抗基因型疫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单克隆抗体 (单抗 )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很大进展 ,临床及临床前期试验显示 :针对肿瘤抗原设计的单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有望成为继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治疗手段后的又一新的治疗方法。由于血液系统细胞有不同系性 ,在不同分化阶段其表面抗原表达均不同 ,而血液系统肿瘤细胞通常异常大量表达其相应系性细胞的表面抗原。所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较适于单抗治疗。现就单抗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人源化”单抗的特点、构型及疗效影响因素 理想的单抗应能特异性结合肿瘤抗原且与正常细胞的交叉反应低 ,…  相似文献   

3.
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是重要的抗肿瘤细胞。本文介绍了抗原呈递及CTL识别的分子基础,并对肿瘤相关抗原(TAA)及T细胞表位的鉴定、肿瘤相关抗原肽诱导特异性CTL应答的免疫原性、肿瘤相关抗原肽疫苗治疗肿瘤的原理以及T细胞免疫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泌尿生殖系统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GU-HGNEC)通常比其他类型更具侵袭性。尽管以地图状坏死及周围肿瘤细胞栅栏样排列为特征,确诊常需免疫组化。作者首次应用完整组织切片全面评估了39例GU-HGNEC(肾脏4例、膀胱28例、前列腺7例)中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M1)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与CgA、Syn、CD56进行比较。同时构建了273例泌尿生殖系统原发性非神经内分泌肿瘤(肾脏160例、膀胱34例、前列腺39例、睾丸40例)的组织芯片(TMA),每个TMA上3片2 mm大小的组织代表肿瘤并设阳性对照。作为一种主要表达于胎儿神经内分泌组织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对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和BIU87增殖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明确姜黄素对膀胱肿瘤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和BIU87,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用RT—PCR测定不同姜黄素浓度对肿瘤细胞株Survivin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膀胱肿瘤细胞株的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从性,姜黄素能够诱导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和BIU87凋亡,姜黄素可使肿瘤细胞株的Surivivin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促癌和抗炎症等多方面作用的姜黄素对膀胱肿瘤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肿瘤相关抗原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重视,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并逃逸细胞毒疗法的抗凋亡分子是一类有希望的疫苗抗原,研究证明癌症患者体内可对这类蛋白分子产生自发性细胞免疫反应。抗凋亡分子的下调对肿瘤细胞的存亡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这类蛋白分子是治疗性抗癌疫苗的最佳候选者。最近的研究报告也证明凋亡调节分子作为肿瘤抗原被识别后可有效介导癌细胞的死亡。  相似文献   

7.
人体抗肿瘤免疫是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B7分子及其受体传导的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增殖的重要辅助信号。干预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肿瘤特异性免疫杀伤反应或诱导T细胞抗原特异性无能状态,是目前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器官移植治疗的研究热点。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免疫基因治疗、肿瘤疫苗、抗B7-1单抗等的尝试正在积极展开。  相似文献   

8.
