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科2008-06-02寰枢关节半脱位伴不全瘫手术1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65岁。因颈部疼痛不适10个月余,四肢麻木不适近3个月入院,麻木从左足向近端发展,右下肢亦出现同样症状,伴行走不灵活感,在当地行对症处理,症状逐渐加重,躯干及双上肢亦渐出现麻木不适。查体:颈部生理曲度变直,颈部活动无受限,各棘突棘间无明显压叩痛。双上肢及胸骨角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以颈7神经根支配区明显,左下肢肌力Ⅳ~Ⅴ级,余肢体肌力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不高,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下肢踝阵挛(-),双侧霍夫曼征(-),双侧直腿抬高试验(-),病理反射未引出。颈椎M R I示脊髓型颈椎病(颈3~7椎间盘突出,颈2水平节段脊髓变性),颈椎CT检查示环枢关节半脱位,颈椎X线片示环枢关节不稳,于2008-06-06在全麻下行环枢椎半脱位后路切开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予脱水抗炎预防感染对症处理,患者症状缓解减轻,无并发症发生,于2008-06-14已治愈出院。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1)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及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2)指导患者术前颈枕卧位,即枕头放在颈肩部。选择合适的颈托和砂袋以备术后头颈部制动。(3)...  相似文献   

2.
对经颅骨牵引后未能复位的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枢椎脱位病人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难题之一。其可能的原因是病人牵引后颈部肌肉反射性痉挛、陈旧性脱位,以及病人难以忍受长时间、高负荷的持续颅骨牵引。我院脊柱外科自2004年开始将MAYFIELD头架系统应用于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枢椎脱位病人的术中复位及体位固定,手术过程中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并取得了满意的复位固定效果,为切开复位和内同定等相关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洪瑛  黄文霞  谭永琼  罗沛 《护理研究》2008,22(31):2884-2885
对经颅骨牵引后未能复位的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枢椎脱位病人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难题之一[1,2].其可能的原因是病人牵引后颈部肌肉反射性痉挛、陈旧性脱位,以及病人难以忍受长时间、高负荷的持续颅骨牵引.我院脊柱外科自2004年开始将MAYFIELD头架系统应用于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枢椎脱位病人的术中复位及体位固定,手术过程中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并取得了满意的复位固定效果,为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等相关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寰枢段不稳时,后路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Magerl术)是目前国内外推崇的后路固定方法。然而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病例都适于行Magerl螺钉固定。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4-07/2007-06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进行。对象:选择21例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患者,按Anderson和D’Alonzo分类,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定9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重度脱位12例,均有枕颈痛,颈部活动受限,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16例为E级,5例为D级方法:行颅骨牵引复位病情稳定后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1,C2椎弓根。主要观察指标: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植骨融合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未发生神经及血管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术后随访最短8个月,X射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5个月内所有病例均获植骨融合,颈椎屈曲功能良好,旋转功能轻度受限,脊髓功能5例D级均恢复至E级,16例E级无变化。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后无特殊生物相容性反应,可明显提高寰枢椎的稳定性,对颈椎功能影响小,脊髓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观察可复性寰枢椎脱位Halo-Vest外固定下寰枢椎后路融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0例可复性寰枢椎不稳定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先借助头环背心(Halo-vest)使寰椎复位并获得稳定,施行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植骨骨性融合.结论:寰枢椎不稳使患者的高位颈脊髓处于危险状态,有必要行寰枢椎融合术;可复性寰枢椎脱位Halo-vest外固定下寰枢椎后路融合,可免去内固定,使手术更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寰枢椎病变合理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枕颈区域残存的运动功能。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对39例寰枢区病变患者,根据发病特点,病理解剖和CT三维重建分析:分别采用A:寰枢椎固定、B:寰枢椎固定+寰枢椎融合、C:枕枢固定、D:枕枢固定+枕枢融合、E:寰枢椎固定+枕枢融合、F:枕枢固定+寰枢融合、G:上颈椎前路手术+后路枕枢(寰枢)固定融合术等七种方法治疗。随访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采用A法15例,B法5例,C法4例。D法11例,E法2例,F法0例,G法2例。39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保留枕环关节21例,椎动脉破裂2例,环椎后弓断裂2例。术后X线片示寰枢椎完全复位36例,不完全复位2例,过度复位1例。术后3个月-2.6年,平均1.1年复查,枕颈部后方疼痛3例,活动受限21例,植骨融合失败1例。结论合理有限的内固定技术可使部分寰枢椎病变患者残存的上颈椎运动功能得到保护,尤其是枕环关节。部分患者取出内固定后可恢复枕环和寰枢椎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双侧寰椎椎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术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6例,年龄10—72岁,平均32岁。病因有齿状突骨折、横韧带断裂、寰枢椎复合骨折等。结果:26例患者经3个月-2年(平均6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双侧寰椎椎板挂钩及寰枢椎关节间隙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安全、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后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16例后路寰枢融合术治疗外伤性寰枢椎脱位与不稳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16例后路寰枢融合术治疗外伤性寰枢椎脱位与不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有效的颅骨牵引及头-胸环固定牵引,预防穿针处感染;准备腹侧头颈胸石膏背心,以保持术中颈椎正立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脊髓水肿,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保持正确体位和正确穿戴头颈胸支具,以提高植骨融合率并保证内固定可靠;鼓励早期离床活动,重视并发症观察和出院指导。本组1例术后2d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7d出现切口感染,经治疗护理后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寰枢椎脱位(齿状突骨折13例,先天性齿状突发育不良9例)患者采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手术前行颅骨牵引进行复位,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随访3~42个月,平均20.86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寰枢椎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术后随访,JOA评分10~17分,平均14.5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POFIX内固定治疗环枢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3例环枢椎脱位,2例齿状突骨折并环枢椎脱位,1例齿状突骨折并环枢椎半脱位患者行颈后路开放复住钛椎板夹APOFIX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6例随访3.10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脊髓损伤症状加重,椎板夹无松动、断裂及脱出现象。结论对于环枢椎骨折脱位,APOFIX内固定安全有效,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