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眼压的早期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早期眼压变化及术后恶心、呕吐、头痛、眼痛症状与眼压的关系.方法采用非接触性眼压计(NCT)对40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眼压监测,并记录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眼痛的情况.结果术后首次眼压升高发生于手术当天者占32.5%,术后第1天占37.5%,术后第2天占5%,第3天占2.5%;术后31例眼压升高患者中有11例无明显症状.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压升高多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恶心、呕吐、头痛、眼痛与眼压升高有关,无症状患者眼压仍然可能升高.术后早期监测眼压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高眼压,防止眼压过高造成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人 (NDR )、糖尿病视网膜变病人 (DR)及正常人血中NO的含量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DR组N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DR组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明显低于NDR组 (P <0 .0 5 )。结论 NO参与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对糖尿病患者NO的深入研究 ,有望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护理经验。方法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及时发现高眼压的症状和体征,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同时做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护理和激光虹膜成形术的护理。结果本组21例(25眼)中,经药物治疗后眼压维持正常者15例(18眼);2眼经激光虹膜成形治疗后眼压正常;1眼经激光虹膜成形联合虹膜周边切除后眼压正常;4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正确体位,做好术后高眼压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V期以上的302只患眼行全玻璃体切除术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中根据病情联合环扎(5眼)、剥膜(228眼)、晶状体摘除(78眼)等,无眼内充填或眼内充填C3F8(107眼)或硅油(188眼)。术后随访6~33个月。结果术后平均视力提高1~2行,272眼(90.1%)视网膜平伏,无再次眼内出血。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白内障加重106眼(35.1%)、眼压升高96(31.8%)眼、医源性视网膜裂孔(8眼)及反复玻璃体出血(12眼)。玻切手术是治疗PDR有效的方法,同时应该根据患眼的具体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处理该手术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引起早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开展的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217例。观察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并对影响眼压高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26眼(11.98%)发生高眼压。高眼压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手术时间、术后眼压高于无高眼压组;两组间前房闪辉及房水细胞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眼及无晶体眼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25 g玻切术组高眼压发生率高于27 g玻切术组(P=0.026)。硅油组高眼压发生率为22.3%,灌注液组为4.7%,空气组无高眼压发生,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内填充物(硅油)、术后前房闪辉及术后眼压波动是引起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手术时间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内填充物为硅油及术后前房炎症反应重的患者尤其要重视术后早期高眼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填充硅油或全氟丙烷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40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2组。A组18例(19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体积分数14%全氟丙烷气体填充治疗,B组18例(21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2组视网膜复位、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视网膜完全复位15眼(78.95%),矫正视力>0.1共14眼(73.68%);B组视网膜完全复位17眼(80.95%),矫正视力>0.1共12眼(57.14%),2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B组(P<0.05),B组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全氟丙烷气体填充后并发症少,术眼视力恢复良好,视网膜复位率与硅油填充眼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明显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NDR)及轻、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普查的2型糖尿病病人128例(256只眼),依据检查结果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国际分期标准分为NDR组42例(79只眼)、轻度NPDR组46例(89只眼)、中度NPDR组45例(88只眼)。选择正常人38例(76只眼)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瞳孔散大后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扫描。[结果]DM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均较薄,NDR组上方象限,轻度NPDR组上、下象限和中度NPDR组各象限及全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DM病人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增加,视盘周围RNFL厚度逐渐降低。DM早期OCT定量检测RNFL厚度变化,为严格控制血糖情况下疾病的转归提供了可靠的有力依据。DM早期加强护理指导,对于预防延缓DR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济霞  袁琳  张爱华 《临床荟萃》2000,15(3):107-10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严重者可造成失明 ,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观察了 5 6例DR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并与糖尿病未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正常人比较 ,以探讨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根据 WHO标准确诊的 型糖尿病患者 15 6例 ,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按其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 DR、NDR两组。DR组 :5 6例 ,男 30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5 7± 8)岁 ,均经眼底检查明确有不同程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 :10 0例 ,男 5 3例 ,女 47例 ,平均年龄 (5 4…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视网膜巨大裂孔病人11例(11只眼),其中2例因钝挫伤后视网膜巨大裂孔、周围视网膜在位的病人,给予环扎、巩膜外垫压、冷凝、激光光凝治疗;9例并发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7例玻璃体腔填充硅油,2例注入C3F8气体,5例术中切除晶状体。结果随访3~30个月,2例注入C3F8者分别于术后20d、1.5月又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复位视网膜并注入硅油,其余9例视网膜均在位。1例因晶状体混浊,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视网膜巨大裂孔无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者,可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如视网膜裂孔边缘卷曲、出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相似文献   

10.