IL-4基因修饰HL-60细胞增强CTL杀伤活性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IL-4基因修饰瘤苗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机制。方法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PL-IL-4-SN将人IL-4基因导入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以IL-4基因修饰瘤苗和野生型瘤细胞作刺激细胞诱导CTL反应,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查肿瘤细胞表面MHC-Ⅰ、MHC-Ⅱ类抗原及B7-1、ZCAM-1等分子表达。结果 IL-4基因修饰诱导瘤细胞表达MHC-Ⅱ类抗原、B7-1及ICAM-1等细胞表面分子,对MHC-Ⅰ类抗原表达无影响,其瘤苗诱导的CTL杀伤活性为野生型瘤细胞的7倍(P<0.01),加入抗IL-4单抗可完全阻断IL-4诱声细胞表面MHC-Ⅱ类抗原及B7-1、ICAM-1分子的表达,IL-4基因修饰瘤苗诱导CTL反应时培养上清可测及IL-2产生。抗IL-4灌抗细胞MHC-Ⅱ类抗原等表面分子单抗可降低IL-2产生及抑制CTL反应。结论 诱导MHC-Ⅱ类抗原等表面分子表达,促进IL-2产生,可能是IL-4基因修饰增强CTL杀伤活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体抗肿瘤免疫是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B7分子及其受体抟导的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增殖的重要辅助信号。干预共刺激途径,诱导T细胞肿瘤特异性免疫杀伤反应或诱导T细胞抗原特异性无能状态,是目前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器官移植治疗的研究热点。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免疫基因治疗、肿瘤疫苗、抗B7-1单抗等的尝试正在积极展开。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有效方法,但清髓性allo-HSCT的高移植相关死亡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可用于去除供者T细胞,达到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或去除宿主T细胞预防排斥反应.同位素结合型单抗在减低预处理强度的allo-HSCT中的应用,可增强针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降低对正常器官的相关毒性反应.本文就单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和去除移植物中T细胞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往动物研究表明,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目的:观察急性排斥反应时患者移植肾脏组织和外周血中B7-2/CD28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对5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于移植前1 d、移植后1,3,7,14,21,28 d分别取外周血以及在临床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当天和抗排斥治疗1周后额外采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刺激分子B7-2/CD28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同时,行经皮肾穿刺活检供肾修整结束时、移植后7 d、1个月、6个月、1年或以上获取活检肾脏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B7-2/CD2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3 d内所有患者外周血中CD28+,CD4+/CD28+,CD8+/CD28+细胞比率均有显著下降(P < 0.05),一二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移植后7 d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肾脏组织B7-2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P < 0.05),1个月后下降至移植前水平(P > 0.05).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外周血CD28+,CD4+/CD28+,CD8+/CD28+细胞比率及肾脏组织B7-2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 < 0.05),经抗排斥治疗1周后均好转.结果证实,在肾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肾脏组织以及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B7-2/CD28的表达上调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抗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 A,GPA)非多态性表位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用小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单抗-GPA非多态性表位的杂交瘤细胞株;鉴定抗体特异性和亚型;通过和各种酶处理细胞的反应确定单抗结合抗原位点的特性。结果得到的2株抗-GPA非多态性表位的单克隆细胞株Q6D7和Q7C9,均属IgG1亚类、Kappa型轻链,所针对的抗原位点均抗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处理,对无花果酶、木瓜酶、唾液酸酶敏感。结论制备获得2株抗-GPA非多态性表位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获取HCV 核壳蛋白抗原结构新的信息。方法 以基因重组的HCV 核壳蛋白区抗原免疫 Balb/c 小鼠,利用小鼠杂交瘤技术。结果 建立了42株分泌抗 HCV区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抗体类别均为IgG。经免疫印迹提示本组单抗与HCV 核壳蛋白有反应。结论 IFA(免疫荧光)证实本组单抗能识别天然 HCV核壳蛋白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4.
