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分别于超早期(发病7h内)和早期(发病7~48h),采用CT定位颅骨钻孔穿刺血肿抽吸、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并给予精心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最佳时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寻找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12 6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超早期 (发病 6 h内 ,6 9例 )、早期 (发病 6~ 2 4 h,5 7例 )分成两组 ,采用欧洲卒中量表 ( ESS)、Bartherl指数 ( 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 ESS评分 ,伴发病、既往史评分及两组不同部位 (壳核、丘脑、脑叶 )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发病后 1个月 (排除已死亡者 ) ,超早期组 ESS评分 ( 6 4 .76± 7.12 )分和 BI平均值 ( 6 6 .39± 7.2 3)均明显高于早期组〔分别为 ( 5 9.2 1± 8.6 3)分和 6 1.91± 8.31( P均 <0 .0 1)〕;发病后 3个月时超早期组 BI平均值 ( 79.4 6± 13.2 9)也明显高于早期组 ( 72 .32± 11.86 ) ,P<0 .0 1。超早期组比早期组疗效好 ,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脑出血患者 ,应尽可能在 6 h内行超早期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对75例脑卒中患者施行了早期(发病后48h~10d)康复训练,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临床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 疑似AMI患者178例,按发病后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后0~3 h、3~ 6 h内检测H-FABP,同时对比临床检测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红蛋白(MYO),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FABP在发病0~3 h内诊断AMI的灵敏度为67.4%,高于cTnT及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为91.4%;准确度为78.2%.在发病3~6 h内诊断AMI的灵敏度为100.0%,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88.9%,准确度为97.0%.结论 H-FABP是诊断早期(发病6 h以内)AMI最敏感的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ACS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因胸痛发作6h内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的疑似ACS患者103例,就诊即刻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采用SPSS 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及不同心脏标志物组合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不同时间段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在ACS发病6h内,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62.5%)高于cTnT(30.6%)和CK-MB (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 cTnT组合的阴性预测值最高(53.8%).H-FABP在AMI发病3~6h的灵敏度(77.8%)高于发病0~3 h(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AMI发病0~3h,H-FABP+ cTnT组合和H-FABP+ CK-MB组合的诊断灵敏度(55.6%)高于cTnT+ CK-MB组合(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在发病0~3h和3~6h,H-FABP+ cTnT组合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H-FABP(分别提高3.3%和7.4%),H-FABP+ cTnT组合的诊断灵敏度在发病3~6h最高(85.2%).结论 H-FABP是目前早期(0~6 h)诊断ACS最敏感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尤以发病3~6 h更为敏感.H-FABP+ cTnT组合比单一检测H-FABP的诊断灵敏度高,发病3~6h的H-FABP+ cTnT组合具有最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在发病4.5 h内给予溶栓药物,目的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使局部缺血脑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之前获得再灌注,以期迅速改善症状,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2009年6月~2010 年3月,我科采用r-tPA静脉内治疗超早期(4.5 h 内)脑梗死患者9 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发病后行CT及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时间不同将其分成三组:发病后6h内行CT以及DWI检查组(A组,n=66),发病后6~24 h行CT以及DWI检查组(B组,n=57),发病后24~72 h行CT及DWI检查组(C组,n=29).所有患者均通过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析不同时间段CT、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就诊时间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A组、B组DWI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颅CT平扫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C组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发病24 h内)诊断的患者病死率为5.89%(7/119)明显低于后期(发病24~72 h)诊断的患者的病死率22.23%(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3<0.05),早期及时诊断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结论]DWI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检出率方面明显优于CT平扫,可有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发病6 h内手术)、早期组(发病6~24 h手术)和延期组(发病24 h后手术),每组32例.术后72 h内复查CT,以病灶部位出血量超过20 mL为术后再出血,对各组间术后再出血率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9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28.13%.早期组4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12.5%.延期组3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9.38%.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早期组和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会增加术后再出血的机会,术中的精细操作和止血,以及术后持续镇静、控制血压,有助于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急性精索扭转早期误诊率高,常导致睾丸坏死和不可逆性睾丸萎缩的严重后果。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5例,年龄7~17岁,平均10.5岁,全部为单侧精索扭转,左侧9例,右侧6例,其中隐睾扭转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h1例,6~12h6例,~24h4?..  相似文献   

10.