干锦华  顾琼  苏敏  刘利  陈莹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88-119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物术后患者应用自制按摩床和普通病床进行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C3F8)或硅油填充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按摩床进行俯卧位面向下体位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普通病床进行常规俯卧位面向下体位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俯卧位持续时间及高眼压、角膜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用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俯卧位持续时间及舒适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高眼压、角膜水肿、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物术后患者使用按摩床采用俯卧位面向下体位护理,能够有效延长患者俯卧位持续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明显减少患者术后高眼压、角膜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管内生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8例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水平,其中无视网膜病变组(NDR)30例、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28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10例。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糖尿病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DR组、PDR组明显高于NDR组(P<0.05)。结论VEG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定期测定糖尿病人血中VEGF可作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滑车上动脉(STCA)及其相关动脉的超声特征。方法对52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和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患者行STCA、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NDR组比较,DR组STCA、眼动脉及CR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舒张末期速度(EDV)下降,阻力指数(R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DR组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径、PSV、EDV、RI与ND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R组颈部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STCA、眼动脉及CRA均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且大血管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也增高,超声检查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眼部血流变化的信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为DR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有无DR分为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0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50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镁、血脂、血压等,并进行组间比较,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DR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HbA1c、CRP、HCY、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NDR组明显升高(P<0.05)、血镁水平较NDR组明显减低(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BP、GHbA1c、CRP、HCY等6个变量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血糖、血压和病程等因素外,血CRP、HCY、UA等的升高和血镁的降低可能也与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226例(304眼)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和调查患者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现状及资料,对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26例(304眼)患者中术后1周内发生高眼压的患者24例(28眼),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高度近视、是否有基础疾病、切头类型、手术时间、术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填充物、是否有术后眼内出血、术后前房炎症反应、术后眼压波动均为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玻璃体腔填充物、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术后眼压波动均为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而本研究证实基础疾病、玻璃体腔填充物、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术后眼压波动均为导致微玻璃体玻除切术后早期高眼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依据眼底检查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n=1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n=147),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n=103)、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n=44)。对NDR、NPDR、PDR 3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依据总胆红素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分析总胆红素与DR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均升高(P<0.05),且PDR组中的病程、收缩压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餐后2小时C 肽(2 h CP)均减低,且PDR组中TBIL、DBIL、间接胆红素(IBIL)、2 h CP低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IBIL低于NDR组(P<0.05)。与NDR组比较,NPDR组和PDR组中FPG、2 hPG、HbA1c、TC均升高,且PDR组中FPG、2 hPG、HbA1c、γ GGT高于NPDR组(P<0.05)。与NDR组比较,PDR组中γ GGT高于NDR组(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TBIL、2 h CP是DR的保护性因素;病程、收缩压、FPG、2 hPG、HbA1c、γ GGT是DR的危险因素。不同TBIL水平DR的患病率存在差异,随着TBIL水平的升高,DR的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TBIL水平的降低与DR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可作为预测DM患者发生DR风险的潜在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血清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密切监测2 h CP水平以及加强监控管理血糖、HbA1c、SBP、γ GGT,对DR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2例和DR组60例,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两组患者间病程、血压、血脂、血糖等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DR组患者年龄、病程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高于NDR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的发生与血糖水平[OR=I.490,95%CI(1.123,1.976),P=-0.006]及病程[OR=2.207,95%CI(1.579,3.085),P=-0.000]相关联。结论DR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糖和病程较长可能是DR的危险因素,积极地控制血糖有利于DR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自内分泌科接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4例,将其分为糖尿病伴非增值型视网膜病变(NPDR)组40例,糖尿病伴增值型视网膜病变(PDR)组41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43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组(NC组)40例进行比较,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指标并行相关性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DR组RBP4、Hcy水平均高于NPDR组、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RBP4、Hcy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4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Hcy与FPG、HbA1c、TC、TG、LDL-C、RBP4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DR与Hcy、RBP4、HbA1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DR患者Hcy、RBP4水平呈现为高表达,且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逐步升高,即与DR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可作为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尿微量清蛋白(UMA)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2例,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65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53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检测UMA和血清CRP水平及相关临床参数。结果 UMA及血清CRP水平在NC组、NDR组、NPDR组及PDR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UMA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0.311,P0.05);UMA与病程、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5),CRP与病程、FBG、HbA1c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DR的发展与肾损害联系密切,慢性炎症与高糖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影响T2DM患者的肾功能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