肾细胞癌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8 2 6年 Konig第一个描述肾脏肿瘤以来 ,人们对其认识日益加深。肾脏肿瘤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 ,占全身肿瘤的 0 .4%~ 3%。肾肿瘤中以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RCC)较为常见。Waldeyer于 186 7年证实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的肾细胞癌大量表达与多重耐药相关的 P糖蛋白 ,该蛋白可将进入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泵出细胞 ,从而对多数化疗药物耐药。体外应用 P糖蛋白的抑制剂可逆转肾细胞癌对表阿霉素的耐药 [1 ]。目前 RCC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药物疗效欠佳 [2 ] ,虽应用环孢素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检测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方法用基因工程HBeAg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针对抗原不同位点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将构象型位点单抗和线性位点单抗配对做夹心ELISA,选择最匹配的一对建立双单抗夹心HBeAg检测试剂,并与人抗HBeAg多抗包板、单抗标酶的HBeAg检测试剂盒做对比试验。结果建立了89株能稳定分泌小鼠抗HBeAg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63株单抗针对构象型位点,26株单抗针对线性位点。挑选出最匹配的7E6和e1构建成检测HBeAg的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试剂。与人抗HBeAg多抗包被、单抗酶标检测试剂对比,双单抗试剂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其他指标基本一致。结论我们用不同位点的HBe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有实用价值的HBeAg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中弱D72血型的血清学特征及分子遗传背景。方法从广州血液中心献血者人群中收集了62人份D变异型标本,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做RHD及RHCE基因分型;对于MLPA检测不到的RHD突变型等位基因,对其10个外显子做直接测序分析,并采用D抗原表位分析试剂盒(DScreen)及其他7种单克隆抗-D做D抗原表位血清学检测。结果在62例D变异型标本中,共发现26例弱D表型,其中弱D72突变型等位基因5例[占8.1%(5/62)],4例为RHD*weak D type 72/RHD*01N.01(RHD基因缺失)和Ccee,1例为RHD*weak D type 72/RHD*DVI.3和CCeee。取1例RHD*weak D type 72/RHD*01N.01的红细胞标本做D抗原表位血清学检测:其与D-Screen试剂盒的9种单克隆抗-D均呈阳性反应,反应强度为1+~2+,与其余7种单克隆抗-D也均呈阳性反应,反应强度为w+~1+。结论血型血清学分析初步提示弱D72血型D抗原表位完整,但该血型个体在免疫刺激下是否不会产生抗-D仍需进一步临床证据证实。  相似文献   

17.
作者使用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体抗原(CDw41)结合的HP1-1d和识别因子Ⅷ:vW因子抗原(FⅧ:vWfAg)的W1-23两种单克隆抗体,对147例急性非粒细胞白血病(ANGL)作分型研究, 发现急淋白血病(ALL)128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_7)19例,14例M_7进入前瞻性治疗研究。该14例M_7患者原先分别诊断为L_210例,M_12例,分类不明白血病2例。9例白血病细胞与HP1-1d和W1-23两种单抗均起反应。5例仅有1种单抗反应阳性,其中4例为HP1-1d,1例为W1-23。2例并存血小板系抗原(CD_w41)与转铁蛋白受体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抗人和肽素单克隆抗体并完成鉴定。方法合成人和肽素C端及N端氨基酸片段并耦联钥孔戚血蓝蛋白(KLH)作为抗原,分别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经典杂交瘤技术筛选出分泌抗人和肽素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动物体内诱生法收集腹水,葡萄球菌蛋白A亲和层析柱纯化腹水中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完成抗体亚类鉴定,用间接ELISA鉴定其活性,初步应用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获得了3株特异性抗人和肽素单抗2h7、5b10及5e7,均属于IgG1亚类,2h7针对的抗原表位在和肽素C端,而5b10及5e7针对的抗原表位在和肽素N端。间接ELISA检测证实3株单抗均特异性识别人和肽素,其中2h7和5b10可应用于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论成功制备出抗人和肽素单抗,能特异识别和肽素C端和N端,可应用于细胞免疫化学检测,为人和肽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检测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方法用基因工程HBeAg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针对抗原不同位点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将构象型位点单抗和线性位点单抗配对做夹心ELISA,选择最匹配的一对建立双单抗夹心HBeAg检测试剂,并与人抗HBeAg多抗包板、单抗标酶的HBeAg检测试剂盒做对比试验。结果建立了89株能稳定分泌小鼠抗HBeAg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63株单抗针对构象型位点,26株单抗针对线性位点。挑选出最匹配的7E6和e1构建成检测HBeAg的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试剂。与人抗HBeAg多抗包被、单抗酶标检测试剂对比,双单抗试剂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而其他指标基本一致。结论 我们用不同位点的HBe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有实用价值的HBeAg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CD40抗原在恶性B淋巴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CD40抗原激发所致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将激发型CD40单克隆抗体(单抗)5C11加入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采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等分析单抗5C11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作用。结果5C11能引起CD40表达强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XG2发生同型聚集,抑制其生长并介导细胞凋亡;5C11可引起CD40^+的恶性B淋巴细胞株Daudi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