2003年5月~2005年4月,我院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40~70岁,溶栓时间在发病后15h之内。1.2方法根据不同时间发病或不同病因所致的急性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方法有以下3种:①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1h滴完,用于发病早期症状轻者,发病时间3h内。②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然后再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1h滴完,用于发病早期症状重者,发病时间6h内。③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左右滴完,6h…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8~42岁,平均19.6岁.左侧14例,右侧5例.发病至确诊时间3 h~7 d.结果 初诊误诊7例.4例发病时间短或扭转程度轻经手术复位而保留睾丸,其余15例因睾丸已坏死而予以切除.手术同时均行对侧睾丸探查固定.13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动态显象(CDFI)检查,1例发病4 h检查睾丸血流正常,第2天复查无血流,其余12例均提示睾丸无血流或血流减少.结论 CDFI检查是诊断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在怀疑有睾丸扭转时,应及时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间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将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按发病-手术间隔时间分为≤7 h、7~24 h和>24 h 3组,分别进行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比较.结果:①≤7 h组中有23例(27.38%)出现术后血肿复发或增大,高于其他两组;②>24 h组中恢复良好10例(20.4%);中残17例(34.7%);重残15例(30.6%);植物生存5例(10.2%);死亡2例(4.1%).其近期疗效差于另两组;③3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术时机在发病后7~24 h最为理想,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16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玉艳  陈玉瑜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41-2142
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我们对116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2例,男119例,女43例,45~81岁,平均70.6岁.患者均有肢体瘫痪,伴失语或意识障碍;发病时间2~24h,平均8h,其中6h以内36例;……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在超早期内(发病后6~7 h内)及时手术是成功抢救、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以基底节区出血为主,约占60%~70%.我院自2006年2月开展超早期内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一岛叶入路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手术虽然较传统微创,然而病人术毕返回病房后,仍往往会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术本身.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我们通过有效的血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83-3185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4例,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6h)39例、早期组(7~24h)40例和延迟组(24h)35例。均行微创血肿穿刺术,比较3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及预后优良率情况。结果超早期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均高于早期组、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6%,低于早期组的22.5%和延迟组的28.57%,再出血率为23.08%,高于早期组2.50%和延迟组的2.86%,预后优良率为92.31%,高于早期组75.0%和延迟组的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6h)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好,但需注意防止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替谱酶(rt-PA)治疗不同时间窗发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发病<4.5 h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发病时间窗、rt-PA剂量不同分为4组,发病至用药时间<3 h为Ⅰ组,rt-PA剂量0.6mg/kg(Ⅰa组),0.9 mg/kg(Ⅰb组);发病至用药3~4.5 h为Ⅱ组,rt-PA剂量0.6 mg/kg(Ⅱa组),0.9 mg/kg(Ⅱb组)。比较4组患者间溶栓治疗后2h、24 h、7 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Ⅰa组与Ⅱa组比较,溶栓后2h、24h、7d NIIHSS改善程度较后者明显(P<0.05);Ⅰb组与Ⅱb组比较,溶栓后2 h NIHSS改善程度较后者明显(P<0.05)。Ⅰ组与型组比较,2h、24 h、7 d症状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rt-PA,治疗时间窗越短,早期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CT灌注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测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31例发病6~22 h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别于发病第1天,第7~21天行常规CT平扫及MSCTPI检查.结果治疗后病变区血流量、血容量较治疗前均增加(t=4.57,P<0.01;t=3.81,P<0.01);达峰时间较治疗前缩短(t=3.6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CT灌注成像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明显,提示早期干预具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36例患者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冠状动脉总再通率达到80.6%(29/36),36例患者溶栓后从发病至溶栓在1~3 h内者16例,再通15例(93.8%),3~6 h者13例,再通10例(76.9%),6~12 h者7例,再通4例(57.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安全,可靠,方便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睾丸扭转误诊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我院1992~2005年收治的睾丸扭转误诊3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4~62岁,其中<25岁2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6 h内3例,6~24 h 4例,24~48 h 15例,2~30 d 8例.14例发生于睡眠中,6例于剧烈运动后,3例有外伤史,余7例发病情况不明.临床表现为睾丸进行性肿痛26例,下腹疼痛2例,腹股沟疼痛性包块2例.  相似文献   

20.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后7 h内)手术组66例,早期(出血后8~24 h)手术组40例及延迟(出血24 h后)手术组34例,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超早期手术组及早期手术组ADL Ⅰ到Ⅲ级比率明显高于延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ADL Ⅳ、Ⅴ级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ADL Ⅳ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与早期手术组相比,ADL Ⅲ、Ⅳ级和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相比,ADLⅤ级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